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沉積

生物沉積

生物沉積(biogenic deposit)是指由生物活動結果形成的沉積物。它包括由生物遺體或遺物(如糞便)直接形成的沉積物,如硅藻土、貝殼層、鳥糞層、泥炭、煤等;?也包括與生物生命活動有密切關係的各種沉積物,如磷塊岩,某些石灰岩、石油等。生物沉積物多形成於海洋中,部分形成於湖沼中。

簡介

海洋沉積生物海洋沉積生物,體形較小、具有堅硬的介殼或骨骼並構成海洋生源沉積的海洋生物。海洋沉積生物是一個包括多個門類的海洋生態類群的統稱,其主要成員為原生動物的有孔蟲、放射蟲、鞭毛蟲;軟體動物的翼足類、異足類;節肢動物的介形蟲;以及苔蘚蟲、顆石類、硅藻類。它們中有的終生營浮游生活,也有的營底棲生活。浮游種類大部分是遠洋性的,種類雖少,但數量巨大,是構成世界各大洋鈣質軟泥和矽質軟泥的主要生源成分;營底棲生活的種類繁多,自濱岸瀉湖至深海盆均有分布,主要集中於大陸架區,但對構成所起的作用,則遠遜於浮游類群。

研究簡史

萌芽階段

大致可分為 3個階段: ①萌芽階段。早在公元前 5世紀,希臘哲學家希羅多德就注意到用以築成金字塔的岩石,主要由貨幣蟲(Nummulites)組成。到了18世紀中葉,林奈記述了15種有孔蟲。19世紀上半葉,學者們確定有孔蟲為原生動物,作了系統分類;首次描述了放射蟲,隨後發表了一些著作。19世紀下半葉,科學家們建立了現代介形蟲的分類系統,發表了研究有孔蟲、放射蟲等一系列報告。為海洋沉積生物的形態分類描述奠定了基礎。

套用階段

自20世紀2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石油勘探事業的需要促進了有孔蟲、介形蟲以及其他沉積生物(如硅藻)研究的迅速發展。在形態描述、分類、親緣關係等方面的研究更加深入,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類沉積生物的分類系統,並套用於石油地質工作上。

綜合階段

50年代下半葉以來,隨著對世界各大洋大規模調查工作的進行,沉積生物研究發展很快,尤其是的實施,使海洋沉積生物研究與現代海洋學、生態學、生物地層學、和古氣候學等學科緊密結合;電鏡的使用,擴大了對沉積生物超微結構的認識。因此,海洋沉積生物研究有了新的發展。

主要類群和生態特性

可分為鈣質沉積生物和矽質沉積生物兩大類群。構成海底鈣質軟泥的有機體。主要有浮游有孔蟲、翼足類和超微的顆石類,另外還有介形蟲和苔蘚蟲等。如果主要成分為浮游有孔蟲殼,則稱為抱球蟲軟泥;如果主要成分為翼足類-異足類殼,則稱為翼足類軟泥。 顆石類普遍與浮游有孔蟲或翼足類-異足類殼共存於遠洋沉積物中,而且其數量遠遠超過前兩類殼體。因此,上述兩類軟泥又分別稱為浮游有孔蟲-顆石軟泥和翼足類-顆石軟泥。
鈣質沉積生物絕大部分為暖水性種類。在北緯 45與南緯 45之間的暖水帶遠洋底部,鈣質軟泥最厚。估計世界三大洋海盆中浮游有孔蟲-顆石軟泥覆蓋面積達1.2億平方公里。翼足類-異足類介殼為文石質,一般在水深超過 2000米就溶解了,故三大洋海底翼足類-異足類軟泥覆蓋面積估計僅有 200萬平方公里。主要分布於中大西洋隆脊、地中海、加勒比海、灣流系(北緯 25~35之間)、印度洋西部和東南太平洋。

鈣質沉積生物

有孔蟲

有孔蟲 (Foraminifera) 屬於原生動物的粒網蟲綱(Granuloreticulosa), 除少數網足蟲亞目(Allogromiida)的成員為淡水種外,其餘全部生活于海洋。有浮游和底棲兩大生態類群,種類繁多,已記錄的約34000種。其中現代種約4600種,主要是底棲種,浮游的約40種。底棲有孔蟲自濱岸潮間帶至深海盆均有分布,以中、外陸架區的種類和數量最多。它們在陸架碳酸鹽沉積的組成上,有時可占一定份量;但在深海沉積物的組成上,則不及 1%。隨著深度的變化,底棲有孔蟲的種類和數量有明顯的差異,能指示不同的深度,成為很好的海深指示生物。 浮游有孔蟲均是大洋性種類,它們的分布受大洋環境和水團的制約,其中在低緯度海域種類和數量最多浮游有孔蟲軟泥分布在北緯45與南緯45之間的洋底,浮游有孔蟲占這類軟泥組成的30%以上,平均分布深度約3600米。浮游有孔蟲的動物地理區系與太平洋、大西洋各大水團的分布範圍頗為一致,兩大洋的區系基本相對應,只在區系的種類組成上略有差異,如現在仍分布於印度-太平洋熱帶區的緊格方球蟲(G loboquadrina con-lomerata)和六萃方球蟲(G.hexaona),在最近一次冰期從大西洋消失了。浮游有孔蟲能指示海流的方向和位置,是很好的海流指示生物,有的學者曾用以判別阿根廷沿岸流、巴西暖流與馬爾文寒流的大致界限,以及南大西洋亞熱帶水與亞寒帶水輻聚區的地理位置。根據浮游有孔蟲殼體的鏇向、殼壁孔的大小和密度等形態特徵,可闡明海洋古氣候的變化。

