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華鼠尾

林華鼠尾

林華鼠尾,即林華鼠尾草,唇形科鼠尾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主要產麗江、大理、漾濞;海拔2800—3600米,生於草坡、山坡草叢或岩石間。模式標本采自麗江玉龍山。另有一變種產我國西藏東南部。

基本信息

植物簡介

林華鼠尾林華鼠尾

中文名:林華鼠尾

別名:林華鼠尾草

學名:SalviahylocharisDiels

科:唇形科

屬:鼠尾草屬

所屬卷:SalviaL.
所屬科:Labiatae
文獻來源:Salvia hylocharis Diels (1912)* ; Stibal (1934), in Hand. - Mazz. (1936).
Salvia forrestii Diels (1912); S. campanulata auct. non Wall. : Dunn (1915), p. p. ; Kudo (1929), p. p.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45—90厘米。

粗壯,黑褐色。直立,不分枝,被長柔毛。

卵狀戟形或心狀圓形,長、寬近相等或較長,長4—13厘米,寬3—12厘米,頂端銳尖,基部心形或戟形,邊緣具不整齊的圓齒或齒牙,葉面疏被短柔毛,背面沿脈被平展的長柔毛,兩面均被腺點,背面較多;葉柄長2.5—11(-15)厘米,被長柔毛。

輪傘花序有2—4朵花,組成腋生或頂生3出的總狀花序,花序軸及花柄被長柔毛;苞片卵狀圓形或近圓形,比萼短,頂端具小尖頭,有時有2齒,兩面近無毛,有腺點,被長緣毛;萼鐘形,長1.7—2.2厘米,外面疏被長柔毛,有腺點,上唇半圓形,頂端有短尖頭,下唇裂齒小銳三角形,萼筒長約1.5厘米;花冠黃色,長3.5—3.7厘米,花冠筒直伸,腹部以上至喉部增大,內面近基部有毛環,上唇圓卵形,長約1厘米,頂端微凹,下唇長1.5—1.7厘米,側裂片斜圓形,中裂片大,扇形,頂端微凹,邊緣淺波狀;花絲長6毫米,藥隔長9毫米,中部被疏柔毛,上臂比下臂長,2下藥室粘合,退化雄不存在;花柱外伸,不等2裂。花期6—9月。

分布範圍

主要產麗江大理、漾濞;海拔2800—3600米,生於草坡、山坡草叢或岩石間。模式標本采自麗江玉龍山。另有一變種產我國西藏東南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