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JAS-39“鷹獅”戰鬥機

瑞典JAS-39“鷹獅”戰鬥機

JAS-39“鷹獅”是西歐“三代半”戰鬥機中重量最輕、尺寸最小、最早投入實用的飛機。 瑞典自稱JAS-39是世界上第一種第四代戰鬥機,並相信該機將具有較強的出口潛力。 JAS-39在研製改進中十分重視提高該機的再次出動率。

JAS-39“鷹獅”是瑞典薩伯公司研製的單座全天候全高度戰鬥/攻擊/偵察機,用以在90年代取代瑞典空軍瑞典Saab-37“雷”式戰鬥機

基本信息

瑞典JAS-39“鷹獅”戰鬥機瑞典JAS-39“鷹獅”戰鬥機
JAS-39“鷹獅”戰鬥機是瑞典航空航天工業集團SAAB公司研製的,有單座JAS 39A和雙座教練型JAS 39B兩型(JAS為JAKT、ATTACK、SPANING三字的縮寫,意為攔截/攻擊/偵察)。“鷹獅”是按瑞典空軍分散配置的原則設計,可以國內公路網作起降跑道。“鷹獅”的維修簡易迅速:一組地勤人員,進行第二次升空的加油、再武裝,過程不超過10分鐘。JAS39可通過全天候電傳操縱在9G過載下飛行自如,有“北歐守護神”之稱。

裝置介紹

動力裝置 通用電器的RM12發動機,因控制系統與使用材料的改進,使後燃器效率顯著提高,新的高性能低壓系統也有助於推力的增加,風扇與進氣口都作了加強的設計,防範飛鳥的撞擊。

瑞典JAS-39“鷹獅”戰鬥機瑞典JAS-39“鷹獅”戰鬥機

主要機載設備
艾瑞克森公司的PS一05/A多功能脈衝多譜勒雷達,可同時指引搜尋和跟蹤幾個目標,並且可以選擇其中最危險的3個目標進行攻擊。該雷達還提供了對海陸目標的摸索、追蹤,以及對目標高解析度的描繪、測距;這些功能也適用於偵察任務,雷達的資料可以直接傳回地面。
武器
l門27毫米“毛瑟”BK27航炮外,還有7個外掛點,翼尖掛點可掛“響尾蛇”、“天空閃光”等紅外和雷達制導的空對空飛彈。機翼下可掛重型空對艦飛彈空對地飛彈、炸彈和偵察吊艙。
重量及載荷
實用空重6622千克,最大起飛重量(無外掛)13000千克。
性能數據
最大平飛速度M1.2(海平面) M2.0(高空),起飛著陸距離800米(簡易跑道),限制過載+9g。

項目定義

項目定義和發展最早始於1980年6月,1982年5月瑞典政府和正式批准由薩伯-斯堪尼亞公司、活爾伏航空發動機公司埃利克森公司合資工廠公司共同組成瑞典航空航天工業集團發展該項目。

瑞典JAS-39“鷹獅”戰鬥機瑞典JAS-39“鷹獅”戰鬥機

82年6月簽定了5架原型機和30架生產型的研製契約,首架原型機87年4月26日出廠,88年12月9日首飛;由於飛行控制軟體的問題,該機於89年2月2日墜毀,首架生產型已於93年6月8日交付。92年6月3日又簽定了第2批110架的購買契約。
隨後瑞空軍宣布了第一個JAS-39A/B戰鬥機中隊已具備作戰能力。這是瑞典空軍2000年重整空中力量構想計畫中的重要步驟。第2批110架生產型飛機計畫於1996年-2000年交付,主要裝備瑞典空軍。JAS-39設計過程中的一大特色是在首批兩架原型機中,有一架就是雙座教練型。以往許多戰鬥機研製過程中,雙座型都是在單座型試驗成熟後再改裝的,JAS-39的做法大大縮短了試驗周期。
瑞典是小國,其戰鬥機設計極力追求配合本國作戰需求。瑞典人充分利用了“拿來主義”,發動機是美國產品,輔助發動機是英國產品,機關炮是德、法產品,火控系統是自家的。下圖翼尖上的AIM-9“響尾蛇”飛彈來自美國,翼下的“天空閃光”中距空空飛彈來自英國(實際上是美國AIM-7“麻雀”的英國版本)。甚至根據國內公路條件優良的特點,JAS-39設計為可以在高級公路上起降。瑞典的經驗值得中國參考。

原則設計

JAS-39“鷹獅”是西歐“三代半”戰鬥機中重量最輕、尺寸最小、最早投入實用的飛機。該機總訂購數為204架,現已交付的數量超過50架。JAS.39“鷹獅”是該機按“一機多用”的原則設計,通過改變數字式機載設備和計算機的程式,同一架飛機可以執行幾種不同的任務。該機採用與Saab-37類似的近距耦合鴨式布局,結構上廣泛

