祿勸縣

祿勸縣

祿勸縣是雲南省昆明市轄郊區縣。位於昆明市北部,東北接東川市,東臨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南連富民縣,西、西南和武定縣毗鄰,北隔金沙江與四川省的會理、會東兩縣相望。自治縣人民政府所在地屏山鎮,位於縣境南端、掌鳩河西岸的秀屏山麓,海拔1679米,年平均氣溫15. 6℃,距昆明市區90公里。祿勸東西寬69公里,南北長105公里,總面積4249平方公里。其中,山區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98. 4%。境內居住著彝、苗、漢、傈僳、傣、壯、哈尼、回等24個民族共422075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29. 3%。

基本信息

行政區劃

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轄3個鎮、13個鄉:屏山鎮、撒營盤鎮、轉龍鎮、茂山鄉、翠華鄉、團街鄉、雲龍鄉、中屏鄉、皎西鄉、湯郎鄉、馬鹿塘鄉、大松樹鄉、九龍鄉、則黑鄉、烏蒙鄉、雪山鄉

人口民族

祿勸縣祿勸縣
祿勸縣位於滇中北部,是昆明市遠郊縣,東與尋甸、東川相連,南與富民縣接壤,西與武定縣毗鄰,北界金沙江四川省會理、會東兩縣相望,縣城所在地屏山鎮距昆明公路里程72千米。2006年末,全縣轄3鎮13鄉,有192個村民委員會、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國土面積42285平方千米,耕地面積367665畝。年末總人口457719人,總人口中,女性219827人,占總人口的48.03%;非農業人口26808人,占總人口5.86%,少數民族人口140787人,占總人口的30.76%;少數民族人口中,彝族102150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72.56%;苗族13312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9.46%;傈僳族14546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10.33%;其它少數民族人口10779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7.65%。全年出生8965人,死亡3262人;遷入3772人,遷出4227人。全縣人口自然增長率4.27‰。

地理地貌

祿勸縣祿勸縣
祿勸地處南北向切割的橫斷山脈中段及滇池斷陷帶上,地形較為複雜。綿亘聳立的群山與深邃的江河溪澗相間,地表被縱橫交錯的溪河切割,南部較完整,中部和北部較破碎。最為明顯的是自南向北而流的普渡河與自北向南而流的掌鳩河,把縣境切割為三大塊,形成很多斷裂帶。東部和東北部的翠華、中屏、九龍、轉龍、烏蒙、雪山、則黑、馬鹿塘等地區,地殼運動劇烈,地震和滑坡頻繁。

境內地勢東北高、西南低,自東北向西南呈階梯狀緩降。雄峙東北的烏蒙雪山主峰馬鬃嶺為最高點,海拔4247米;普渡河與金沙江匯合處的小河口為最低點,海拔746米,相對高差3501米。由於地勢高低懸殊,氣候呈垂直變化,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點。但全縣仍然是雨量適中,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在崇山峻岭之間,依次分布著相對平緩的台地和沖積帶,稱“壩子”,是糧食和經濟作物的主要產區。

動植物資源

祿勸縣祿勸縣

廣闊的山林和土地上,有裸子植物130多種,被子植物127種。用材林有雲南松華山松雲南油杉冷杉旱冬青白楊按樹樟樹椿樹等;經濟林有油桐油橄欖山碴花椒蘋果桔子板栗核桃等;綠化防護林有梧桐、柳樹、聖誕樹、竹等;薪炭林有棟類及其他雜木樹。其中,有屬國家二級保護的蘇鐵、急尖長苞冷杉和三級保護的黃杉、三尖杉、大王杜鵑等珍稀樹種。野生動植物藥材有2000多種,名貴藥材15種,屬國家重點藥材品種有254個。野生食用菌品種繁多,松茸牛肝菌是出口創匯的主要菌種。

