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樟科

白樟科

白樟科有6屬,約20種,分布於熱帶非洲(Warburgia屬)、馬達加斯加(Cinnamosma屬)和熱帶美洲(Capsicodendron屬和Cinnamodendron屬分布於南美洲,白樟屬和Pleodendron屬分布於加勒比海沿岸)。Wilson認為南美洲的兩個屬是最古老的。

基本信息

概述

白樟科 (CANELLACEAE Martius 1832 nom. conserv.)
光滑、芳香的喬木(稀為灌木),薄壁組織具球形油細胞(油中主要含香葉烯myrcene,是一種萜類),至少有時(Cinnamosma屬)含苄基異喹啉類生物鹼,有時具生氰物質;一些薄壁細胞一般還含有草酸鈣簇晶;莖節具三葉隙;髓不具橫隔;導管分子大多數極為伸長,具傾斜的末端,兼有梯紋和網紋穿孔板,梯紋穿孔板具10-20或多至(Cinnamodendron)50-100道橫紋;無穿孔的輸水分子具明顯具緣的紋孔,被認為是真正的管胞;木薄壁組織為離管型或傍管型,或二種兼具;木射線大多數為Kribs I型或III型,兼有單列細胞和多列細胞,前者細胞同形,後者大多數寬為2-3(4)列細胞,異形;韌皮部不分層,但射線略向外擴展;篩管具P型質體。葉互生,單生,全緣,羽狀脈,一般布有透明腺點;氣孔平列型,或很少為不規則型;托葉缺。花形成頂生或腋生的聚傘花序或總狀花序,或單生於葉腋,完全花,整齊,下位;萼片3,厚革質,覆瓦狀排列(也有認為是苞片的);花瓣(4)5-12,成1輪或2(-4)輪及/或螺鏇狀排列(外輪花瓣也有認為是萼片的),窄形,覆瓦狀排列,在大多數屬離生,但在白樟屬(Canella)基部合生,在Cinnamosma屬則合生至中部;雄蕊大多數為6-12,或在Cinnamodendron屬多至35或40,合生成管狀,花葯附著在其外側,伸長,外向,每枚花葯具四孢子囊,兩兩合生成兩個並排的花粉囊;花粉粒具二核,球形至舟形,具蓋層-柱狀層或蓋層-孔層,具單萌發溝(遠極溝),或有時在一些花粉粒中具V形或三叉的萌發孔;心皮2-6枚,合生為單室的複合子房,花柱短粗,柱頭通常2-6裂;側膜胎座2-6個,每胎座上生有一或二排胚珠,每排有2至多數胚珠;胚珠橫生,雙珠被,厚珠心,具折線形珠孔。果實為漿果,具2或更多種子;種子具豐富、富含油脂的胚乳,僅在Cinnamosma屬為嚼爛狀;胚小,雙子葉。2n=22, 26, 28。

詳細

白樟科過去常被置於堇菜目(Violales)--在本系統中屬於五椏果亞綱(Dileniidae)--附近。然而,現在基本公認本科屬於木蘭目,儘管它具合生心皮的子房。我在1957年的系統中對白樟目(Canellales)做了描述,這反映我當時已試圖把白樟科從堇菜目中獨立出來,置於木蘭目旁邊。有一點比較重要的是,番荔枝科中有兩個屬和白樟科相似,也是具合生心皮子房和側膜胎座的。
最近的作者如Wilson等多把肉豆蔻科看成是和白樟科關係最密切的科。我同意此觀點,但認為它們之間的關係不是線形的。這兩個科共同的假想祖先應該具兩性花,數枚離生心皮,以及數枚或多數胚珠,而具這樣的組合特徵的植物當然要從這兩個科中獨立出來。Takhtajan (1966)認為白樟科可能是從一些非常原始、現在已經滅絕的木蘭科成員演化而來的。

木蘭亞綱

木蘭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