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頭金帶雀

短頭金帶雀

短頭金帶雀是一種最大體長8.5cm的分布於熱帶地區的鳥類。成魚體呈子彈形。棲息於瀉湖和沿岸水深2-35米之間的水域,通常生活在有岩石或海綿生長的沙礫區或淤泥區。多半單獨或小群生活,幼魚常常生活在海葵附近,以此作為保護。主要以海綿、浮游生物以及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基本信息

動物簡介

點擊查看大圖
中 文 名 短頭金帶雀
英 文 名 Black-banded Demoiselle
拉丁學名 Amblypomacentrus breviceps
地理分布 分布在中太平洋西部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包括東印度群島菲律賓紐幾內亞新不列顛索羅門群島(Solomon Islands)以及所羅門海中的Egum環礁(Egum Atoll)一帶海域。
繁殖方式 卵生,置卵型。
氣 候 帶 熱帶,北緯23度和南緯15度之間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紅皮書中

習性特點

習性 棲息於瀉湖和沿岸水深2-35米之間的水域,通常生活在有岩石或海綿生長的沙礫區或淤泥區。多半單獨或小群生活,幼魚常常生活在海葵附近,以此作為保護。
體形特徵 最大體長8.5cm。成魚體呈子彈形。吻短而鈍。眼中大,上側位。口小,上頜骨末端不及眼前緣;齒單列,齒端具缺刻。眶下骨具鱗,後緣則平滑;前鰓蓋骨後緣亦平滑。體被大櫛鱗,背鰭單一,軟條部延長而呈方形;尾鰭呈彎月形或內凹,隨著成長,上下葉外側鰭條延長呈絲狀。成魚體白色,頭部具一等於眼徑的棕黑色眼帶,體側另具兩條棕黑色至金色的寬豎帶,因此得名“短頭金帶豆娘”。胸鰭透明,余鰭黃綠色並具金黃色斑點或蠕紋。幼魚和成魚沒有太大差異,不同之處在於幼魚的體側下部具一寬闊的金黃色帶,隨著成長而逐漸消失。此外,短頭金帶雀和短頭黑帶雀(Amblypomacentrus clarus)的區別在於,後者的體色為黑白二色,遠不如前者般靚麗,很容易分辨。
食性 主要以海綿浮游生物以及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領 域 性 中低
飼養難度 中低
水 溫 野外24-28攝氏度,水族箱環境建議不高於30攝氏度。
海水比重 1.022-1.023
Ph 值 8.0-8.5
游泳能力 平均水平
護 理 純魚缸或珊瑚、活石和海藻生態缸。最小缸容量130升水。照明環境:強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