瑞典JAS-39“鷹獅”戰鬥機瑞典JAS-39“鷹獅”戰鬥機
採用複合材料,主翼為切尖三角翼帶前緣襟翼和前緣鋸齒,全動前翼位於矩形進氣道的兩側,無水平尾翼。機翼和前翼的前緣後掠角分別為45°和43°。該機能在所有高度上實現超音速飛行,維護簡單,並可在普通道路上起降。可收放前三點式的主起落架為單輪式,向前收入機艙;可轉向前起落架為雙輪式,向後並鏇轉90°平放入機身下部。機輪和輪胎由古德伊爾公司製造,有碳圓盤剎車及防滑裝置。採用帶有附面層隔板的楔形進氣道。機身內裝自封式主油箱和集油油箱,採用燃油綜合管理系統控制。
JAS-39採用馬丁·貝克公司的S10LS零零彈射座椅。座椅向後傾斜28°,類似F-16,使駕駛員可承受更大過載。盧卡斯航空航天公司提供水滴狀座艙蓋及單片式曲面風擋玻璃。主要機載設備有埃利克森/費倫第公司的PS-50/A多功能脈衝多普勤雷達,具有目標搜尋/截獲和下視/下射能力。埃利克森公司的D80中心計算機系統,3條STD1553B數據匯流排,霍尼韋爾公司的雷射慣性導航系統和雷達高度表,EP17座艙電子顯示系統,以及先進的電子對抗系統等。EP17包括一台休斯飛機公司衍射光學平視顯示器、三台埃利克森公司儀表顯示器、一台費倫第公司FD5040錄像攝像機,以及少量備用常規儀表組成。
動力裝置為一台GE通用電氣公司和活爾伏航空發動機公司聯合研製的RM12(F404J)渦扇發動機,靜推力為54千牛,加力推為為80.5千牛。武器包括內置的1門27毫米“毛瑟”自動式機炮。機上共有7個外掛點,翼尖2個可掛AIM-9L“響尾蛇”紅外空空飛彈,每個翼下的2個掛架和機身中線上的1個掛架可掛裝短矩和中距空空飛彈,如Rb47、“米卡”以及AIM-120等。
瑞典地處北歐,與北冰洋北海波羅的海比鄰,冷戰時期承受了很大的蘇聯軍事威脅,尤其是海空方面。為此瑞典戰鬥機一直有較好的對艦攻擊能力。JAS-39繼承了這一傳統,裝備了多種瑞典空對艦飛彈,如RB-75、“薩伯”RBS-15F(下圖翼下頭部為黑色的大型飛彈)和美國“小牛”空對地飛彈(下圖翼下體積較小的飛彈)等,以及各種傳統或延遲炸彈和火箭、副油箱等。

出口潛力

瑞典自稱JAS-39是世界上第一種第四代戰鬥機,並相信該機將具有較強的出口潛力。為此薩伯公司和英國宇航公司(BAe)還專門成立了薩伯-BAE“鷹獅”合資公司,專事該機的國際市場業務。該公司瞄準的是米格-21、米格-23、“幻影”F1、F-5和“龍”等第二代戰鬥機更新換代時的市場,並為此在出口型上採用了第三批次C/D型上的許多改進,包括:新型座艙(採用彩色多功能顯示器)、改進的發動機和雷達以及可選紅外搜尋與跟蹤系統。另外,出口型上還將選裝空中加油探管、北約式武器掛架及英語指令系統等。

瑞典JAS-39“鷹獅”戰鬥機瑞典JAS-39“鷹獅”戰鬥機

作為長遠目標,薩伯公司還正在為爭奪2010~2020年世界戰鬥機市場作長遠的準備。屆時F16、FA18、“幻影”2000、米格-29等第三代戰鬥機將到壽。為了能與美國的JSF競爭,公司正計畫對JAS-39進行一系列重大的改進。正在研究中的改進項目包括:採用推力矢量系統,以提高飛機的機動性和作戰效能;選用推力更大的發動機;減少雷達和其他外部特徵值,增強飛機的隱身性能;改裝一部主動式相控陣雷達、下一代紅外搜尋與跟蹤系統、電子支援系統及數據鏈。有關方面還在投資進行先進的電子掃描雷達的研製工作,最終將取代PS-05/A多模式脈衝都卜勒雷達;將具備掛裝下一代超視距空空飛彈的能力;採用下一代座艙人機界面,包括採用大螢幕顯示器和先進頭盔顯示器;降低維護和使用費用。
目前瑞典有關方面還正在強調對該機進行提高其信息戰能力的改進。由於JAS-39是在80年代初開始研製的,當時並沒有刻意考慮隱身問題,所以現在也只能採用“折衷”的隱身措施;主要是在進氣口、座艙蓋和雷達天線等部位作一些修改,以達到一定程度的隱身能力。目前公司還在研究如何進一步降低該機的雷達信號特徵值問題,採用武器內掛方案也在研究之列。但這不僅會導致該機的尺寸和重量增加,價格也會隨之提高。由於機體尺寸較小,因而從隱身角度來講是有利的。
JAS-39在設計上對減輕飛機重量是相當重視的,機體的25%由碳纖維複合材料製成。該機採用三角翼鴨式布局,利於提高飛機的機動性和敏捷性,該機機頭指向能力頗受重視。機上裝有全許可權數字式飛行控制系統和先進的武器系統。
瑞典JAS-39“鷹獅”戰鬥機瑞典JAS-39“鷹獅”戰鬥機

