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福庵

百福庵

百福庵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297省道,是一座道教建築。

基本信息

簡介

百福庵百福庵
百福庵又名“百佛庵”,城陽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嶗山支脈的鐵騎山南峰“石城頂”之陽,背山面澗,松竹環繞,環境清幽。

始建於宋宣和年間(1119—1125年),初建格局無考。庵分前後二院二殿,前為倒座殿,內祀菩薩;中殿穿堂,祀“三官”;後殿為硬山式,高約六七米,重梁起架,出檐,四柱石撐頂上飾雀替,內祀玉皇大帝。白堊塗壁,彩繪壁畫,青磚鋪地,外觀氣勢宏偉。

每年正月十六日逢廟會,善男信女趕會人眾,香火極盛。

清初百福庵已初具規模,後毀於文革時期。

殿堂房基仍在,廟宇輪廓清晰。

清初,明崇禎帝養艷姬、藺婉玉二妃逃難至此,

二女編寫的《離恨天》曲成為嶗山外山派道士迎風樂的重要組成部分。

養、藺墳地及附近的紗帽石、馬槽石、黃道石等景點猶存。

記載

百福庵百福庵
據《嶗山志》記載:創建於宋代宣和年間(1119—1125),清初蔣雲山道人曾棲止。內有萃元洞,祀玄君,上立小塔,高數尺,旁絕壁之上生一古柏,頗具仙姿。

據《即墨東夼孫氏族譜》記載萬曆年間,八世祖孫如周身入空門為丈,老於百佛庵,弟子甚眾,羽化時,遺囑歸骨於家塋於東北溝東堐,至今傳為道士墳焉。(東夼即今即墨市溫泉街道東夼村)。

嶗山歷代道觀寺院

嶗山區以境內的嶗山而命名,其山脈縱橫,群峰峭立,古木參天,海山相映,有九宮八觀七十二庵等名勝古蹟,被譽為“海上名山第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