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漢

皇漢

常常見到漢族同胞們對我們皇漢民族之皇漢一詞表示異議或不解,其實皇漢一詞的皇字不是皇帝的皇的意思,也不是封建糟粕和其它什麼貶義,亦不是外國的舶來品和音譯,更與倭寇盜用之皇字無關。相反,“皇漢”一詞從古到今就一直存在,中華史書中更是載不絕書,它作為漢民族的一貫古稱、代稱和別稱,其意思就是指“永遠光輝燦爛神聖光明高貴強盛文明昌大”的大漢民族。

概述

日本民族自稱“大和民族”。其實華夏漢族也有其華麗的名稱——“皇漢民族”!
何謂“皇漢” ?何謂“皇漢醫學”?
“皇”這個漢字是個會意兼形聲字(“王”是其聲旁),從篆體字中可以看出在“王”上面的本來是個“自”;故《說文解字》的“皇”字條下釋曰:“皇,從自王,自,始也。”並注其讀音為“胡光切”。
【注】 許慎說文》訓皇從自從王,多有人認為謬誤,皇實不從自。
按自為始,則本自楊雄方言》訓鼻為始,這反映“自”在古語中有始義。按《說文》的說法,“自讀若鼻”,民間口語有稱呼第一個兒子為“鼻子”,是取“始子”意。
這裡的“皇”即“始王”,其意是“三皇”中的意義,即“起始的偉大人物”,其實再往前追溯,“皇”的本義其實和“帝”一樣是“神祗”,而且是泛指百神。皇還可指天,有“皇天后土”之謂。
“皇”字,古另有光明義,古代用“皇皇”來表示“燦爛、輝煌、光明、盛大”【至今還用,比如“天地皇皇”、“皇皇巨著”】,從字源上看,很可能是個象形——油燈上的燭焰。“皇”的此義今天已經少見,取而代之的是從“皇”分離出來的“煌”。古漢族人有自稱“皇漢”者,蓋出於“光明的漢”之意。而在上古時代,華夏的“華”也有“光明”、“繁盛”義,故“皇”、“華”可互通。
《詩·大雅·皇矣》云:“皇矣上帝,臨下有赫。” 《詩·執竟》有“丕顯成康,上帝是皇”句。《離騷》有“朕皇考曰伯庸”句。【此處言皇者,大也】《詩·魯頌·宓宮》有“皇祖後稷,享以騂”句。
自“秦犟號始皇”之後,“皇”字逐漸為帝王家所專用了。“皇漢”用來作為漢朝的美譽敬稱,李賀《感諷》詩:“皇漢十二帝,惟帝稱睿哲”,陳琳:“皇漢逢屯邅,天下遭氛慝”。類似的用法其他朝代也用,明稱“皇明”,清稱“皇清”。有趣的是:在五胡十六國期間,漢族之外比如匈奴人建立的政權,也自稱“皇漢”,如《晉書·劉聰載記》載陳元達諫劉聰之語云:“晉氏暗虐,視百姓如草芥,故上天剿絕其祚,乃眷皇漢,蒼生引領息肩,懷更蘇之望有日矣。”
近代以來,“皇漢”一詞又被重新提起,大概始於鄒容革命軍》:
“滿洲人率八旗精銳之兵,入山海關定鼎北京之一日,此固我皇漢人種亡國之一大紀念日也!。。。”
“據中國本部,棲息黃河沿岸,而次第蕃殖於四方,自古司東亞文化之木鐸者,實惟我皇漢民族焉。。。”
這裡的“皇漢”,赫然成了民族革命的口號。是後世言必稱“大漢”之灠觴,自謂前無古人,時無儔者者。
而“皇漢” 一詞傳出域外,便停留在了日本人的“皇漢醫學”之類的外來名詞上【中醫傳至日本,被譽為漢方醫學,或稱之為皇漢醫學】,成為一個曾經仰睨九天的光輝時代。
日本人湯本求真做的《皇漢醫學》中,可見扶桑對中華漢醫的推崇。
中醫在西方醫學傳入之前其名號未分中西,而以國醫,皇漢醫學稱之。後世其名號傳入日本,而民國廢除中醫致使“皇漢醫學”其名不再使用。
另解:皇黃同源,黃從光,甲骨即有其字,訓為光明,太陽,黃帝者太陽之神,皇帝同黃帝.皇訓為光明.漢為星漢,即銀河.在信仰天人感應的祖先眼裡,漢人就是最高貴的神靈的同族.
以下詞條解釋摘自《漢語大詞典》第八卷(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02年“漢語大詞典2.0版光碟版”)
“皇”字第一條釋義,如下:
大。《詩·大雅·皇矣》:“皇矣上帝,臨下有赫。” 毛 傳:“皇,大。”《逸周書·祭公》:“汝其皇敬哉!” 孔晁 註:“皇,大。” 南朝 宋 顏延之 《宋南郊登歌·迎送神歌》:“維聖饗帝,維孝饗親。皇乎備矣,有事上春。”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傑歸真》:“蓋大而無外謂之皇,超乎萬權之上、主宰天地人萬物謂之帝。
【皇漢】如 大漢 。最早指漢 朝。其後作為漢 民 族的稱謂。 漢 班固 《西都賦》:“蓋聞 皇漢 之初經營也,嘗有意乎都 河 洛 矣。”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霸 楚 實喪, 皇漢 凱入。” 南朝 宋 謝靈運 《擬魏太子“鄴中集”詩·陳琳》:“ 皇漢 逢屯邅,天下遭氛慝。” 陳去病 《論戲劇之有益》:“曩游東國,交接其士庶,見其習尚風俗,無一非我 皇漢 二百六十年前所固有之習尚風俗也。” 魯迅 《三閒集·“皇漢醫學”》:“我們‘ 皇漢 ’人實在有些怪脾氣的。”
《辛亥首義歌》 漢軍起義立志把仇報! 裡應外合都有我同胞。 長槍大炮都已準備好, 楚望台上旌旗飄! 驅除韃虜,還我中華! 鐵血男兒壯志沖九霄! 長槍大炮都已準備好, 楚望台上旌旗飄! 吳楚英豪戈指日, 江湖俠氣劍如虹。 能爭漢上為先著, 此復神州第一功,第一功! 興漢起義軍歌: 地發殺機, 中原大陸蛟龍起, 好男兒,濯手整乾坤, 拔劍斫斷胡天雲。 復我皇漢, 完我自由, 家國兩尊榮。 樂利蒸蒸, 世界大和平, 中外禔福樂無垠。 好男兒! 撐起雙肩肩此任!!
《辛亥革命軍奉天討滿檄文》 中華開國四千六百零九年八月日,中 華 民 國 軍政府檄曰: 夫春秋大九世之讎,小雅重宗邦之義,況以神明華胄,匍匐犬羊之下,盜憎主人,橫逆交逼,此誠不可一朝居也。惟我皇漢遺裔,弈葉久昌,祖德宗功,光被四海。……
綜上所述,“皇漢”一詞從古到今就一直存在,作為漢民族的古稱、代稱、別稱,它的意思就是指“永遠光輝燦爛神聖光明高貴強盛文明昌大”的大漢民族!