礦產資源

祿勸縣祿勸縣
祿勸縣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徑流面積5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8條,大多水流急、落差大,具備發展水電的優越條件,可供開發利用量達22萬千瓦。礦藏資源主要有銅、鐵、鋅、鋁、鈦、芒硝、石棉、石灰石等十多種,儲量大、品位高,有較高的開發價值。屬國家一至三級保護的野生珍稀名貴植物有黃杉、冷杉、紅豆杉三尖杉黃花杜鵑大王杜鵑美登木等。滇中第一高峰轎子雪山海拔4247米,一山四季,移步換景,引人入勝,是昆明地區一道獨特的旅遊風景線。紅軍長征途經的鐵索橋、皎平渡和翠華毛主席紀念館等舊址,已成為全市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歷史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

礦藏比較豐富。主要有鐵、銅、鉛、鋅、銀、鈦、硫鐵、磷、芒硝石棉、石膏、石灰石等。其中,以鐵、銅、鉛、鋅、鈦、硫鐵、磷和芒硝分布廣、儲量豐富。根據地質礦產部門初步勘探,鈦礦是特大型。

水利資源

祿勸水能資源豐富,開發利用的潛力較大。除縱貫縣境的普渡河、掌鳩河外,徑流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1條,加之降水量充沛,年降水量達42. 24億立方米,地下水年徑流量為63472億立方米。水能理論蘊藏量為89. 8萬千瓦,可供開發利用的為22萬千瓦,已開發利用10829千瓦,僅占可開發利用的4. 9%。

旅遊景點

祿勸縣祿勸縣
位於縣境東部的烏蒙轎子雪山,“石氏柱千初,峻岩崢嶸,雲蒸霞蔚,上頂白雪,下接普渡(河),一山四季”。以“奇峰絕壁”、“雲海佛光”、“七彩懸瀑”、“惠湖積雪”、“萬畝杜鵑”、“高山草甸”和蟲L枝盤曲、姿態各異的“枯樹林”、冷杉林等山、石、水、雪、霧、樹、花組成的獨特自然風光,已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省內外遊客。1989年經昆明市政府批准列為自然保護區。1993年列為雲南省風景名勝區和自然保護區。

千百年來,生息繁衍在祿勸這塊神奇、美麗的上地上的各族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的勞動,開發和建設祿勸,並在山山水水之間,留下了許多文物勝跡。其中以營盤山新石器遺址三台山高浮雕摩崖造像契字岩彝文摩崖石刻最有價值。

經濟發展

近年來,祿勸縣充分利用山區資源,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初步形成了農、林、牧、工、商齊頭並進,全面發展的格局,綜合經濟實力逐步增強。1998年,全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8.33億元;工農業總產值11.49億元;地方財政收入5600萬元;糧食總產量15.8萬噸,人均占有糧食353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1200元,已基本實現脫貧目標。

城市歷史

祿勸縣祿勸縣
祿勸縣是偉大祖國的組成部分。已發掘出土的大量新石器時期的文物說明,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有人類在這裡生息、繁衍。唐南詔東霎37部中,境內有羅婺部、洪農碌券部、掌鳩法塊部。宋大理政權時,羅婺部以強大的政治實力和經濟實力“雄冠三十七部”。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設祿勸州,轄易龍、石舊二縣。明洪武十七年(1384)和正德二年(1507),先後撤易龍、石舊縣併入祿勸州。隆慶元年(1567)以武力革除鳳氏土知府職後,遂改設流官。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撤州設縣,隸武定直隸州。民國2年(1913)隸滇中道。4年(1915)隸雲南省公署。

民國24年(1935)5月、25年(1936)4月,舉世聞名的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兩度經過祿勸,歷時12天,行程985里,共經過14個鄉(鎮),66個辦事處,311個村。紅軍攻占祿勸縣城後,打開監獄釋放被關押的無辜民眾,開倉放糧,救濟貧苦人民。紅軍紀律嚴明,不拿民眾一針一線,所到之處,深受民眾歡迎。紅軍“打土豪、分田地”的主張得到各族人民的擁護,在各族人民心中播下了無產階級革命的火種。至今保留完好的“紅軍壁畫”、“普渡河鐵索橋戰場”遺址、“毛主席長征路居紀念館”和金沙江皎平渡“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過祿勸紀念館”等革命紀念勝地、革命文物以及冒著坐牢、殺頭危險,用6隻小木船擺渡3萬餘紅軍的各民族老船工,為祿勸42萬各族人民增添了光彩和榮耀。祿勸也因此被列為昆明地區中國近代史和國情教育基地之一。

