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西鼠尾草

甘西鼠尾草

甘西鼠尾草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於海拔2100-4050米的林緣、路旁、溝邊、灌叢下。《中國植物志》:“根入藥,四川作秦艽代用品,雲南麗江作丹參代用品。 ”《中華本草》中則作為中藥丹參的藥材基源之一,功效分類為:活血祛瘀藥;安神藥。分布於甘肅西部,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西藏。活血祛瘀;調經止痛;養血安神;涼血消癰。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甘西鼠尾草別稱
紫丹參(雲南麗江),紅秦艽(四川)
二名法. Salvia przewalskii Maxim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管花目
唇形科
亞目馬鞭草亞目
鼠尾草屬分類系統恩格勒系統,1964

簡介

甘西鼠尾草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於海拔2100-4050米的林緣、路旁、溝邊、灌叢下。《中國植物志》:“根入藥,四川作秦艽代用品,雲南麗江作丹參代用品。 ”《中華本草》中則作為中藥丹參的藥材基源之一,功效分類為:活血祛瘀藥;安神藥。

形態特徵

;

根木質,直伸,圓柱錐狀,外皮紅褐色,長10-15厘米,徑3-7毫米。莖高達60厘米,自基部分枝,上升,叢生,上部間有分枝,密被短柔毛。葉有基出葉和莖生葉兩種,均具柄,葉片三角狀或橢圓狀戟形,稀心狀卵圓形,有時具圓的側裂片,長5-11厘米,寬3-7厘米,先端銳尖,基部心形或戟形,邊緣具近於整齊的圓齒狀牙齒,草質,上面綠色,被微硬毛,下面灰白色,密被灰白絨毛;根出葉的葉柄長6-21厘米,莖生葉的葉柄長1-4厘米,密被微柔毛。輪傘花序2-4花,疏離,組成頂生長8-20厘米的總狀花序,有時具腋生的總狀花序而形成圓錐花序;苞片卵圓形或橢圓形,長3-8毫米,寬2.5-3.5毫米,先端銳尖,基部楔形,全緣,兩面被長柔毛;花梗長1-5毫米,與序軸密被疏柔毛。花萼鐘形,長11毫米,外面密被具腺長柔毛,其間雜有紅褐色腺點,內面散布微硬伏毛,二唇形,上唇三角狀半圓形,長4毫米,寬5毫米,先端有3短尖,下唇較上唇短,長3毫米,寬6毫米,半裂為2齒,齒三角形,先端銳尖。花冠紫紅色,長21-35(40)毫米,外被疏柔毛,在上唇散布紅褐色腺點,內面離基部3-5毫米有斜向的疏柔毛毛環,冠筒長約17毫米,在毛環下方呈狹筒形,寬約2毫米,自毛環向上逐漸膨大,直伸花萼外,至喉部寬約8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長圓形,長5毫米,全緣,頂端微缺,稍內凹,邊緣具緣毛,下唇長7毫米,寬11毫米,3裂,中裂片倒卵圓形,頂端近平截,側裂片半圓形。能育雄蕊伸於上唇下面,花絲扁平,長4.5毫米,水平伸展,無毛,藥隔長3.5毫米,弧形,上臂和下臂近等長,二下臂頂端各橫生藥室,並互相聯合。花柱略伸出花冠,先端2淺裂,後裂片極短。花盤前方稍膨大。小堅果倒卵圓形,長3毫米,寬2毫米,灰褐色,無毛。花期5-8月。

生境分布

分布於甘肅西部,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西藏。

植物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溫和濕潤氣候,耐寒,適應性強。以地勢向陽,土層深厚,中等肥力,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宜。[2]

栽培技術

用種子、分根或扦插繁殖。種子繁殖:採收6月以後成熟的種子,陳種子不宜採用。可隨采隨播或秋季9月播種,北方多為春播,在3-4月條播或或點播,行株距(25-40)cm×(20-30)cm,每1hm2播種量約7.5kg。分根繁殖:南方各地多在2-3月,隨挖隨栽(華北在3-4月),種根應選中上段萌芽力強的部分,直徑0.7-1cm,健壯、無病蟲、皮紅的一年生根為好,不能用老根、細根作種,選好的根條掰成約5cm節段,按行株距各25-30cm開穴,深5-7cm,每穴放入根條1-2段,邊掰邊栽,覆土約3cm。每1hm2用種根375-600kg。[2]

田間管理

生長期中耕除草3次,第1次在返青工出苗後,苗高6cm時進行,第2次在6月,第3次在7-8月,封壟後不再進行。追肥結合中耕除草進行2-3次,第1次以氮肥為主,以後配施磷鉀肥。遇乾旱天氣要灌水,雨季及時排水,以免爛根。[2]

病蟲害防治

病害有葉斑病,要及清除基部病葉,注意排水,冬季處理殘株。菌核病,可實行水旱輪作,疏溝排水,及時拔除病株,並用50%氯硝胺0.5kg加石灰10kg,撒在病株莖基及土面,防止蔓延。或用50%速克靈1000倍液澆灌。根腐病,可實行輪作,選用健壯無病種苗,發病初期用50%托布津800-1000倍液澆灌。還有根結線蟲害等為害。蟲害有粉紋夜蛾,可在幼齡期噴90%敵百蟲800倍液防治。棉鈴蟲可在蕾期噴50%鋅硫磷乳油1500倍防治。

化學成分

甘西鼠尾草 根含丹參酮Ⅰ、ⅡA[36],ⅡB,隱丹參酮,羥基丹參酮,丹參酸甲酯,紫丹參酯(prgewaqiunone)A、B,亞甲基丹參醌,1,2-二氫丹參酯,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紫丹參萜酸(przewanoic acid)A、B,丹參新酯B,丹參內酯,去甲丹參酮,二氫丹參酮Ⅰ,紫丹參萜醚(przewalskin),紫丹參呋然酸(przewalskenic acid)A,紫丹參蒽醌(przewalskinone),1,5-羥基-3-甲基蒽醌(ziganien),β-谷甾醇。

藥用價值

中藥名:丹參

藥用部位:以植物的根入藥。

性味:味苦;性微寒。

功效:活血祛瘀;調經止痛;養血安神;涼血消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