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靄庭

瑞靄庭

瑞靄庭,建於清同治年間,八家建築之最,是先生講學授課之處和學生們讀書習字的地方,有140餘年的歷史。

瑞靄庭瑞靄庭
瑞靄庭距今140餘年歷史。此屋為八家建築之最,廊步三間結構,六幢相連,樓上樓下均有門戶相通。廳中地勢上高下低,並裝有太師壁,是先生講學授課之處,下廳裝有八扇蓮花門,可與天井分隔,左側有寬大花窗朝向庭院,光線充足,是學生們讀書習字的地方。

簡介

瑞靄庭由八家老四汪令鈺建於清同治年間,距今140餘年歷史。

此屋為八家建築之最,廊步三間結構,六幢相連,樓上樓下均有門戶相通。“瑞靄庭”正廳四壁油漆成紅色,特別是廳堂上面藻井的那數十幅彩繪圖更是令人稱絕。“瑞靄庭”的藻井彩繪的形狀有寶鼎、鯉魚葫蘆彩蝶等不同的形式,而內容多為二十四孝中的故事,畫中人物神彩飛揚呼之欲出

從“瑞靄庭”右側邊門踱出,邁步轉過一個小巧玲瓏、飾有石几、石台、石池的小庭院,是“瑞靄庭”的附屬部分——雙桂書屋,書屋結構呈長方形狀,分為大小廳兩個部分,均是作為讀書授課之用,且建築至今保持完好,四周均以木板裝飾並油漆成紅色,既乾爽防潮,又美觀隔音。

穿過書屋狹窄的過道,便來到了一間小廳,面積十數平方,左右各有對稱的兩間小臥房,廳中設有條案,八仙桌,太師椅,兩旁窗戶高且小,但頂篷設有亮瓦採光,使室內的光線十分充足,由於過道窄小,廳中的八仙桌等家具無法搬入,於是就地打制,這也可算是“雙桂書屋”中的一趣景。

與其它地方重男輕女傳統習俗不同的是,關麓村不少人家都設有供小姐、女子讀書求學的書廳,雙桂書屋便是其中之一,所以小廳藻井彩繪多以花草、美人為主,特別是數十隻彩蝶、千姿百態,栩栩如生,雖經歷百餘年時光,至今仍清晰可睹,與四壁懸掛的書畫楹聯相映襯,顯得格外優雅。身處其間,使人耳邊仿佛又響起了昔日那朗朗的讀書聲。穿過長長的過道,就來到了雙桂書屋的第二部分,此廳較前者寬敞,分上、下二廳,中間有四方“天井”採光,天井僅有三尺長、二尺寬,面積雖小,製造時的工序卻一道也不馬虎。站在屋中,不僅空氣好,而且也能見到陽光雨露,卻也十分别致,這也是黟縣最小的微型天井了。

廳中地勢上高下低,並裝有太師壁,是先生講學授課之處,下廳裝有八扇蓮花門,可與天井分隔,左側有寬大花窗朝向庭院,光線充足,是學生們讀書習字的地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