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陽參

還陽參

白雲參,是一種人參,主要用途是入藥,俗稱土人參。主要用於健脾胃,補肺氣,祛痰止咳。治虛勞內傷,肺虛咳嗽,脾虛泄瀉,乳汁不多,小兒疳積、遺尿。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質藤本,長可達2米,全株光滑無毛,具蒼白色粉霜,有特殊臭氣及乳汁;根肥大,肉質,長圓柱形,有分枝,外表淡黃色,鮮時光滑,乾後有明顯縱紋;莖細弱,纏繞;單葉對生或互生,葉柄幾乎與葉片等長或稍短,常扭曲;葉片卵狀心形,長2-8厘米,先端鈍尖,基部心形,邊緣有鈍齒;夏秋開花,花單生於葉腋,萼管極短,與子旁貼生,上端5裂,裂片長0.9-1.5厘米,卵狀披針形;花冠鍾狀,長2-2.3厘米,5裂片,向外反卷,黃綠色,有紫色條紋;雄蕊5,;子房上位,5室;果為漿果,半球形,熟時紅紫色。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400~1800m的向陽草坡或叢林中。

分布範圍

分布:主要我國分布於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南部和西南部。

主要價值

化學成分

黨參苷é( tangshenoside é, é) 、丁香苷( syr ingin, ê) 、5-羥基- 4′, 6, 7-三甲氧基黃酮( 5-hydroxy-4′, 6, 7-Trimethoxyflavone, Ë) 、5-羥基- 4′, 7-二甲氧基黃酮( 5-Hydroxy-4′, 7-dimethoxyflavone, ì) 、蒲公英賽醇乙酸酯( taraxerolacetate í) 、無羈萜   酮( friedelin, Î)

藥材鑑別

根呈圓柱形或圓錐形, 稍彎曲, 長8-20cm , 直徑0.5-2cm,本品多分校, 表面淡黃色或土黃色,有明顯的縱皺, 下部常扭曲。質柔韌, 乾燥時易折斷, 斷面不平坦, 皮部黃色, 中柱類白色, 氣微,味微甜。

套用

白雲參與百合、尖貝、當歸、黨參、白背等藥材科學復配食療,對虛勞內傷,肺虛咳嗽,脾虛泄瀉,乳汁不多,小兒疳積、遺尿等都有較好的療效。

十九世紀三十年代毛燦文先生將白雲參與草烏、三七、斷節參配製成一種對風濕麻木、筋骨疼痛、跌打損傷、創傷流血有顯著療效,具活血通絡功效的中藥。1936年正式以“七星虎力散”在雲南註冊出售。

 

菊科·還陽參屬植物

還陽參屬(Crepis L. ),菊科,約200種,分布於北溫帶至熱帶和南非,我國約有25種,產華北、東北、西北和西南,其中雲貴還陽參(萬丈深)C.lignea(Vant. )Babc. 根入藥,能清熱解毒。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葉常羽狀深裂,頂端一裂片最大:頭狀花序同性,具梗,單生或排成各式的圓錐花序式;總苞片2至多列;花全部舌狀;花序托禿裸;瘦果圓柱形或紡錘形,有明顯的縱肋,有短喙或喙不明顯,頂冠以白色的冠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