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蘭氏陽性

革蘭氏陽性

革蘭氏染色法的意義就在於鑑別細菌,把眾多的細菌分為兩大類,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 革蘭氏陽性菌是能夠用革蘭氏染色染成深藍或紫色的細菌,相反革蘭氏陰性菌不能被染色。 ococcus-Thermus)類細菌結構上類似革蘭氏陰性菌,但也可被染成革蘭氏陽性

基本信息

細菌分類

革蘭氏陽性革蘭氏陽性
自然界存在多種多樣病菌,如何將這些病菌加以鑑別、分類,並選擇有效藥物進行治療這是很重要的問題。革蘭氏染色法,能夠把細菌分為兩大類:採用這種染色方法,是先用龍膽紫(亦稱結晶紫)來染病菌,所有細菌都染成了紫色,然後再塗以革蘭氏碘液,來加強染料與菌體的結合,再用95%的酒精來脫色20~30秒鐘,有些細菌不被脫色,仍保留紫色,有些細菌被脫色變成無色,最後再用復紅或沙黃復染1分鐘,結果已被脫色的細菌被染成紅色,未脫色的細菌仍然保持紫色,不再著色,這樣,凡被染成紫色的細菌稱為革蘭氏陽性菌;染成紅色的稱為革蘭氏陰性菌。革蘭氏染色法的意義就在於鑑別細菌,把眾多的細菌分為兩大類,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大多數化膿性球菌都屬於革蘭氏氏陽性菌,它們能產生外毒素使人致病,而大多數腸道菌多屬於革蘭氏陰性菌,它們產生內毒素,靠內毒素使人致病。常見的革蘭氏陽性菌有: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炭疽桿菌白喉桿菌破傷風桿菌等;常見的革蘭氏陰性菌有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百日咳桿菌霍亂弧菌腦膜炎雙球菌等。在治療上,大多數革蘭氏陽性菌都對青黴素敏感;而革蘭氏陰性菌則對青黴素不敏感,而對鏈黴素、氯黴素等敏感。所以首先區分病原菌是革蘭氏陽性菌還是陰性菌,在選擇抗生素方面意義重大。
革蘭氏陽性菌是能夠用革蘭氏染色染成深藍或紫色的細菌,相反革蘭氏陰性菌不能被染色。它們細胞壁中含有較大量的肽聚糖,但經常缺乏革蘭氏陰性菌所擁有的第二層膜和脂多糖層。

厚壁菌門

革蘭氏陽性菌包含細菌中的一個大門——厚壁菌門(Firmicutes),包括一些著名的屬,如芽孢桿菌(Bacillus)、李斯特氏菌(Listeria)、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鏈球菌(Streptococcus)、腸球菌(Enterococcus)和梭菌(Clostridium)。此外厚壁菌門還包括了柔膜菌綱(Mollicutes),如支原體(Mycoplasma),它們不能被革蘭氏法染色,但與這些革蘭氏陽性種類相關。

革蘭氏陽性革蘭氏陽性

放線菌

革蘭氏陽性革蘭氏陽性
放線菌是另一大類革蘭氏陽性菌,根據DNA中鳥嘌呤(G)和胞嘧啶(C)的含量,放線菌被稱為高G+C革蘭氏陽性菌,而厚壁菌被稱為低G+C革蘭氏陽性菌。如果細胞的第二層膜是衍生特徵,這兩類革蘭氏陽性菌可能是細菌基部的分支,否則它們可能組成關係相對較近的單系群。它們被認為可能是古細菌和真核生物的祖先,因為它們都缺乏第二層膜,並且具有一些生化上的相似性,比如含有固醇類。

此外,儘管恐球菌-棲熱菌(Deinococcus-Thermus)類細菌結構上類似革蘭氏陰性菌,但也可被染成革蘭氏陽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