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寨鄉

碧寨鄉

碧寨鄉位於怒江西岸的碧寨鄉,以其豐富的資源和秀美的山川,被譽為“怒江畔一顆璀璨的明珠”。臘碧路、二級油路穿境而過,距縣城89公里,與施甸隔江相望,與天寧、臘勐、龍新、鎮安毗鄰,在15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11880各族人民,轄7個村民委員會92個村民小組,人均占有耕地1.81畝,森林覆蓋率46%,最高海拔2779.3米,最低海拔612米,形成了“山腳甘蔗流蜜煙飄香,山腰牛羊肥豬闖市場,山頭核桃富民青豆旺的產業分布奇觀。

基本信息

簡介

碧寨鄉 碧寨鄉
碧寨鄉位於怒江峽谷西岸,距縣城89km,臘碧路、二級油路穿境而過,東與施甸隔江相望,南與勐糯、平達、象達鄉相連,西於鄉安鄉、龍新鄉接壤,北與臘勐毗鄰,境內國土面積286km2,最高海拔3001.6m,最低海拔590m,立體氣候明顯。全鄉轄梨樹坪、碧寨、濫壩寨、擺達、中寨、楊梅田、麥子坪、新林、三家村、天寧、坡頭、半坡等12個村民委員會,163個村民小組,5081戶21021人,其中農業人口20490人,有傈僳族彝族傣族白族景頗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共195戶854人。全鄉有耕地面積33866.6畝,其中山地面積22826.7畝,臨時耕地面積3843.5畝,稻田面積7197畝,人均占有耕地1.6畝,森林覆蓋率54.9%。2006年底,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9029萬元,人均純收入1212元,實現糧食產量902萬公斤,人均占有糧食441公斤。

歷史沿革

早在6000多年前,碧寨的先民就在這塊美麗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創造了燦爛的新石器文化,新中國成立後,碧寨人民依託資源優勢,不斷改善基礎條件,自力更生、擴大開放,招商引資,為有識之士前來碧寨經營發財,開發這塊潛藏無限商機與錢途的處女地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人文風俗

泡溫泉 泡溫泉

碧寨鄉境內共有居住著8種民族,以漢族為主。總人口21021人,其中漢族20167人,占總人口的95.94%;少數民族854人,占總人口的4.06%。有傈僳族54戶266人,彝族127戶492人,傣族3戶18人,白族1戶6人,景頗族7人,德昂族1人,其他民族6戶33人,共195戶854人。
碧寨鄉境內傈僳族人勤勞致富,能歌善舞,傈僳族村寨民風純樸、民俗絢麗:
婚姻習俗:傈僳族實行一夫一妻制,解放前少數有錢有勢的人也曾出現一夫多妻,解放後無此現象。通過對山歌而尋求戀人,也曾是傈僳族男女青年得以締結良緣的主要手段,現在隨著經濟生活的發展,傈僳族青年共同參與的社會活動較多,視野較前更開闊,男女青年相互結識的機會和方式也就多種多樣,現在,唱山歌尋情侶的現象雖還常見,但沒有過去那樣普遍了。

文化教育

校運動會校運動會

鄉黨委、政府始終把文化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繼續鞏固好“兩基”、“普實”成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進一步最佳化配置教育資源,不斷完善辦學條件,辦學水平得到提高。同時牢牢把握先進文化前進方向,以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活躍民眾文化生活為目的,創新思路,開展豐富多采、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充分發揮鄉文化中心和村級文化室的輻射作用,拉動了全鄉農村文化事業的繁榮和發展。全鄉文化事業欣欣向榮,校園文化、老年人文化、節慶活動豐富多采,各項文化創建活動有效開展。
全鄉正在建設鄉級宣傳文化中心1個,內設圖書室、閱覽室、音樂室、健身室、籃球場、桌球室。有村級文化室12個,其中有村級健身室1個,老年人業餘文娛團體2個,基本能滿足人民民眾學習科技、文化意識的需求。
有初級中學2所,村級完全國小12所,學前教育班16個,2006年全鄉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鞏固率100%,畢業率達100%,九年制義務教育在普及的基礎上得到鞏固和提升。