民國38年(1949)4月底,中國人民解放軍滇桂黔邊區縱隊三支隊二十五團到達祿勸、尋甸、會澤、巧家四縣結合部,開闢和建立“尋祿新區”,開展組織發動民眾,打擊反動勢力,收編、改造民變武裝,瓦解游雜武裝,剿滅土匪,摧毀國民黨鄉、保政權,建立鄉解放委員會的工作。5月下旬,“邊縱”三支隊黨委批准原湯郎巡檢司第八代土巡檢金洪照參加革命隊伍的要求,並組成“滇桂黔邊區縱隊三支隊二十五團游擊大隊”,金洪照任大隊長(亦稱“金大隊”)。這支以進步的彝族上層人士指揮的革命隊伍,在新中國建立前夕,轉戰祿勸、武定和滇東北地區,為各民族的解放,為人民民主政權的建立和鞏固立下了不朽的戰功。12月13日,游擊大隊進入祿勸縣城,接管了國民黨縣政府,祿勸全境解放,隸武定專一區。1953年4月改隸楚雄專區,1958年4月成立楚雄彝族自治州,祿勸隨之。1983年9月9日改隸昆明市。1985年6月11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祿勸縣,同年11月25日成立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1990年轄3個鎮,15個鄉,194個辦事處,2512個村民委員會。

祿勸縣祿勸縣
全縣的解放,標誌著祿勸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打碎身上的枷鎖,推翻千百年的封建統治,翻身作了主人、但是,從國民黨縣政府手中接收的是一個千瘡百孔、滿目瘡咦、百廢待興的祿勸。為了鞏固和保衛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權,從1950年起,縣委、縣人民政府繼清理積穀、徵收公糧後,組織發動民眾開展了減租退押、清匪反霸和大張旗鼓的鎮壓反革命運動。清匪反霸和鎮壓反革命的勝利,保障了人民民主政權的鞏固和社會秩序的安定,使各族人民得以揚眉吐氣,安居樂業。

按照《土地改革法》 ,1952年1一11月,全縣分兩批進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勝利完成,徹底廢除了幾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滿足了貧苦農民對土地的要求,使各族人民從根本上剷除受壓迫、受剝削的根源,實現了“耕者有其田”的夢想。通過土地改革,廣泛組織和發動各族民眾,劃分農村的階級陣線,建立貧下中農的階級隊伍,在各族農民中培養了一大批積極分子,使之成為後來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骨幹。

占全縣總人口80%以上的各族無地或少地的農民,雖然分得了土地、耕牛、房屋或其他生產、生活資料,但是,在地主階級長期壓迫剝削下的農民民眾,經濟基礎薄弱,生產條件很差,部分地區的貧苦農民,因無力抗禦天災人禍而出賣家產或土地,少數富裕農戶乘機買田買地,積聚財富,農村出現兩極分化的端倪。為了保衛土地改革的勝利果實,儘快發展生產,改善各族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縣委、縣人民政府在財政比較困難的情況下,積極組織各方面的力量,向困難戶發放種子、耕牛、農具貸款,扶持生產,發展家庭副業,增加農民收入;商業、供銷部門按照“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方針,千方百計組織生產、生活資料供應和上門收購農副產品,把黨和政府的瘟暖送到千家萬戶;同時,根據廣大農民的要求,按平等、互利、互助的原則,開展生產互助,幫助貧困農戶渡過難關,使農村經濟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

參考連結

http://www.xzqh.org/quhua/53yn/0128lq.ht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