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格麗特·尤瑟納爾

瑪格麗特·尤瑟納爾

尤瑟納爾(Yourcenar, Marguerite,1903-1987) 真名Marguerite de Crayencour(瑪格麗特·德·凱揚古爾),尤瑟納爾是作家與父親一起以姓氏字母重新組合後為自己起的筆名。法國詩人、小說家、戲劇家和翻譯家。

基本信息

個人介紹

瑪格麗特·尤瑟納爾 瑪格麗特·尤瑟納爾

1903年6月8日出生於比利時的布魯塞爾,父親為法國人,母親為比利時人。她出生後僅10天,母親便不幸去世。瑪格麗特從小受到父親的加倍疼愛,在法國北部、南部和巴黎度過了優裕的童年和少年時代,她只受過很少的正規教育,得到數位女管家的呵護和家庭教師的悉心指導。與父親一樣,自青年時代起,尤瑟納爾即長期奔走於歐洲多國和美加之間。

她只用法語寫作,第一本詩集 Le Jardin des chimères (1921)顯示了她作為一個作家的高超技巧,她重新詮釋了古希臘神話,使它們與現實世界發生聯繫。1922年,她出版了另一本詩集Les Dieux ne sont pas morts。她的第一部小說 Alexis, ou le traité du vain combat (1929;《亞歷克西斯,或者一個徒勞掙扎的故事》,1984年出版英譯本)是從一個藝術家的視角進行寫作,這個藝術家想要獻身於自己的事業,卻遭到家庭的反對。她對義大利的訪問促使她寫下Denier du rêve (1934;《九隻手中的一枚硬幣》,1982年出版英譯本),這是一本關於夢想和現實之間差別的小說。

1934年,尤瑟納爾遇到了與她同齡的美國女子格雷斯·弗里克Grace Frick。這次相識對尤瑟納爾的一生至關重要,其後40年裡,格雷斯成為了尤瑟納爾的生活伴侶及其作品主要的英譯者。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尤瑟納爾移居美國。她在莎拉.勞倫斯學院(Sarah Lawrence College)教授比較文學。1947年,成為美國公民,1949年定居美國東北海岸的芒特德塞島·(1’ile deMount Desert)。期間,她於1937年將維吉尼亞·伍爾芙的《波浪》(The Waves)譯成法文,1947年又出版了亨利.詹姆斯《梅齊知道什麼》(What Maisie Knew)的法文譯本。

瑪格麗特·尤瑟納爾作品 瑪格麗特·尤瑟納爾作品

她最著名的小說是Mémoires d'Hadrien (1951;《哈德里安回憶錄》,1954年出版英譯本),法美兩國文藝批評界一致對該書高度評價。 這本小說是一個虛構的羅馬皇帝的自傳,以一封寫給他收養的孫子、未來的皇位繼承人馬克· 奧里略的書信形式出現。另一本歷史題材的小說 L'Oeuvre au noir (1968;法文原書名為<苦煉>,英譯本書名為<深淵>,1976年出版),則是關於一個文藝復興時期的虛構人物,弗蘭德斯的鍊金術士 澤諾(Zeno)的生活,這本書為她贏得了1968年的費米納文學獎。1971年,她的兩卷戲劇集Théatre出版。她還寫了早年家庭生活的傳記,以及關於三島由紀夫的論文Mishima: ou la vision du vide (《Mishima[三島由紀夫]: 或者空虛的視野》,1981),並將一系列關於她生活和作品的訪談結集,以Les Yeux ouverts: entretiens avec Matthieu Galey之名出版(《睜開眼睛:與Matthieu Galey的談話》, 1980)。

她還是一位文筆優美的翻譯家(曾經翻譯過希臘詩人、英語作家亨利·詹姆斯和維吉妮婭·伍爾芙等人的作品,《深邃的江,陰暗的河》1964年,《王冠與豎琴》1979年)和思想深刻的文論家、批評家(《時間,這偉大的雕刻家》1983年)。

