瘰癧

瘰癧

瘰癧是生長於頸部的一種常見感染性外科疾病。在頸部皮肉間可捫及大小不等的核塊,互相串連,其中小者稱瘰,大者稱癧,統稱瘰癧。俗稱“癧子頸”或“老鼠瘡”。相當於西醫的淋巴結結核。多見於青少年及原有結核病者,好發於頸部、耳後,也有的纏繞頸項,延及鎖骨上窩、胸部和腋下。瘰癧起病緩慢,初時核塊如黃豆,皮色不變,不覺疼痛。以後核塊漸增大,數目增多。化膿時皮色轉為暗紅,潰後膿水清稀,夾有敗絮樣物質,經年累月,不易收口。此病大多數能治癒。預後一般良好,少數體虛的人可繼發流痰。此病治癒後每因體虛或過度勞累而復發。

基本信息

簡介

瘰癧瘰癧
瘰癧之名始見於《靈樞·寒熱》篇,以後歷代文獻多有記載。《薛氏醫案·瘰癧》云:“其候多生於耳前後頊腋間,結聚成核,初覺憎寒發熱,咽項強痛。”《河間六書·瘰癧》云:“夫瘰癧者.經所謂結核是也?或在耳前後;,連及頸頜,下連缺盆,皆為瘰癧。”

其中宋代《瘡瘍經驗全書》中對瘰病的發病部位及臨床發展過程作了詳細描述。中醫文獻中記載的瘰癧有許多名稱,有的按所在經絡部位分,有的按形態分,也有的按病因分。現在多按發病情況分為急性、慢性兩類。急性的多因外感風熱、內蘊痰毒而發,屬頸癰(頸部皮間急性化膿性疾病)範圍;慢性的多因氣鬱、虛傷而發,為目前臨床上所指的瘰癧。

病因病機

常因情志不暢,肝氣鬱結,氣滯傷脾,以致脾失健運,痰濕內生,結於頸項而成。日久痰濕化熱,或肝鬱化火,下爍腎陰,熱勝肉腐成膿,或膿水淋漓,耗傷氣血,漸成虛損。亦可因肺腎陰虧,以致陰虧火旺,肺津不能輸布,灼津為痰,痰火凝結,結聚成核。

臨床表現

瘰癧的臨床表現可分為三個階段:

好發於頸項及耳前、耳後的一側或兩側,也有延及頜下、鎖骨上及腋窩等處者。

初期:頸部一側或雙側,結塊腫大如豆,較硬,無疼痛,推之活動,不熱不痛,膚似正常。可延及數日不潰。一般無全身症狀。

中期:結塊逐漸增大,與皮膚和周圍組織粘連,結塊亦可相互粘連,融合成塊,形成不易推動的結節性腫塊。若液化成膿時,皮膚微紅,或紫暗發亮,捫之微熱,按之有輕微波動感。部分患者有低熱及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狀。

後期:液化成膿的結塊經切開或自行潰破後,膿液稀薄,或夾有敗絮樣壞死組織。瘡口呈潛行性空腔,創面肉色灰白,瘡口皮色紫暗,久不收斂,可以形成竇道。此時部分患者出現低熱、乏力、頭暈、食欲不振、腹脹便溏等症;或出現盜汗、咳嗽、潮熱等症:如膿水轉稠,肉芽轉成鮮紅色,表示將收口癒合。

輔助檢查:結核菌素試驗呈陽性,紅細胞沉降可增快。膿液塗片檢查可找到結核桿菌,必要時可作活組織病理檢查,有助於確診本病。

辨治

①內治。早期:宜疏肝養血、健脾化痰,用逍遙散合消瘰丸加減。中期:可在早期的治療中加托毒透膿藥黃芪、穿山甲、皂角刺等。後期:宜滋補肺腎、益氣養血,用六味地黃丸合八珍湯加減。此外,可加服內消瘰癧丸、夏枯草膏、小金丹等,也可吞服壁虎散蜈蚣散

②外治。早期:局部腫塊處敷沖和膏或陽和解凝膏加桂麝散,每兩日一換。中期:化膿時切開排膿。後期:破潰出膿時用五五丹或八二丹,摻於瘡口內,外敷紅油膏。當膿水已盡、瘡口肉芽鮮紅,可用生肌散、白玉膏外敷。如有空腔或竇道時,可用千金散藥線去腐生肌,或用貓爪草膏外敷。也可作手術,將壞死組織刮除,再用生肌收口藥。

③1.針刺直接刺人腫大的結塊,配刺肝俞、膈俞穴,每日1次,中等刺激。已化膿者不宜套用。

2.挑治先在肩胛下方、脊柱兩旁,找尋結核點(略高於皮膚,色紅指壓不褪色的即為結核點)進行挑治;也可在肩井、肺俞及其附近挑治。

3.“0”號療法以細銀針橫向貫穿結塊,可通電加溫,也可不加電,5日1次,5次為1個療程。適用於未化膿之時。

4.拔核療法腫核較小而淺表,體質尚好者,可用白降丹少許,摻於太乙膏上,蓋貼於結核處,每3日1次。結核小的7日左右脫落,大的10日左右可將核拔去。結核脫落後,可用白玉膏摻生肌散外貼。因所用藥物有很大的刺激性,故使用時必須嚴格掌握。瘰癧較大而深在者,或與周圍組織粘連者,或年老體弱者,均不宜使用本法。

預防

1.保持精神愉快,加強鍛鍊,增強體質。

2.適當增加營養,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積極治療其他部位的結核病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