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隔鼠尾

短隔鼠尾

即短隔鼠尾草,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產於雲南東部海拔約1800米處。

基本信息

簡介

種中文名:短隔鼠尾草
種拉丁名:SalviabreviconnectivataSun
種別名:
科中文名:唇形科
科拉丁名:Labiatae
屬中文名:鼠尾草
屬拉丁名:Salvia
國內分布:產雲南東部;生於路旁,海拔約1800米。模式標本采自雲南路南。
海拔:1800
命名來源:[雲南植物志1:166".1976]
中國植物志:66:160
英文植物志:17:215
系中文名:長冠鼠尾草系
系拉丁名:Ser.Plectranthoidites
組中文名:丹參
組拉丁名:Sect.Drymosphace
亞屬中文名:荔枝草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Sclarea
族中文名:鼠尾草族
族拉丁名:SALVIEAE
亞科中文名:野芝麻亞科
亞科拉丁名:Lamioid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
綱拉丁名:DICOTYLEDON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文獻來源

Salvia breviconnectivata Sun
Species S. Plectranthoiditi Griff. affinis, sed corrollis brevioribus, calycibus haud duplo longioribus, connectivis brevissimis, 0.3 mm longis, separatis differt.

形態特徵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約30厘米。根暗褐色,狹錐形。直立,不分枝,疏被微柔毛。基生葉有單葉或3小葉,單葉葉片圓卵形,長5.5—7厘米,頂端鈍圓,基部心形,邊緣具粗大圓齒,兩面近於無毛或背面脈上疏被微柔毛;葉柄長7—8厘米,被疏柔毛;莖生葉為奇數羽狀複葉,有小葉1—2對,小葉卵形或圓卵形,長1.2—4.3厘米,頂生小葉比側生小葉稍大,其餘同基生葉。輪傘花序有2—6朵花,組成頂生3出的總狀花序,花序軸及花柄被短柔毛和腺毛;苞片很小,披針形,長1.5毫米;萼筒狀鐘形,長7毫米,外面疏被短柔毛和腺毛,內面上半部散生小硬毛,上唇三角形,具小尖頭,下唇半裂為2尖齒,萼筒長5-5.5毫米;花冠粉紅色,長9.5—12.5毫米,冠筒直伸,內面無毛環,上唇長圓形,長2—3毫米,頂端微凹,下唇長3—3.5毫米,側裂片卵形,中裂片突出,頂端微凹;雄蕊花絲長1.3毫米,藥隔甚短,長約0.3毫米,上、下臂近等長,2下臂分離,下藥室不育;花柱花冠等長,頂端不等2裂,裂片細長。小堅果橢圓形,長約2.5毫米,無毛。花期2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