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者效應

睡眠者效應

睡眠者效應(sleeper effect):即由於時間間隔使人們容易忘記傳播的來源,而只保留對內容的模糊記憶。在態度心理學中,人們把說話者因威信因素產生的影響,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產生相反效應的現象,稱之為睡眠者效應。

簡介

睡眠者效應睡眠者效應

態度心理學中,人們把說話者因威信因素產生的影響,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產生相反效應的現象,稱之為睡眠者效應。

睡眠者效應是態度改變研究中一個有趣而反常的現象,是指在態度改變過程中,說服效果隨著時間的推移不降低反而提高的一種現象。

從霍夫蘭1949年首次命名以來,對睡眠者效應研究的範圍不斷擴大,數量不斷增多,研究逐漸深入。三種具有影響力的理論解釋得以提出:線索分離假說、差別衰退假說和有用性-有效性假說。睡眠者效應產生的條件也被反覆探究。當前對睡眠者效應研究的趨勢是探索睡眠者效應的內在機制,並將其整合到統一的態度改變研究中去,同時展開睡眠者效應的套用研究。該文沿著歷史的脈絡,敘述了睡眠者效應研究中提出的理論,存在的爭議和未來研究的趨勢。

睡眠者效應(sleepereffect,SE)最早由Hovland等提出,是指在態度改變過程中,勸說效果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是降低,而是增強的一種現象。睡眠者效應的研究涉及記憶認知、態度改變以及態度改變的時間效應等諸多方面。

英國倫敦大學的研究人員詹里佛·菲德爾說,研究結果已經證明,那些抽過一支煙的人今後很可能會上癮並成為菸民,而這中間往往會有數年的“休眠期”,這可能就是所謂的“睡眠者效應”,他們今後更容易受到尼古丁的影響。

菲德爾進一步解釋說,青少年在嘗試吸菸時所產生的尼古丁,可能會改變大腦的部分“路徑”(pathways),進而使得他們更容易出現壓力或沮喪感,因此也就更有可能再次嘗試吸菸並成為菸民。在嘗試抽過一支煙後,青少年們對於如何吸菸以及如何逃避家人的管制可能會更加熟悉,這也有助於他們日後養成抽菸的習慣。

所謂“睡眠者效應”,主要是指由於時間的間隔使人們容易忘記傳播的來源,而只保留了對內容的模糊記憶。“睡眠者效應”是態度改變研究中一個有趣而反常的現象,是指在態度改變過程中,說服效果隨著時間的推移不降低反而提高的一種現象。從霍夫蘭1949年首次命名以來,對“睡眠者效應”研究的範圍不斷擴大,數量不斷增多,研究逐漸深入。

概念的界定

睡眠者效應睡眠者效應

睡眠者效應是對態度改變的時間效應中是一種現象的描述,其中涉及的幾個基本概念可概括為:兩種信息、三個測試。兩種信息是指勸說信息(message)和折扣線索(discountingcue):勸說信息是試圖改變受者對某一對象的態度的信息,而折扣線索是可明顯地暫時抑制勸說信息的說服效果的信息,可能是有關信息源的信息,也可以是直接對勸說信息進行批駁的新信息。三個測試是指在睡眠者效應的檢測中,可能會在三個時刻對勸說信息的勸說效果進行測查,其中包括:前測(pre-measure),在給予被試處理之前(t0時刻),對被試進行的態度測查;後測(post-measure),在給予被試處理之後(t1時刻)立即進行的測試;延遲測試(delayed-measure),在給予被試處理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後(t2時刻)進行的態度測試。

在許多研究中,對睡眠者效應這一現象的定義是不一致的,不同的研究者把不同的情景定義成睡眠者效應。主要有以下一些定義,認為符合這些條件才可被認為是睡眠者效應(某一時刻的態度用A表示)。
a)只要求態度改變效果的增加,即隨著時間的推移,態度改變效果有所提高,At2>At1;

b)引入了前測,不僅僅要求態度改變效果的增加,還要求所發生的態度改變是向勸說信息所預設的方向進行了的,即At2>At1且At2>At0;

c)引入了折扣線索,採用有折扣線索組DC(discountingcue)和無折扣線索組UD(un-discountingcue)兩組對照設計,要求隨著時間的推移有折扣線索組勸說效果比無折扣線索組減少的更少,即(At1.UD-At1.DC)>(At2.UD-At2.DC)。

d)在c)的基礎上,還要求有折扣線索組的勸說效果是增強的。即總的條件是(At1.UD-At1.DC)>(At2.UD-At2.DC)且At2.DC>At1.DC。

