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鹿塘鄉

馬鹿塘鄉

馬鹿塘鄉是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轄鄉。1953年屬大松樹區,1958年屬大松樹公社,1971年析置馬鹿塘公社,1984年改區,1988年改鄉。位於縣境北部,距縣城108公里。面積219平方公里,人口2.1萬。撒(營盤)大(松樹)公路過境,金沙江自西向東從北緣流過。轄新槽、馬鹿塘、撒馬基、普福、石門坎、老木德、賒角、通龍、麻科作、普德10個行政村。農業主產燕麥、蕎子,盛產冬菜籽、白芸豆。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馬鹿塘鄉馬鹿塘衛星圖
鄉地處祿勸西北部,距縣城106公里,東與則黑鄉毗鄰,南面與撒營盤鎮接壤,西面與皎平渡鄉相連,西北與烏東德鄉連線,北與四川省會東縣隔江相望。
全鄉有國土面積218.75平公里,境內最高海拔3303米,最低海拔810米,鄉政府所在地海拔為2750米,屬於昆明市海拔最高的鄉鎮駐地,全鄉有8個村委會的海拔在2300米以上,屬於典型的高寒山區鄉鎮之一。

鄉鎮概況

一、基本情況

馬鹿塘鄉祿勸縣馬鹿鄉一角
全鄉轄10個委會116個村民小組,5183戶,20368人,集鎮人口432人,境內居住有傈僳族壯族等五種民族,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14%。政府所在地海拔2750米,境內最高處風毛嶺海拔3301米,最低處金沙江河畔海拔800米,幅員218.75平方公里,耕地3.2畝,林地182398.5畝,森林覆蓋率為56.8%。鄉內多深丘峽谷,少河川平壩,全年氣候惡劣,冬長夏短,秋冬多霧,年均氣溫10.4℃,年降雨量1135毫米,無霜期224天,屬典型的高山立體氣候。2007年全鄉國民總收入3404萬元,其中勞務輸出500人收入4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55元;人均產糧498公斤;全鄉存款餘額1830萬元。
馬鹿塘鄉馬鹿塘鄉地圖
二、經濟發展和基礎設施現狀
經濟發展現狀:2007年,該鄉地區生產總值3925萬元;農業總產值3404萬元;地方財政收入 65.1萬元;農村人均純收入1255萬元。

基礎設施建設現狀:全鄉人畜飲水工程完成;新修建小水窖110口;實現各村委會通公路目標,通車裡程14公里;各村委會都通了聯通移動電話。

馬鹿塘鄉房屋
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現狀:全面實行農村中國小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兩基”、“普實”成果進一步鞏固提高。校點布局日趨合理,規模進一步擴大,有民民眾對教育的滿意程度不斷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面提高參合率達95.6%。10個村委會衛生室改擴建完成,已投入使用。
社會發展水平:典型的貧困鄉、農業大鄉、經濟小鄉、工業弱鄉、財政窮鄉。
三、發展困難和制約因素
農民收入渠道單一,2006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196元,2007年為1255元。2007年,馬鹿塘鄉GDP為2150萬元,人均GDP僅為1055元,地方財政收入65.1萬元,農民增收困難。基礎設施薄弱。人畜飲水困難、配套不完善、水利設施無法保證農業產業化和工業化進程的需要,鄉村公中等級低,通達條年差,局部地區生態環境惡化,嚴重製約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人力素質偏低。農村勞動力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缺乏帶領民眾脫貧致富的能力和有一技之長的鄉土人才。

環境資源

馬鹿塘鄉領導實地踏勘
馬鹿塘鄉幅員218.75平方公里,耕地3.2畝,林地182398.5畝,森林覆蓋率為 56.8 %。鄉內多深丘峽谷,少河川平壩,全年氣候惡劣,短,冬多霧,年均氣溫10.4℃,年降雨量1135 毫米,無霜期224 天,屬典型的高山立體氣候。典型的氣候優勢和土壤資源,使馬鹿塘鄉有推廣反季蔬菜的自然條件。境內的普福和撒馬基村委會2個村委會的土地面積屬於無霜期,最適宜種植反季蔬菜。目前,鄉境內目前烤菸、脫毒馬鈴薯、白芸豆、花椒、樺山松、畜牧業農業產業資源。
另外,脫毒馬鈴薯繁殖種薯基地也高效利用了當地的氣候及土壤資源,鄉政府表示,力爭到2010年引進外資,以馬鈴薯為鄉鎮第一大經濟支柱產業抓出成效,建成“公司十基地十農戶十科技”模式科學指導,規範化、標準化、集約化、綠色無公害生產,實現產供銷一條龍,真正實現一鄉一品的特色產業。
馬鹿塘鄉烏東德水電站勘測
為有效利用境內豐富的土壤氣候資源,鄉里將在三年內引種核桃6000畝,其中:2008年規劃種植1000畝,在老木德種植300畝、撒馬基種植700畝;2009年規劃種植4000畝,在老木德種植2000畝、普福種植500畝、通龍種植1000畝、撒馬基種植500畝;2010年規劃種植3000畝,在新槽種植400畝、普德種植1400畝、麻科作種植400畝、普福種植100畝通龍種植500畝、老木德200畝。

境內資源豐富。已成功引進資金1.5億元開發白水河,建設三級電站;多家企業與政府洽談建礦選產,開採銅鐵礦、建立大型採石場,為支持烏東德建設作準備。國家重點工程烏東德電站建設項目的啟動,將更有利於馬鹿塘鄉的發展。烏東德水電站是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擬投資4000億元在金沙江下游開發建設的4個水電站之一,其中涉及昆明裝機容量840萬千瓦的烏東德電站(總裝機容量1200萬千瓦)開發建設爭取在2010年開工,計畫2018年投產。

優勢產業

馬鹿塘鄉脫毒馬鈴薯基地
馬鹿塘鄉內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玉米馬鈴薯、蕎麥、豆類等。以烤菸、脫毒馬鈴薯、畜牧業為主要經濟支柱,脫毒馬鈴薯、花椒、畜牧業、華山松、勞務輸出是馬鹿塘的五大優勢產業。脫毒馬鈴薯建立了種薯基地,基本形成了協會+基地+農戶+科技的運作模式,年銷量達2.25萬噸,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遠銷廣東深圳等地;目前馬鹿塘鄉擁有獨特的自然氣候和豐富的土地資源。境內有耕地面積3.2萬畝,其中:種植優質水稻面積1215畝;玉米5000畝(“118”2000畝);種植脫毒馬鈐薯5600畝;優質白芸豆1200畝。目前全鄉華山松造林面積已達21萬畝、花椒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已初顯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