中國史書的其他記載摘錄

感諷五首之一李賀
合浦無明珠,龍洲無木奴。
足知造化力,不給使君須。
越婦未織作,吳蠶始蠕蠕。
縣官騎馬來,獰色虬紫須。
懷中一方板,板上數行書。
不因使君怒,焉得詣爾廬。
越婦拜縣官,桑牙今尚小。
會待春日晏,絲車方擲掉
越婦通言語,小姑具黃粱。
縣官踏餐去,簿吏復登堂。
奇俊無少年,日車何躄躄。
我待紆雙綬,遺我星星發。
都門賈生墓,青蠅久斷絕。
寒食搖揚天,憤景長肅殺。
皇漢十二帝,唯帝稱睿哲。
一夕信豎兒,文明永淪歇
南山何其悲,鬼雨灑空草。
長安夜半秋,風前幾人老。
低迷黃昏徑,裊裊青櫟道。
月午樹無影,一山唯白曉。
漆炬迎新人,幽壙螢擾擾。
星盡四方高,萬物知天曙。
己生須己養,荷擔出門去。
君平久不反,康伯循國路。
曉思何譊譊,闤闠千人語。
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
侵衣野竹香,蟄蟄垂葉厚。
岑中月歸來,蟾光掛空秀。
桂露對仙娥,星星下雲逗
淒涼梔子落,山璺泣清漏。
下有張仲蔚,披書案將
《三國志》鄧張宗楊傳
昔文王歌德,武王歌興。夫命世之主,樹身行道,非唯一時,亦由開基植緒,光於
來世者也。自我中漢之末,王綱棄柄,雄豪並起,役殷難結,生人塗地。於是世主感而
慮之,初自燕、代則仁聲洽著,行自齊、魯則英風播流,寄業荊、郢則臣主歸心,顧援
吳、越則賢愚賴風,奮威巴、蜀則萬里肅震。厲師庸、漢則元寇斂跡,故能承高祖之始
兆,復皇漢之宗祀也。然而奸凶懟險,天征未加,猶孟律之翔師,復須戰於鳴條也。天
祿有終,奄忽不豫。雖攝歸一統,萬國合從者,當時俊乂扶的摧冀戴,明德之所懷致也。
蓋濟濟有可觀焉。
後漢書卷四十上 班彪列
相如作上林﹑子虛賦,吾丘壽王作士大夫論及驃騎將軍頌,東方朔作客難及
非有先生論,其辭並以諷喻為主也。
有西都賓問於東都主人曰:“蓋聞皇漢之初經營也,嘗有意乎都河洛矣。
輟而弗康,寔用西遷,作我上都。主人聞其故而鷪其制乎?”主人曰:“未也。
願賓攄懷舊之蓄念,發思古之幽情,博我以皇道,弘我以漢京。”賓曰:“唯唯。”
《三國志》管輅傳
既言其事,義博悲涕沾衣,曰:“皇漢之末,實有斯事。君不名主,諱也。我不得言,禮也。兄弟躄來三十餘載,腳如棘子,不可復治,但原不及子孫耳。”輅言火形不絕,水形無餘,不及後也。
「憶潼關」徐夤
洞壑雙扉入到初,似從深阱睹高墟。天開白日臨軍國,
山夾黃河護帝居。隋煬遠遊宜不反,奉春長策竟何如。
須知皇漢能扃鐍,延得年過四百餘。
《陳書》
及伯山受封,世祖欲重其事,天嘉元年七月丙辰,尚書八座奏曰:“臣聞本枝惟允,宗周
之業以弘,盤石既建,皇漢之基斯遠,故能協宣五運,規範百王,式固靈根,克隆卜世。
《舊唐書》
世祖中興,尤深吏術,慎選名儒為輔相,不以吏事責功臣;政優則增秩賜金,績負則論
輸左校。選任之道,皇漢其優。隋政不綱,彝倫斯紊。天子事巡遊而務征伐,具僚逞側媚
而竊恩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