翼足類和異足類

細小的浮游軟體動物,屬腹足綱(Gastropoda)。翼足類是後鰓亞綱 (Opisthobranchia)的一個目,包括真殼類(Euthecosomata)和假殼類(Pseudothecosomata)等,真殼類的殼體為文石質,能保存為化石。異足類則屬前鰓亞綱(Prosobranchia)。現代真殼翼足類約有38種,現代異足類約有32種,大多數為暖水種,主要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冷水種和深水種很少,螺(Limacina helicina)是典型的兩極種。後彎螺 (Limacina retroversa)是亞寒帶種。中國近海共發現翼足類35種和 6個變種,異足類有20種,都是暖水種,分布在南海和東海暖流區(圖2[翼足類])。

顆石類

顆石類(Coccolithophorida)。 超微單細胞生物,是自養性生物,有一對金褐色色素體和兩根活動鞭毛,依靠鞭毛活動。現代顆石類有 150多種,除極少數種生活於淡水或半鹹水外,都是大洋性浮游種,主要分布於大洋水體的真光層。在0~50米水層,密度最大,每升可達 5~50萬個。它們繁殖迅速、產量甚高,是中的初級生產者。細胞體分泌極其微細的鈣質盾板,稱為顆石(Coccolith),大小僅1~15微米。這些顆石全部或部分地包裹在細胞表面,形成一個顆石球,平均直徑 10~100微米。細胞死後,顆石球在沉降過程中解體成顆石,沉積于海底。顆石的形態多樣,有十多種基本類型。顆石非常微小(圖3[艾氏石(放大)]),但因其數量浩大,是堆積成大洋底鈣質軟泥的主要成分。顆石類多數生活於暖水區(南緯40至北緯40),熱帶和亞熱帶的種數約比南、北亞寒帶多 3倍。20世紀70年代初以來,對顆石類的研究迅速發展,顆石類化石被有成效地運用於新生代地層的劃分。

介形蟲

介形蟲 (Ostracoda)。 屬於節肢動物的甲殼綱(Crustacea),其介殼一般呈長卵形、腎狀或豆狀,大小一般為0.15~2毫米,少數現代浮游種長達 25毫米,多數為具鈣質介殼的底棲種。主要分布於近岸、內陸架淺海,少數種生活於深海,在淡水、半鹹水也有分布。浮游的種類不多,介殼為幾丁質,在一定水深即被溶解,不能保存於大洋沉積中。半深海-深海介形蟲動物群,常被認為是世界性深海冷水圈動物群,一般分布於1000~1500米海底,水溫在4~6C。介形蟲在地層學上可指示深水環境。

苔蘚蟲

苔蘚蟲 (Bryozoa)。 苔蘚蟲的蟲室多為鈣質組成,蟲體很微小,群體則結聯成片,其骨骼在個別陸架區沉積中占一定比例。如在澳大利亞南岸外海苔蘚蟲骨骼是鈣質砂沉積的主要成分。

矽質沉積生物

構成矽質軟泥的有機體。主要有硅藻和放射蟲,還有矽鞭毛蟲類。在北緯 40以北的北太平洋亞寒帶,水深4000~7000米的洋底,和大約在南緯50~60之間的南亞寒帶、水深約4000米的洋底,都覆蓋著矽質軟泥。其中南亞寒帶海域沉積物所含的硅藻殼量比北太平洋高。三大洋硅藻軟泥的覆蓋面積約為3100萬平方公里;放射蟲軟泥的覆蓋面積約為 700萬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赤道海域水深超過4000~5000米的海盆。

硅藻

硅藻 (Bacillariophyceae)。具矽質藻殼的單細胞藻類,容易保存。現代硅藻和古硅藻共約有 600屬、2萬種,其中現代種約占1/4。硅藻殼大小差異很大,從幾微米至近2毫米,大多數在10~100微米。依藻殼的形狀可分為輻射硅藻和羽紋硅藻兩大類。輻射硅藻的紋飾呈輻射對稱形,絕大多數為浮游種;羽紋硅藻的紋飾沿中線兩側對稱,多數為底棲種。在深海沉積中的硅藻殼,最主要的是圓篩藻(Coscinodiscus)[圓篩藻])、彎角藻(Eucampia)和根管藻 (Rhizosolenia)暖水性硅藻殼體大而薄,冷水性硅藻殼體則小而厚。硅藻的數量在赤道區遠少於寒帶、亞寒帶。在世界許多白堊紀和第三紀油田地層中,常發現豐富的硅藻化石群。