以上的定義中存在爭議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1)是否需要前測,即是否需要把被試原有的態度作為基線(baseline);2)一組或一個被試能否展現睡眠者效應,即是否需要引入折扣線索組;3)定義中的“提高”、“大於”是統計學意義上,或者僅僅是數量上的;4)睡眠者效應所發生的態度改變是否必須是勸說信息所促成的方向。

有些研究者將睡眠者效應分成兩類,絕對睡眠者效應和相對睡眠者效應。絕對睡眠者效應是相對於無勸說信息組,勸說信息的勸說效果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相對睡眠者效應相對於無折扣線索組,勸說信息的勸說效果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強。與無勸說信息組做比較,相當於引入前測,所以絕對睡眠者效應即b)中所定義的情況。相對睡眠者效應即d)所定義的情況。現在大多數研究都是對有折扣線索的相對睡眠者效應的研究。

問題的提出

睡眠者效應睡眠者效應

自從1928年Thurstone的開創性研究之後,態度成為探究個體內心狀態、預測個體行為的核心概念,成為社會心理學研究的重要領域。G.Allport說到,“態度這個概念在當代社會心理學中,也許是最有特色的和不可缺少的概念,它已成為社會心理學這座大廈的基石。”20世紀30年代以後,對態度的研究向多個學科領域、多個研究方向進行擴展。

由於研究者們期望通過改變個體的態度從而改變其行為,以致態度改變(說服)成為一個研究重點,有許多研究對態度改變的影響因素和態度改變過程進行研究。在對說服的時間效果的研究中,研究者們發現一種反常的現象:勸說效果有時隨著時間的推移有所提高,而不是通常所認為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降低。

最早報告這一現象是Peterson和Thurstone。他們讓來自不同地區的國中、高中學生觀看電影,試圖通過這些電影改變學生們對一些社會問題的態度。與這些電影相對應的態度測驗在電影播放完後立即進行了一次,此外在隨後的2~19個月內也有測試。研究發現學生們對其中一部電影《FourSons》中的人物在六個月後的再次調查中比剛看完電影時更加喜歡。

後來,Hovland等也報告了類似的現象。Hovland等在研究記錄片《TheBattleofBritain》對態度改變的即時影響和延遲影響時發現,9周后《TheBattleofBritain》對態度的影響比5天后的影響大,態度改變的效果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於是Hovland等創造了一個新概念“睡眠者效應”(sleepereffect)來描述這一現象。

理論的解釋

睡眠者效應睡眠者效應

睡眠者效應作為一種有趣而反常的現象,引起一些社會心理學者極大的興趣。他們討論睡眠者效應的本質,並試圖對其發生的原因做出解釋。
1、媒體新奇性假說(MediaNovelty)
Peterson和Thurstone認為睡眠者效應產生的原因是媒體的新奇性。他們認為,在調查中,電影對於被調查的學生來說是新鮮事物,所以電影成為他們仔細思考和談論的對象,以至於他們對電影中的人物的態度會持續地改變。但是這種假說無法解釋為什麼另外四部電影沒有出現睡眠者效應。
2、信息源-信息記憶假說(MemoryoftheSourceVersusMessage)
Hovland等認為,睡眠者效應的原因在於,個體對勸說信息的內容與信息源的不同記憶,信息源比信息內容更容易忘記。個體剛看完電影進行態度調查時,既受電影(勸說信息)正面屬性的影響又受信息源(折扣線索)負面屬性的影響,以致電影的內容被打上一個折扣。他們預計,如果對電影的信息源的遺忘比對電影內容的遺忘快,那么隨後的態度調查就只受還能記憶的電影內容的影響,而不受電影信息源的影響,這樣就會出現睡眠者效應。他們對睡眠者效應的解釋是,個體忘記了信息源,但還能記住勸說信息的內容。