自然資源

撿奇石 撿奇石

碧寨鄉礦藏資源豐富,有金、銀、銅、鐵、鉛、鋅,石材有七彩石金砂石綠豆石,水資源、園林石、奇石豐富,船口壩古人類遺址,怒江風光美不勝收。產業主要有奇石、甘蔗、核桃、兩煙、青早豌豆、畜牧業、石材。鄉內工業企業少,屬典型的山區貧困鄉。氣候多樣,物種豐富。有豐富的森林、水利資源,適應種植多種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糧食主產水稻小麥大麥玉米洋芋;主要經濟作物有核桃、甘蔗、兩煙、茶葉、冬早豌蠶豆甜橙;有以台杉、禿杉、西南樺果松雲南松思茅松為主的豐富的森林資源

交通通訊

碧寨距縣城89公里,距保山 公里,臘碧彈石路、二級油路穿境而過,怒江在鄉內有四個渡口,經打黑渡大橋可直到施甸,村村社社通公路,中國移動電信、聯通通訊業務在碧寨迅速發展,為信息網路建設提供強了有力的保證。

經濟發展

實施了鄉內移民搬遷487戶1948人,從根本上解決了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鄉政府駐地從夾皮溝搬到碧寨壩,全鄉國小由26所收縮到9所,種植甘蔗10000畝,入榨4萬噸,產值500多萬元;標準化種植香料煙1000畝,交售菸葉2000擔,產值100萬元;種植冬早豌蠶豆4000畝,產量600噸,產值200萬元,核桃種植達9000畝,產值300萬元,規模放養黃山羊7000隻,集鎮建設初具規模,非公經濟得到全面發展。

旅遊景觀

碧寨,滾滾怒江奔來眼底,船口壩古人類遺址,石斧石標俯首皆是,未經考證的諸多古生物化石勾起你對遠古的無限遐思,奇石基地純淨到只有奇石讓你拋棄煩惱與疲勞,完全放鬆回歸自然,不經意間你會撿到一個讓你一步邁入富足的奇石,綿延幾公里的長沙壩純淨到只有沙子,在沙灘里刨一個坑,即可享受天然熱泉浴。江邊古榕樹的盤根錯節、老緬城、鄧子龍得勝營讓你留戀忘返。碧寨民風淳厚,民族風情多彩,人文景觀豐富,是旅遊、科考、探險、避寒、投資的絕佳之地。

基礎設施

鄉黨委、政府準確理解和利用中央“有促有控”的巨觀調控政策,正確把握中央、省、市、縣資金投向,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和實施“興邊富民”工程計畫的機遇,確立投資拉動經濟發展、抓項目建設就是抓經濟的思想,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和資金,農田水利、道路交通、農村能源建設等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得以相繼實施,農村各項基礎設施得到逐步改善。

特色產業

核桃產品 核桃產品

碧寨鄉屬於典型的山區鄉,全鄉最高海拔2779.3米,最低海拔590米,年平均氣溫25℃,無霜期360天,年降雨量800毫米,溫暖濕潤的氣候為我鄉核桃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我鄉已有100多年的核桃栽培歷史,核桃產業是我鄉的一大經濟支柱產業。我鄉原有老核桃樹11864株,折合面積4000畝。1995年以來,通過以工代賑、乾果基地、退耕還林等項目的實施,已發展核桃28885畝,其中保存面積15915畝,初期掛果面積2919畝。2006年核桃青果產量700多噸,產值175萬多元。

投資環境

碧寨民主法制建設穩定推進,社會治安良好,為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給廣大投資者營造“講法治、重信譽、高效率、低成本、優服務”的良好投資環境,全力打造“誠信政府、服務政府”,成立招商辦,為客商提供一流的、全方位的投資服務,本著“我提供服務、你創造財富,你發財、我發展”的原則,最大限度對鄉外客商給予優惠,只要外商覺得其他地方的政策比碧寨理優惠,只要提供可參考的依據,碧寨參照執行,還可在項目的具體實施中一事一議、一項一策.

社會事業

甘蔗、水稻、玉米全部實現了良種良法,磨拉水牛繁殖、母羊卵巢摘除技術在同行業內處於領先水平,校點收縮居全市前列,重大節慶活動和文藝創作有了新的拓展,醫療、保健、預防等條件明顯改善,廣播電視穩步推進,娛樂設施日益完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