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丈深[中藥]

萬丈深[中藥]
萬丈深[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萬丈深,中藥名。為菊科還陽參屬植物綠莖還陽參(Vaniot) Babcock的根。植物綠莖還陽參,分布於我國四川(木里、普格)、貴州(永安、興仁、興義、安尤)、雲南(嵩明、永寧、大理、普洱、麗江、昆明、阜寧)。具有清熱,止咳,利濕,消癰之功效。主治支氣管炎,肺肝炎,白帶,癰腫瘡癤。

別名

馬尾參、細草《雲南中草藥選》,竹葉青、細葉萬丈深、鐵掃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刷把細辛《貴州藥用植物目錄》,奶漿參《紅河中草藥》

入藥部位

根。

性味

味微甘、苦,性涼。

歸經

入肺、肝經。

功效

清熱,止咳,利濕,消癰。

主治

支氣管炎,肺肝炎,白帶,癰腫瘡癤。

相關配伍

1、治咳嗽,百日咳,哮喘,萬丈深30g。煎服。(《紅河中草藥》)

2、治小兒瘡積,病後體虛,萬丈深鮮根60g。燉雞吃或煎服。(《紅河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炮製

一、採集加工:夏、秋季採收,洗淨,曬乾。

二、炮製方法:生片,取原藥揀去雜質及莖葉蘆頭,用水浸泡2-4小時,撈出吸潤透,鍘成2毫米(6厘)的斜片,曬乾。

形態特徵

植物綠莖還陽參,別名馬尾參,鐵掃把,細草,萬丈深,為多年生草本,高15-40厘米。根木質,粗或細,彎曲或扭曲,分枝或不分枝。莖直立,黑綠色或灰綠色,基部或下部木質,自下部或基部傘房花序狀分枝或帚狀分枝,全部莖枝無毛或小花序梗接頭狀花序處被蛛絲狀毛。基生及下部莖葉不明顯,三角形,苞片狀,頂端急尖,中部莖葉絲形,長達3厘米,邊緣全緣,最上部葉鑽線形,苞片狀;全部莖葉無毛。頭狀花序多數或少數在莖枝頂端排成傘房狀花序。總苞鍾狀至圓柱狀,長7-9毫米,外面無毛或有稀疏蛛絲狀毛或被少數頭狀具柄的短腺毛。總苞片4層,外層及最外層短,長3毫米,寬不足1毫米,頂端急尖,內層及最內層長,長7-9毫米,寬1毫米,披針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頂端急尖,邊緣膜質,內面無毛。舌狀小花黃色,花冠管部外面無毛。瘦果紡錘形,稍彎曲,紡錘狀,褐色,長5毫米,向頂端漸細成稍細的喙狀物,喙狀物長1毫米,肋12條,近等粗,肋上有微刺毛。冠毛白色,長4-5毫米,微粗糙。花果期4-8月。

生長環境

生於向陽山坡,海拔1580-2700米。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彙編》:“健脾消積,清熱解毒,下乳。主治小兒冷積,乳汁不足,支氣管炎肺炎,肝炎,白帶,腸風下血,筋骨疼痛,跌打損傷,瘡癤癰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