尤瑟納爾不斷挑戰自己作為作家的能力,她的文學風格多變。但她作品的主要特色是對古代文明和歷史變遷的豐富知識,以及嘗試理解人類行為的動機。1980年尤瑟納爾被選入法蘭西學院(Académie Fran?aise)是法蘭西學院300多年歷史上的第一位女院士,法國歷史上第一位“綠袍加身”的女性不朽者。1986年,她被授予法國第三級榮譽勛位(French award, Commander of the Legion of Honour)和美國藝術家俱樂部的文學獎章(the American Arts Club Medal of Honor for Literature)。

尤瑟納爾堅信,歷史是一所“獲得自由的學堂”,是對人類進行哲理思考的跳板。因此,她特別青睞歷史,她的虛構作品漫遊於古代、文藝復興時期以及20世紀初的廣大空間;若用現代的文論言語表達,尤瑟納爾的全部作品都是互文性的傑作,充滿著今與古、此與彼、我與他、靈與肉、具體與抽象的對話。

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

詩集:《幻想的樂園》1921年,《眾神未死》1922年

劇本:《埃萊克特或面具的丟失》1954年,《阿爾賽斯特的秘密》1963年

小說: 短篇小說集《死神駕車》1934年,《像水一樣流》1982年

長篇小說:《哈德良回憶錄》1951年,《苦煉》1968年

傳記: 《世界迷宮:虔誠的回憶》1974年,《北方檔案》1977年

翻譯著作:《波浪》1937年,《深邃的江,陰暗的河》1964年,《王冠與豎琴》1979年

評論:《時間,這偉大的雕刻家》1983年

語絲

“有些書,不到40歲,不要妄想去寫它。年歲不足,就不能理解存在,不能理解人與人之間、時代與時代之間自然存在的界線,不能理解無限差別的個體……經過這許多年,我終於能夠把握皇帝與我之間的距離。”

——瑪格麗特.尤瑟納爾

作品賞析

瑪格麗特·尤瑟納爾 瑪格麗特·尤瑟納爾

瑪格麗特·尤瑟納爾是法蘭西學院三百多年歷史上的第一位女院士,她在生前已經贏得不朽者的地位,而她的作品在她還活著的時候就已經入選著名的“七星文庫”,她也因此而躋身經典作家之列。瑪格麗特·尤瑟納爾一生富有傳奇色彩,她 84歲高齡才去世。在她在世的時候,就已經在私下銷毀自己的部分資料。她其實是一個不喜歡被別人寫入傳記作品的人。但是本書作者歷經曲折,奔走於大西洋兩岸,終於寫完了本書。

尤瑟納爾真正稱得上是不世出的作家。然而正如讓·勃洛特在《尤瑟納爾論》中所說:“她作品中最缺少的東西似乎顯而易見:沒有作者。”這一點貫穿了尤瑟納爾全部小說創作。甚至連這個表示性別的“她”,我們都難以察覺。與她的同時代人尤其是同為女性的作家比較一下,也許更能顯示區別:波伏瓦或杜拉斯是喧囂的,尤瑟納爾則是緘默的;她們站在聚光燈下,而她置身黑暗之中。

尤瑟納爾的寫作過程,可以被形容為一場與人物或歷史合謀針對作家自己的戰爭。為此,每部作品都花費很長時間,經過反覆修改才告完成。她說:“我之所以選擇用第一人稱去寫這部《哈德良回憶錄》,就是為了讓自己儘可能地擺脫任何中間人,哪怕是我自己。”至於擺脫“中間人”之後,第一人稱的主人公對其選定的傾訴對象說什麼,怎么說,那是另外一碼事。相比之下,《哈德良回憶錄》中哈德良坦誠自信,《阿列克西或徒勞之戰解說》中阿列克西欲說還休,《一彈解千愁》中的埃里克則滿口“流露真情的謊言”;因為這是些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語境。