Hovland和Weiss隨後做了一個實驗來驗證他們的假說。結果發現,有折扣線索組產生了睡眠者效應,但是並沒有遺忘信息源。研究假說沒有得到驗證。
3、線索分離假說(DissociativeCueHypothesis)
Hovland和Weiss在實驗的基礎上對原有假說進行修正,提出了新的假說。他們認為,態度形成的基礎隨著時間的推移也發生了變化。在立即測試時,個體的態度既受信源和信息內容的影響,而經過一段時間之後的測試中,態度主要受信息內容的影響,而不受信源的影響,雖然個體還記得信息來源。也就是說,隨著時間的推移內容和信源進行了分離,這是睡眠者效應產生的根本,而不在於是否能夠記憶。
Kelman,Hovland對線索分離假說進行了驗證。實驗先給被試看一些評論文章,評論文章要求極度地寬恕少年犯,然後在當時和在三周后分別測試被試對評論文章的態度。被試被分成三組:信源可信性度高組,信源可信度低並且強調信源和信息內容間的聯繫組,信源可信度低並且不強調信源和信息內容間的聯繫組。結果發現,只有第三組出現了睡眠者效應,原假設得到支持。

4、差別衰退假說(DifferentialDecayHypothesis)
差別衰退假說提出,在對勸說信息和折扣線索進行編碼時,二者被編入不同的記憶系統,前者進入語義記憶系統,而後者被編入情景記憶系統語義記憶以一般知識為參照,可有形式結構,比較穩定,不大受干擾,提取也比較容易。而情景記憶以個人經歷為參照,以時間空間為框架,易受干擾,所存儲的信息常被轉換,不易提取。由於語義記憶和情景記憶的性質,情景記憶衰退更快一些。當折扣線索的影響衰退得比勸說影響快時,睡眠者效應就發生了。
5、有用性-有效性假說(Availability-ValenceHypothesis)
有用性-有效性假說基於長時記憶的激活擴散模型(SpreadingActivationModel),更詳細地解釋信息編碼在態度改變中的作用。該假說認為,個體是能動的信息加工者,他們的態度判斷由他們何時以及如何加工信息所決定。
有用性-有效性假說在解釋睡眠者效應時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聯想集、有用性、有效性。聯想集(associationnetwork)是外界信息激發個體所聯想到的相關信息的集合。信息的有用性(availability)由信息所能激活的相關信息的數量所決定,所能激活的信息越多,則該信息越有用。影響信息有用性的因素有信息的加工精細程度、信息的新近程度等。信息的有效性(valence)是個體在進行態度判斷時,認為某一有用信息的可憑藉的程度。有用性這一概念有效地表述了什麼信息更可能成為態度判斷的基礎,但是還不足以用來預計態度改變的方向,所以信息的有效性就需要了解。有效性是一個相對的主觀的概念,是一條信息相對於別的信息而言的,因為認知資源的有限性,不可能所有有用的信息都是有效的,都可以作為態度改變的基礎。
有用性-有效性假說認為,睡眠者效應的產生基於兩個因素:在信息編碼的時候分別由勸說信息和折扣線索所形成的兩個聯想集;由兩個聯想集之間的聯結所決定的態度判斷。在接受折扣線索後,由於折扣線索的新近性,其有用性比較高,有效性也就隨之比較高;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折扣線索和勸說信息的新近性都有所下降,折扣線索集和勸說信息集之間聯繫減弱,而勸說信息的聯想集內部的聯繫可能增強,若勸說信息內的聯結超過與折扣線索集的聯結時,勸說信息的有用性增強,從而影響態度的改變,睡眠者效應就產生了。

線索分離假說、差別衰退假說和有用性-有效性假說是對睡眠者效應的解釋中影響比較大的三種理論解釋。線索分離假說只強調分離,即勸說信息與折扣線索之間的聯繫,認為時間因素使兩者的聯結的減弱是產生睡眠者效應的根本原因。而有用性-有效性假說則不僅關注兩個聯想集之間的聯繫,而且也關注勸說信息集內部的聯繫,認為當勸說信息內部的聯結大於勸說信息集與折扣線索集之間的聯結時,即勸說信息不再受折扣線索的影響時,睡眠者效應就會產生。差別衰退假說和有用性-有效性假說都與記憶、認知等因素聯繫,更深入地探究內部機制,但差別衰退假說強調記憶的編碼,而有用性-有效性假說強調與長時記憶的聯結。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線索分離假說和差別衰退假說中的勸說信息和折扣線索是單一的孤立的信息,而在有用性-有效性假說中,信息都是以集合(network)的形式出現的。

