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污染綜合防治

環境污染綜合防治

環境污染綜合防治(integrated control of environment pollution)是指對一個區域內的空氣、水、土等環境狀況進行綜合分析,做出環境質量評價,制訂標準,擬定規劃,採取預防與治理相結合、人工處理與自然淨化相結合等措施,以技術、經濟和法律手段實施防治污染的方案,以期達到保護和改善環境質量的目的。[。

簡介

環境污染綜合防治環境污染綜合防治

環境污染綜合防治(integratedcontrolofenvironmentpollution)是指對一個區域內的空氣、水、土等環境狀況進行綜合分析,做出環境質量評價,制訂標準,擬定規劃,採取預防與治理相結合、人工處理與自然淨化相結合等措施,以技術、經濟法律手段實施防治污染的方案,以期達到保護和改善環境質量的目的。

環境污染綜合防治是與單項治理相對的概念。從對象上說,它綜合考慮大氣、水體、土壤等各種環境要素,而不是著眼於其中某一個環境要素;從目標上說,它綜合考慮資源、經濟、生態和人類健康等方面,而不是局限於其中某個單一目標。對於各種不同的環境污染問題應採取各種不同的綜合防治措施。

搞好環境污染綜合防治必須搞好環境污染監測和環境質量評價的研究工作。環境污染監測是綜合防治的基礎,環境質量評價是綜合防治的前提。對於新建工廠企業和工程項目,在其興建之前應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近年來電子計算機的套用,數學模擬以及控制論和系統工程的發展,為環境污染綜合防治提供了技術手段

形成過程

環境污染綜合防治思想,是近30年逐漸形成的。中國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三廢”(廢水、廢氣、廢渣)的綜合利用,1972年,又在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上正式提出了“全面規劃,合理布局,綜合利用,化害為利,依靠民眾,大家動手,保護環境,造福人民”的中國環境保護工作方針,明確了環境污染的綜合防治思想。

由於許多國家走了以污染環境、破壞資源和生態為代價發展經濟的道路,20世紀50年代以來,公害日益嚴重,人們開始認識到環境污染的後果是極其深遠的,治理環境的費用是巨大的,而且傳統的治理技術同環境污染的嚴重性是不相適應的。因此,許多國家十分重視原料綜合利用和資源合理開發,限制污染物排放等,以使環境污染防治做到經濟、合理和有效。

指導思想

環境污染綜合防治的基本指導思想,是將環境作為一個有機整體,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按照污染物的產生、變遷和歸宿的各個環節,採取法律、行政、經濟和工程技術相結合的綜合措施,以期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資源,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用最經濟的方法獲取最佳的防治效果。

原則

環境污染綜合防治應根據當地具體條件,遵循以下原則:

①技術和經濟相結合。制定綜合防治方案,除考慮技術上的先進性外,還必須考慮經濟上的合理性。方案中應包括相應的經濟分析。

②防治結合,以防為主。在“防”的方面,著重加強環境規劃和管理;在“治”的方面,著重考慮各種治理技術措施的綜合運用。

③人工治理和自然淨化相結合。為了節省環境治理費用,應充分利用自然淨化能力,如依據地區環境中大氣、水體、土壤的自然淨化能力,確定經濟合理的排污標準和排放方式。

④發展生產和保護環境相結合。生產部門應在發展生產的同時加強資源管理,防止資源浪費,並通過改革工藝、綜合利用,實行企業內部的環境綜合治理措施,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處理量。

內容

環境污染綜合防治環境污染綜合防治

1.區域污染的特點:區域污染是對局部地區的污染。區域污染是由多種污染源排放的某幾種主要污染物造成的中尺度空間污染(工業地帶或整個城市),或形成河流水系、海域等整個水域的污染。區域是指一個較大的地區,而多種污染源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往往成面狀分布,排放量大而持續時間長,對人們生活和生產造成普遍性的較大危害。所以區域環境污染的綜合防治,首先要從區域整體出發,對污染物的發生、排放、遷移、轉化,及其環境效應進行全面的調查研究,並從區域整體功能考慮,確定環境目標、確定區域環境污染的主要問題。
2.綜合考慮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關係:關鍵是按照國民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通過企業、產業的組成結構和布局,區域規劃等具有區域性和綜合性的措施,加強地區經濟的綜合發展和資源的綜合利用,實行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雙向調控。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防治環境污染,並把防治環境污染的措施變成經濟發展的內容。
3.綜合考慮人為防治措施:人為防冶措施要強調以防為主,防治結合,保證必要合理的環保投資,建立環境污染控制系統工程。
4.綜合考慮人為防治措施與充分利用環境的自淨能力:要把多種人為防治措施(工程的、管理的)和環境自淨能力作為一個系統來看待,進行系統分析,運用環境系統工程的方法,制定出最優的區域污染綜合防治方案,採用區域環境污染總量控制和發放排污許可證的辦法控制污染。