尤瑟納爾所寫通常被稱為“歷史小說”,這一名目說明存在著一個面對過去亦即位於歷史之外的點;作家藉此立足,由此出發,描述那些曾經有過或沒有過的事件與人物;此時他所擔當的正是前述“中間人”的角色。尤瑟納爾則取消了這一立足點或出發點,或者說把它移到歷史本身。從這個意義上講,她寫的是“歷史的現實小說”。她說,《苦煉》寫到後三分之二,“我覺得自己才有些遠離了再現十六世紀的生活,而更加接近了十六世紀的生活。”

問題的關鍵其實不在於理論而在於實踐。一切都是具體的,微妙的。當尤瑟納爾說:“通過《安娜姐姐》,我平生第一次領受小說家的最大特權,即完全進入人物角色,或者由他們牽制。在那幾周時間裡,我生活起居與交際雖然一如既往,卻又一直活躍在這二人的軀體和心靈中,忽而由安娜化為米格爾,忽而由米格爾化為安娜……”意味著小說中那對貴族姐弟,因此得以完全按照自己的邏輯去活,去愛,去死;儘管驚世駭俗,卻又真實可信。尤瑟納爾筆下的人物多有非同尋常之舉;唯其合情,所以合理。尤瑟納爾與眾不同之處,僅僅在於她對人物體驗得更深;當這種體驗深切到“擺脫任何中間人,哪怕是我自己”的程度,也就成為她所特有的方法了。

尤瑟納爾的《苦煉》、《安娜姐姐》和《默默無聞的人》等,都用第三人稱寫成。這時是歷史而不是某位“現代敘述人”在講述澤農等人的事情,所以才能那么沉著冷靜,不動聲色。而在《哈德良回憶錄》、《阿列克西》和《一彈解千愁》中,主人公無不置身於終結之處去敘述既往事件,敘述者也很接近於我們稱為“歷史”的那個角色。籠統地講作家消除自己與哈德良之間的距離還不夠,關鍵要看她與什麼時候的哈德良消除距離——不是進行中的他,是已完成的他;尤瑟納爾是與“隱隱約約地看見我死亡的影子”的哈德良融為一體,重溫的生命歷程。她所寫的,對歷史來說是現實的,對人物來說是歷史的。無論第三人稱,還是第一人稱,尤瑟納爾小說的敘述主體幾乎是相同的。對此可以借用《〈默默無聞的人〉跋》中有關主人公納塔納埃爾的話來形容:“對周圍世界悄悄陳述自己的看法,而停頓遲疑的情況極少見,並不像口吃的人竭力向人表達一點兒思想那樣。”

尤瑟納爾的小說,以形式論都是精美之作;然而她的種種努力,不過是使形式哪怕在細微之處也不至於成為內容的障礙而已。其致力於讓作品中“沒有作者”,目的也在於此。作為一位作家,尤瑟納爾胸襟甚高。勃洛特說:“尤瑟納爾……通過重新理解和體驗一個皇帝對其寵兒的感受來介入時代和愛情,通過哈德良或哲人澤農對人類的盡責來和智慧、仁慈、純樸、正義感相結合。她正是通過它們來表現她面對世界現狀的不安。”雖然從根本上講,尤瑟納爾並不針對一時一地寫作,她所面對的是整個人類歷史,從中尋找或創造與自己在思想與心靈上對稱的角色。尤瑟納爾與她筆下的哈德良、澤農等人息息相通,承受同一命運,享有同一精神世界;此種契合,超越古今而長存。

評價

校長:

“她行為怪異。她彬彬有禮,但是無人可影響她的決定。你瞧得見,她最大的願望,就是趕緊上完課趕緊走。她對學校生活不感興趣,人們試圖了解她,無人成功。形象上,她令人起敬。她永遠筆直,永遠穿長裙,永遠端正,像箇中世紀的女人。對她的生活,我們一無所知。我們不明白她為什麼住得那么遠(離學校100多公里,上課的日子,瑟瑟早上四點起床趕路)。她對工作十分嚴肅,但從不與我們探討教學。她的思想在別處。她其實是個看不見的存在。她經常泡圖書館。晚上她在小房子裡工作,沒人打攪她,沒人想過要去打攪她。尤其當她開始寫那本書以後。我們都感覺到那是她最重要的事情。學校反對麥卡錫主義的活動,她也不參與,但是大家都知道,她肯定是自由思想者,她尊重寬容。只不過,她的大腦完全屬於公元二世紀,我們沒想過要去拉她參與什麼事情。”