對其產生條件的爭議

睡眠者效應睡眠者效應

Hovland等的線索分離假說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占據統治地位,直到70年代才有人提出質疑。Gillig和Greenwald連續做了7個實驗,但是沒有一個實驗成功觀測到睡眠者效應。於是,他們得出結論,要么睡眠者效應不存在,要么他們的實驗不足以獲得睡眠者效應。但考慮到他們實驗的嚴格性,睡眠者效應“應該停止了”(puttorest)。
為了確證睡眠者效應是否存在,Cook及其合作者進行了一系列的理論和實證研究。他們認為,睡眠者效應並不是普遍存在,它的產生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他們在實證研究基礎上,提出了四個前提條件:①信息本身必須是具有勸服力的,能顯著地影響態度;②折扣線索的作用必須足夠強,能顯著地抑制勸說信息對態度的作用;③延遲測試的時間必須足夠長,使勸說信息和折扣線索能夠在延遲測試之前完成分離;④勸說信息與折扣線索的分離必須足夠快,應該在遺忘發生之前完成分離。

由此,爭議從睡眠者效應能否發生髮展到探究睡眠者效應發生的條件,開啟了睡眠者效應研究的一個新側面。

Petty和Cacioppo驗證了Cook等的四個條件,並且補充了一條:折扣線索和勸說信息必須相互獨立影響態度改變,而且它們不相互影響。

Prathanis等通過17個一系列的實驗提出了產生睡眠者效應的條件,即要求實驗被試1)注意到勸說信息的重要論點;2)在信息之後而不是之前接受折扣線索;3)在接受折扣線索之後,立即對信源的可信度進行評估。

Priester等從精細加工可能性模型出發,提出睡眠者效應產生的條件:折扣線索應當跟在勸說信息之後;2)勸說信息本身應當被精細加工。此外,他們對先前的研究結果進行了分析。他們認為,Cook的四個條件中,第一和第四條被他們提出的條件所替代,另外兩條也可以從他們提出的條件引發出來。而Prathanis等的三個條件中,第一和第二條也可以由他們所提出的條件所替代,而第三條是不必要的。

Ruth和Spencer則在對先前條件進行研究後提出,睡眠者效應的產生條件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需要在實驗研究中檢驗的,而另一類是實驗設計或者數據收集方式本身所決定的,只要在實驗設計中做到就行。例如Cook的四個條件中,除第三條是實驗設計所決定的外,都是需要在實驗中檢驗的。而Prathanis的三個條件,第二和第三條是由實驗設計所決定的,而第一條既可以由實驗設計所決定,如用指導語來控制被試的注意水平,也可以直接對被試實際的注意水平進行測試。此外,他們還指出,睡眠者效應產生的條件不是互斥的,也沒有必要是互斥的,沒有必要是相互獨立的。

實驗研究的發展

睡眠者效應睡眠者效應

1、實驗設計的發展
不同的研究者對睡眠者效應的不同定義,導致不同的實驗設計。在對睡眠者效應的不同定義中可以看到,許多定義實際上就已經包括了實驗設計的內容。相對睡眠者效應的研究必然包括有折扣線索組和無折扣線索組,而絕對睡眠者效應的研究就不會有這樣的兩組。要求態度改變方向一致性的定義,必然要求有前測,從而一定有對照組。總的來說,睡眠者效應的實驗設計是越來越複雜,考慮越來越多的因素。

