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瘡穴

是以局部功能命名的特定穴位。治療面部疾病為主。除點刺放血療法外,亦可採用針罐結合治療,留罐3至5分鐘,以拔出數滴血為宜,亦可作為實證熱證的輔助中醫治療。

定位

位於第七頸頸椎棘突下。

局解

棘間韌帶和頸橫動脈分支,棘突間皮下靜脈叢及第八頸神經後支內側支,以胸神經後支內側支。

原則

定位

特點

以針刺局部肌肉血管末梢神經為主。

方法

點刺放血療法。局部常規消毒,採用三棱針快速點刺,擠出3至5滴血後消毒棉球壓迫即可。

手法

1.中心點刺法,即在相對的中心點進行快速針刺或用拇指食指將部肌肉捏起,再點刺放血。

2.一線三點點刺法,即在中心點兩側1厘米處各點刺一針。

針感

局部針感

功能

調和陰陽,解毒消熱,消炎抑菌,增加機體免疫力,和機體代謝機能。

主治

痤瘡,脂溢性皮炎,面部疥腫,面部色素沉著,毛囊炎,濕疹,尋麻疹,急性結膜炎,口腔炎,副鼻竇炎,扁桃體炎,急性淋巴結炎,上呼吸道感染。

歌訣

痤瘡七八椎體間,定位面療效為先。面部疥腫色沉著,五官炎症脂皮炎。

針灸穴位大全

現代科技高度發達,治金技術日益提高,出現了由不鏽鋼製成的針具,由於這種毫針具有許多有點,現廣泛套用與臨床。如好輕鬆針灸針、電針、光針、磁針等,套用於臨床,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