基本方法

環境污染綜合防治的程式圖環境污染綜合防治的程式圖

1.程式:簡要說明了區域環境污染綜合防治的程式
2.區域環境污染綜合防治的基本方法:針對區域污染來源和途徑,開展多方面防治途徑的研究,是調控區域環境質量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它的主要環節包括:確定區域環境污染控制目標;進行區域環境容量的估算;確定區域內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以及進行區域環境污染系統最優控制。
Ⅰ進行區域環境綜合防治的主要環節
1)確定環境目標:這是區域環境污染綜合防治的重要環節。環境目標的確定,要根據人們對該地區的環境質量要求,以及環境本身的淨化能力來確定。
不同的區域生產地域綜合體內,因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產業結構及生產發展水平的差異,人們對環境質量的要求也不一樣,一般政治文化中心城市、風景遊覽勝地的環境質量要求較高;工礦企業基地的環境質量要求可適當放寬。在同一城市內,對不同的功能區,所要求的環境目標也不一樣,可根據各區的具體功能,提出不同的目標,以便於控制和管理。
(2)進行區域環境容量的估算:在確定環境目標值後,應分別計算區域大氣環境容量及水環境容量,研究其對人類活動的環境承載力。
(3)環境污染總量控制:環境污染物總量控制目標在區域環境容量研究的基礎上確定。應根據區域環境污染的實際負荷與區域污染物總量控制目標之差,確定區域污染物的總削減量,並提出逐年污染物削減量的目標

(4)區域環境污染系統最優控制:當區域環境污染總量控制目標確定後,在區域環境系統內實行最優控制具有重要意義。環境系統分析將區域環境系統看成是一個大系統。它是由一系列的多級子系統構成,各子系統有它本身特具的功能。它們之間相互協調形成區域環境系統的總體結構與功能。系統分析法是從環境子系統中選擇有代表性的子系統代表狀態變數和決定變數,根據最最佳化的原理,綜合考慮各級子系統的相互關係,對規定的問題,套用相當的計算方法求解,使環境目標函式在規定的要求下達到最優的要求。
具體地說,區域環境污染系統分析是對“污染源→環境→人群(生物)”的整個過程進行系統分析,即對污染物自污染源排出後,進入環境的途徑、行為及其最後的歸宿進行全面系統分析研究;對影響和制約這個系統的社會經濟和自然環境因素進行科學的描述,使之定量化和模型化;建立污染物在大氣、水、土壤及生物系統中的輸入、輸出模型,以及在各環境要素間的傳遞模型。
Ⅱ環境系統分析方法:
(1)數據的收集:根據不同的過程特點,收集和歸納所需的資料,如對污染源收集調查和實測污染物量或濃度的數據,並收集環境要素實測濃度的數據供作驗算和檢驗。
(2)系統與過程的模型化:用數學模型來描述系統各過程及其相互關係。這種描述應力求簡單又不失去其本質。
(3)系統的模擬:驗證模型再現真實情況的程度,確定模型的有關參數,使模擬的結果與觀測或實驗數據相符。
(4)規劃預測或系統分析:包括確定評價系統的指標函式;規定有關各種變數的允許變化範圍(即約束條件);根據環境系統各過程所建立的數學模型或定量關係,對系統中各種可能變化狀態,採用適當的最佳化方法進行系統現狀分析和調控的預測。