放射蟲

放射蟲(Radiolaria)。屬於原生動物的輻足蟲綱(Actinopoda),包括等幅骨蟲(Acantharia)、泡沫蟲(Spumellaria)、 罩籠蟲(Nassellaria)、 稀孔蟲(Phaeodaria=Tripylea) 和分類地位尚未十分確定的棒矛蟲(Sticholonche)等類。等幅骨蟲骨骼的成分為硫酸鍶,稀孔蟲骨骼為矽和有機質的混合物,兩者的遺骸在深水中均易於溶解;泡沫蟲和罩籠蟲骨骼成分為二氧化矽蛋白石,可保存在大洋沉積物中。已記錄的放射蟲現代種及化石種達7180種。從大洋表層至幾千米深水層均有分布,分廣深性種和狹深性種;其種類和數量在熱帶和大洋環流區最為集中,尤以水深25米到數百米的水層數量最多,可達820萬個/米。表層種骨骼殼棘刺多、飾物繁雜;深層種棘刺和飾物都較簡單,骨骼殼較堅實[ 放射蟲])。放射蟲是海流、水團和水層深度的良好指示生物。60年代末以來,新生代放射蟲地層學研究有了新的發展。在熱帶大洋區從古新世至更新世可劃分出若干放射蟲帶。

矽鞭毛蟲類

矽鞭毛蟲類(Silicoflagellata)是微小的(20~100微米)單細胞生物,前端有一活動鞭毛,由圓盤形或半圓形的空心矽質骨架承載整個細胞質團,含有金褐色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但其線狀偽足亦可攝食,是自養性兼異養性的混養性生物。主要生活於大洋 0~300米水層,分布廣,在高緯度大洋中數量較多。現代有58種。暖水性的網路矽鞭毛蟲(Dictycha)與冷水性的光端矽鞭毛蟲(Distephanus)的比率,可用以研究古氣候的變化。

海洋學相關知識(七)

赤道輻合帶
礁坪
赤道流
資源增殖
貧營養水
質量轉移
質量收支
質量平衡
貝類學
礁前
調查船
規則波
生物粘著
西邊界流
西加毒魚類
褐粘土
裙板
磁蟹幼體
裂流水道
裂流
磁條帶
表觀耗氧量
磁場平靜帶
表層水
表層取樣器
補充群體
補充型捕撈過度
碳酸鹽極限深度
碳酸鹽旋迴
蝌蚪幼體
生物碎屑
疣足幼體
碳同化作用
藻類化學
藻礁
藻株
蘊藏量
蒸汽槍
生物相
營養缺陷生物
界面通量
界面交換過程
電磁海流計
苔蘚蟲幼體
碎波
船行波
船用分光光度計
電磁振盪震源
生物界面
航空遙感觀測
自返式沉積物取芯器
自生沉積
生物清除
自體抑制物質
腺介幼體
腐生浮游生物
矽質軟泥
硅藻軟泥
能流
育幼場
甲板裝置
聚爆式震源
破壞機率
耐冷細菌
翼足類軟泥
羽角
羽腕幼體
羽狀移動
破壞性板塊邊界
生物沉積
石面生物
石蛤毒素
石內生物
短輕涌
羅蒙諾索夫海流
短狂涌
短峰波
缺氧海盆
缺氧水
缺氧事件
絕對鹽度
短中涌
細菌膜
細菌黏膜
細結構
瞬間死亡率
瞬變示蹤劑
真光層
直立式防波堤
系泊設施
系泊力
糠蝦期幼體
粘性卵
生長效率
鹽躍層
鹽誤
箱式取樣器
管狀構件
管棲動物
管柱
等鹽線
鹽舌
等深流沉積
等深流
等效風時
等效風區
突堤
穴居生物
穩定同位素期
穩定同位素地層學
稚期
稀釋旋迴
稀有種
移動式平台
種群過密
生長型捕撈過度
生物測試
生物污著
離散邊界
生物輸入
鹽度校正
神經毒素
示蹤劑
礁頂
生物轉移
脫鎂葉綠素
箱式模型
群樁
疲勞斷裂
被動大陸邊緣
鹽侵
補償深度
腐殖化
碰撞帶
貝尼奧夫帶
鹽度計
耳狀幼體
礁灘
破裂帶
群聚
碎冰
藻類學
群體生態學
種群生態學
網采浮游生物
甲殼動物學
縱盪
船塢
鹼度
赤道潛流
鹽生生物
裂谷系
肥力
群落生態學
粉砂
電火花震源
落潮
羅斯貝波
終生浮游生物
縱搖
碎波帶
生物量
西風漂流
表層流
補償流
蜃景
蟲黃藻
營養級
生物降解
菌株
船閘
航道
自養生物
群落
蓋奧特
生物海洋學
索餌洄游
粘土
鹽指
種群動態
生物測定
離子交換膜
禁漁期
磷循環
疏浚工程
碳循環
碟狀幼體
電滲析
硫循環
營養
群島
硼酸
碼頭
鹽沼
鹽度
紅樹林海岸
等溫線
種群
碳酸
生物污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