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陽鎮

白陽鎮

白陽鎮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東南邊隅,六盤山脈東側,為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氣候類型。白陽鎮內自然資源較為豐富。已探明原煤工業儲量7.2億噸,宜種農作物26種,冬小麥、胡麻、蕎麥、莜麥頗具優勢。彭陽素有果品之鄉的美稱,盛產杏子、蘋果、梨、核桃、花椒等鮮乾果品。

基本信息

白陽鎮白陽鎮
白陽鎮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東南邊隅,六盤山脈東側,介於東經106.32'—106.58',北緯35.4'—36.17'之間,地處西北黃土高原東部黃土丘陵區,海拔1248—2461米,屬溫帶半乾旱氣候區,為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氣候類型。

概況

白陽鎮白陽鎮
白陽鎮內自然資源較為豐富。已探明原煤工業儲量7.2億噸,且儲藏區周圍有大量耐火粘土。石灰岩地質儲時236萬噸,石英砂岩地質儲量23萬立方米,重碳酸鈉鎂()鍶型天然礦泉水日湧水量2790立方米。野生動物100餘種,其中掛馬溝林區的梅花鹿、金錢豹等為國家珍惜保護動物。野生植物500餘種,其中藥用植物200餘種,宜種農作物26種,冬小麥、胡麻、蕎麥、莜麥頗具優勢。彭陽素有果品之鄉的美稱,盛產杏子、蘋果、梨、核桃、花椒等鮮乾果品。

彭陽縣得名於彭陽城。秦代朝那縣,屬北地郡。漢代屬安定郡。北魏神龜元年(518年)廢朝那縣,在陽晉川(今紅河川)置黃石縣(今溝口鄉境內),為長城郡治。正光五年(524年)在茹河川置白池縣(今城陽鄉境內),大業二年(60年)改長城縣為百泉縣,屬平涼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平涼郡為原州。武德八年(625年)百泉縣駐地由陽晉川遷至茹河川(今白陽鎮境內)。宋鹹平六年(1033年)在今縣城置彭陽城(相當於縣級軍事設定),屬鎮戎軍。彭陽之名由此始。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置東山縣(今古城鄉境內),屬鎮戎州。元代至元十年(1273年),改東山縣為廣安縣。五年後升廣安縣為廣安州,屬開城府。明洪武二年(1369年),廢廣安州併入開城縣,屬陝西布政司平涼府。明洪武二年(1369年),廢廣安州併入開城縣,屬陝西布政司平涼府。成化十年(1474年)在今古城鄉置廣安州。弘治十五年(1502年)廣安州併入固原州。民國二年(1913年),改固原州為固原縣,屬甘肅省涇源道,後又改屬甘肅省平涼專區。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解放固原,在今縣境北部置固北縣,1938年撤銷。

固原市行政區劃

固原市面積14421平方千米,人口151萬人(2003年)。
原州區面積4965平方千米,人口49萬人。郵編756000。區人民政府駐政府街。
西吉縣面積3985平方千米,人口46萬人。郵編756200。縣人民政府駐吉強鎮
隆德縣面積1269平方千米,人口19萬人。郵編7563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涇源縣面積 961平方千米,人口12萬人。郵編756400。縣人民政府駐香水鎮
彭陽縣面積3241平方千米,人口25萬人。郵編756500。縣人民政府駐白陽鎮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5)》,人口截至2003年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