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樁菇

白樁菇

白樁菇,別名白殼杯菌,傘菌目、白蘑科、樁菇屬。子實體較大,孢子無色,光滑,橢圓形。秋季生針葉(雲杉)林中地上,分布於黑龍江、山西、青海等。可食用。對革蘭氏陽性、陰性菌有抑制作用。

基本信息

概述

白樁菇白樁菇
中文學名 白樁菇
拉丁學名 Leucopaxillus candidus (Bres.) Sing.
中文別名 白殼杯菌
同物異名 Clitocybe candida Bres.圖 245 白樁菇 : 1. 子實體, 2. 孢子
分類地位 傘菌目、白蘑科、樁菇

特徵

形態特徵 子實體較大。菌蓋直徑7-15cm,扁半球形,平展後中部下凹,白色,光滑,邊緣平滑內卷。菌肉白色,較厚。菌褶白色,稠密,窄,近延生,不等長。菌柄近柱狀,白色,長5-7cm,粗2-3cm,光滑,內實。孢子無,光滑,橢圓形,5-6.3μm×3-4μm。
生態習性 秋季生針葉(雲杉)林中地上。
分布地區 黑龍江山西青海等。
經濟用途
食用。據資料報導,此種和雷蘑產生杯傘素(clitocybin),有抗肺結核病的作用。另外,對革蘭氏陽性、陰性菌有抑制作用

真菌盤點(四)

真菌門(Eumycota;Mycobionta)真菌界的一門。通常所稱的真菌即指該門菌。營養體大多為分枝繁茂的發達菌絲體,少數菌絲體不發達,一些低等種類為單細胞,真菌的菌絲有三種:氣生菌絲、營養菌絲、直立菌絲。它主要依靠營養菌絲來吸收營養物質。本任務主要盤點真菌門中得種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