她的學生們:

“我們完全被她的個性震住了。這個人,只要在校園裡見過一次,你就忘不了。”

“她著裝誘人,對顏色搭配非常講究。”

“她講課方式正統。滔滔不絕,一個英文字都沒有。”

“她對學生要求高。但她從不沒必要地刺傷學生。”

“她對我們淡漠,從她講課的樣子,你能感覺到她要么是極度疲倦,要么就是不打算用心。身體筆直,而你能感到她智力上是鬆懈的。她講的東西,她並不真地在思考。”

“她像一個權威的男性,有一種自然而然就高高在上的方式。她像男人一樣吸引我。我到現在都不能想像她烤麵包或者拿吹風機吹頭髮的樣子。我甚至猜她一天天用的都是中世紀的器具。我們都聽說她跟一個女人生活,但誰也不敢跟她提這個事。我想她肯定沒有孩子,也從沒想過做母親。她在我記憶中,就是一個石頭刻出來的人。這種人不在現實之中,不在時間之中,因此也永遠不會死。”

盤點世界知名女作家

本期任務盤點世界知名女性作家,完善詞條正文內容,添加摘要、信息模組、關聯詞條。
石淑芳
劉慕沙
亞歷山德拉·柯倫泰
小式部內侍
瑪格麗特·杜魯門
哈里特·伊莉莎白·比徹·斯托
小大君
絲山秋子
和泉式部
圓地文子
格麗特·米切爾
閔安琪
史蒂芬妮·梅爾
哈波·李
唯色
左玉冰
阿蘭達蒂·羅伊
沙拉金尼·奈都
殷張蘭熙
麗莎白·巴丹德
娜斯
華嚴[台灣作家]
阿格涅·米蓋爾
黛依娜·查薇雅諾
毛[作家]
鍾怡雯
梁小詩
鄭妙珊
莫莉花
殷允芃
高樹信子
蔡珠兒
西格麗德·溫塞特
安娜·金
琳恩·切尼
舒雲
張薇薇
章詒和
赤染晶子
艾莉絲·希柏德
奧蘭普·德古熱
伊莉莎白·諾艾爾-諾依曼
何鳴雁
山崎豐子
平路
吳春桃
何冀平
田曉菲
新井一二三
胡茵夢
艾蓓
李昂[女作家]
張小虹
陳丹燕
張虹
蕭珊
航鷹
蘇偉貞
鄭念
珞珈三女傑
薇拉·凱瑟
黃蓓佳
齊邦媛
張秀亞
張曼娟
安妮·勃朗特
戴厚英
歐陽子
鍾梅音
徐鍾佩
林海音
川上弘美
赫塔·米勒
梅志
蘇青[作家]
陳若曦
聶華苓
瑪格麗特·尤瑟納爾
陳美齡
托妮·莫里森
杏林子
簡媜
查建英
安妮寶貝
關露
朱天心
張曉風
黃宗英
于丹[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伊迪絲·華頓
蘇珊·桑塔格
莎拉·佩林
艾米莉·迪金森
許廣平
多麗絲·萊辛
虹影
方方
諶容
舒婷
吉本芭娜娜
瀨戶內寂聽
紫式部
張悅然
楊沫
陳衡哲
朱天文
張愛玲
張充和
席慕容
凌力
吳淡如
蘇雪林
施叔青
琦君
桂文亞
丁玲
瓊瑤
張抗抗
宗璞
朱淑真
林白[作家]
楊絳
賽珍珠
艾米莉·勃朗特
夏綠蒂·勃朗特
簡·奧斯丁
塞爾瑪·拉格洛夫
饒雪漫
蕭紅
張海迪
謝冰瑩
王安憶
池莉
畢淑敏
冰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