森林百科

森林氣象學
自然資源
森林覆蓋率
森林效應
針葉林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物種
西伯利亞紅松
柳杉
紫外線
針闊混交林
闊葉林
空氣負離子
長苞冷杉
森林永續利用
溫室效應
三北防護林
喜馬拉雅長葉松
防護林
經濟林
薪炭林
特種用途林
母樹林
單層林
臭冷杉
草本植物
封印木
地面芽植物
地帶性植被
森林演替
水土保持
青杄
蒸騰作用
空氣濕度
吸附作用
青海雲杉
雪嶺雲杉
落葉闊葉林
紅樹植物
亞高山針葉林
巴山冷杉
氟化氫
岷江冷杉
生態效益
森林水文作用
黃果冷杉
西伯利亞落葉松
生態失調
污染指數
氣象與農業環境污染
環境污染綜合防治
綠色財富
地球之肺
喜馬拉雅冷杉
蒼山冷杉
華北落葉松
森林群落
生態
偃松
灘涂
基因庫
大果圓柏
細葉雲南松
森林地理
四川紅杉
魚鱗雲杉
森林經理
森林經營
森林採伐運輸
森林採運機械
森林抽樣調查
森林撫育採伐
森林更新
森林工業
森林航空攝影測量
森林赤字
森林保護
森林病害
森林採伐量
森林鳥獸害
森林氣象
森林區劃
森林圖面材料
森林土壤
森林效益
森林遙感圖像計算機處理
杉木林
森林主伐
森林資源
森林資源管理信息系統
森林作業法
常綠闊葉林
林業機械化
林產化學加工
海南五針松
山楊林
徑流調節
川西雲杉
隱芽植物
鱗皮冷杉
徑流係數
大果紅杉
鐵堅杉
國防林
實驗林
雨林
環境保護林
風景林
原始森林
潮間帶
森林撫育
紅松闊葉混交林
麗江雲杉
林帶
林網
鱗木
蒙古櫟林
胎生現象
冠幅
貢比涅森林停戰協定
垂枝香柏
地上芽植物
社會效益
人工造林
鬱閉度
幼林
過熟林
用材林
復層林
高山松
北方針葉林
碳匯林業
暖溫帶落葉闊葉林
祁連圓柏
單萜烯
植物群落
硬葉常綠闊葉林
土壤蓄水
水源涵養
季雨林
油麥吊杉
森林旅遊
塔枝圓柏
赤松林
建群種
護路林
林芝雲杉
森林水分平衡
一年生植物
截留降水
喜馬拉雅鐵杉
寒帶針葉林
高山針葉林
山地針葉林
倍半萜烯
用途林
熱帶常綠季雨林
過濾作用
落葉季雨林
防止泥沙流失
防止水土流失
防止河道淤塞
石灰岩季雨林
生態服務
落葉松林
大氣圈熱量平衡
刺果石櫟林
水文效益
熱帶濕潤雨林
熱帶山地雨林
川紅樺林
生態適應性
高山櫟林
滇冷杉
牧場防護林
護岸林
森林水庫
松林樟子
西藏落葉松
氧氣發生器
貝爾格氣候
阿利索夫氣候
森林小氣候
林業碳匯
雲杉冷杉林
碳吸收
固碳功能
碳匯CDM
碳計算
水藻林
林業碳匯證
碳匯林業實驗區
生態效益價值補償
森林空氣動力學
營林與氣象
防護林帶
珊瑚林
良種造林
青岡林
動物群落
拷類林
石櫟林
潤楠林
厚殼桂林
非生物環境
木荷林
阿丁楓林
木蓮林
防風固沙
年齡分類
圓柏林方枝圓柏
蒸發散
中齡林
森林疏密度
森林密度
群落季相
成層現象
立地因子
成熟林
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
同齡林
異齡林
溫帶針闊混交林
沖天柏
連層林
蕨類古裸子植物
華北為白杄
曲枝圓柏
暖溫帶針葉林
暖溫帶針闊混交林
造煤植物
高位芽植物
次生性針葉林
亞熱帶針葉林
馬尾松林
紫椴林
白樺針闊混交林
亞高山帶植被
沼澤森林
喬木層喬木
亞喬木層竹子
下木層灌木
灌木層樹木
草本層林木
苔蘚地衣層
煉山造林
層外植物垂直面
闊葉樹混交林
森林航測成圖
卡西亞松
森林輻射平衡
半常綠季雨林
熱帶針葉林
麥吊油杉
殺菌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