實驗所涉及的主題十分廣泛,如選舉問題、廣告說服、吸菸問題、犯罪問題、民族問題等等;實驗中信息媒介的使用也很廣泛,諸如電影、錄音帶、書寫材料、錄像帶、實際活動等;實驗被試也逐漸從經常採用的學生被試向其他被試如社區居民、消費者群、選民等擴展。
在實驗研究中,主要涉及三個問題:(1)在實驗中存在測量污染(measurementcontamination)的問題。在前後測實驗設計中,可能由於被試對同一實驗的敏感而對實驗主題的態度存有偏見,從而造成測量污染。有人建議採用如表1的實驗設計來避免測量污染。(2)實驗的效度問題,尤其是外部效度、生態效度問題。在睡眠者的大多數研究研究是在實驗室內以學生為被試所進行的研究,其外部效度值得考慮,實驗結果能否加以推廣是一個問題。(3)研究思路問題。在定義中涉及顯著性的定義問題,也就是所謂的顯著是否是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若是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則要求大N研究,也就是基於被試組而不是單個的個別的被試研究。同樣若要控制組實驗設計,也必然是基於被試組的設計。基於被試組的大N研究有一個潛在的前提假設:睡眠者效應是普遍的,而不僅僅是針對具有某些特質的人群。而基於個體的小N研究更能深入研究睡眠者效應產生的內在機制。一些研究者也提出個體的自我結構可能也是一個影響因素。表1一個“完備的”實驗設計註:睡眠者效應的標誌(Et2-Ct2)>(Et1-Ct1)且(Et2-Ct2)>Ct0且Et2>Et1
2、折扣線索的變化
折扣線索在睡眠者效應的研究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也在不斷發展著。在Hovland等的研究中,用不可信的信息源作為折扣線索,如告訴被試某觀點是某個普通人所述說的。在Cook等的研究中,折扣線索就不僅僅是假造的信源信息。在他的系列研究中,用專門撰寫的陳述語句作為折扣線索,告訴被試他們所看到的信息是虛假的、不真實的。Cook指出,折扣線索不一定是不可信的、否定性的信源信息,任何可以暫時抑制勸說信息的說服效果的信息都可以用作折扣線索,如對勸說信息的直接駁斥、心理阻抗等。
折扣線索不僅僅在內容上發生了變化,而且與勸說信息之間的關係也有所變化。在早期的研究中,勸說信息和折扣線索是同時呈現的、一起的,而兩者後來逐漸分開的,成為兩個獨立的信息。
3、延遲測試的延遲時間
延遲測試延遲時間的長短也是實驗研究中爭議比較多的一個問題。延遲測試的時間間隔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可能在幾小時、幾天、幾周后。Pratkanis等的系列實驗研究中,間隔時間從幾小時(有四個實驗)到最長六周(有三個實驗)。而在更早的研究中,傾向於長一些的間隔時間,因為線索分離假說認為較長的時間間隔能使勸說信息和折扣線索分離,同時也更能體現睡眠者效應。

研究展望

睡眠者效應睡眠者效應

睡眠者效應著力研究態度改變的時間效應,推進了態度改變的研究。傳統的態度改變研究都是研究即時的態度改變,沒有充分注意態度改變的時間效應,而睡眠者效應的研究正是對此的矯正與發展。近年來,對睡眠者效應的研究更加廣泛,主要有幾個研究發展趨勢值得注意。

首先,有的研究者批評孤立地研究睡眠者效應現象的做法,試圖將睡眠者效應這一態度改變的特殊現象整合到統一的態度改變模型中去,從而建立統一的態度改變模型。如Priester等試圖用精細加工可能性模型(ElaborationLikelihoodModel)來研究睡眠者效應。

其次,睡眠者效應的研究開始從記憶機制、社會認知出發,表現出與心理學基礎研究相一致的發展趨勢。如以色列學者Mazursky和Schul通過兩個實驗驗證了他們提出的假設,睡眠者效應與被試認知風格有關,折扣信息使傾向於複雜加工的被試減少認知投入,轉向簡單加工方式,而使傾向於簡單加工方式的被試增加認知投入,轉向複雜加工方式。

最後,還有研究者對傳統的實驗室研究的外部效度問題提出質疑,在消費、廣告、政治選舉等現實領域進行睡眠者效應的套用研究,得到一些生態效度、外部效度較高,同時還具有一定實用價值的研究成果。Ruth和Spencer研究政治選舉中攻擊性負面信息和防禦性反駁信息的作用,提出了一些策略性建議,如攻擊性負面信息存在睡眠者效應,其效果能持續很長時間,但是一般在發布後不能立即產生影響,需要間隔一段時間,所以在選舉前不能持續發布攻擊性負面信息。Callison和Zillmann研究公司信息披露中選用不同媒體的效果,結果發現公司自身的信息發布機構的可信度不如所僱傭的機構和獨立媒體機構,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差異趨向於消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