該機良好的多用途能力,使之適用於執行空戰、對地攻擊和偵察多種任務,並能在執行某種任務的過程中更改任務模式。這對於提高部隊的快速反應能力是十分有利的。機上裝有空對空戰術信息數據傳輸系統,它能在飛機間以及飛機與海基、地基的探測裝置間進行實時的信息傳輸。瑞典有關人士指出,該系統對提高機隊的作戰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有重要作用。機上裝有一套任務計畫系統,可由飛機探測系統收集到的信息自動對資料庫進行修正,還可通過利用與其他飛機相連的數據鏈來提高其效能。飛機的信息收集能力利於縮短任務周期時間,以提高飛機出動架次數。
JAS-39在研製改進中十分重視提高該機的再次出動率。由一個包括一名機械師和五名機械員組成的維護保養小組進行維護,JAS-39執行空戰任務的再次出動時間縮短為10分鐘,執行對地攻擊任務的再次出動時間縮短為20分鐘。在研製中充分考慮了瑞典空軍在戰時的疏散使用原則,能在數量眾多的公路跑道上起降。下圖為JAS-39在狹窄的鄉間公路上機動。
瑞典有關人士稱,軍方計畫對將於2003~2007年交付的第三批JAS-39飛機進行較大範圍的改進,其中包括加裝GPS系統、數位化任務記錄系統,降低了飛機信號特徵,提高飛機掛載能力。這將涉及飛機的結構改變,起飛重量和著陸重量的增大。新型內裝式電子戰干擾系統正在研製中,它既可用於第三批飛機,也可裝在早期的型號中。另一項重大改進是,座艙內將裝3台6.2×8.3英寸的大型彩色多功能顯示器,使總顯示面積達到967平方厘米(150平方英寸)左右,這在戰鬥機中是少見的。目前,用於JAS-39的頭盔瞄準具也在研製之中。2003年6月,薩伯公司和英國宇航公司已經簽訂了“鷹獅”綜合頭盔顯示器(IHMD)系統的協定。該協定規定2007年將把整合完畢的IHMD交付南非空軍,新頭盔能夠使駕駛員使用頭盔顯示器觀察、鎖定和攻擊目標。該頭盔是英國宇航公司為歐洲戰鬥機“颱風”研製的“攻擊者”(Striker)頭盔的改進型號,重新命名為“眼鏡蛇”(Cobra)。IHMD目前列為“鷹獅”出口型的供選設備,南非是訂購該系統的第一個顧客。
第三批JAS-39的改進包括:採用新型信號數據處理計算機和全許可權數字式發動機控制系統。上述改進中還將為JAS-39選擇更新型的作戰武器,如下圖中的FMRAAM先進中距空空飛彈。FMRAAM是美國AIM-120先進中距空空飛彈的改進型,採用衝壓發動機,射程和電子設備能力有較大提高。

技術數據

機長14.10米(JAS-39A),14.75米(JAS-39B)
機高4.50米
翼展8.40米

瑞典JAS-39“鷹獅”戰鬥機瑞典JAS-39“鷹獅”戰鬥機

機翼面積25.10平方米
重量及載荷
實用空重6622千克
內載燃油2268千克
起飛重量(無外掛)85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有外掛)13000千克
最大平飛速度M1.2(海平面),M2.0(高空)
起飛著陸距離(簡易跑道)800米
限制過載+9g

相關連線

以色列LAVI幼獅戰鬥機俄羅斯米格-29“支點”戰鬥機法國幻影IV戰略轟炸機美F-22猛禽戰鬥機美國F-35隱形戰鬥機美國F-117A“夜鷹”隱身戰鬥轟炸機美國B-2A轟炸機印俄擬合作研製第5代戰鬥機歐洲EF-2000戰鬥機中國雙座型戰鬥機日本F-15J美國B-3隱形戰略轟炸機美國“戰隼”F-16美國F/A-18E/F戰鬥機美國F-15C戰鬥機美國F-35B短距起飛垂直著陸(STOVL)戰鬥機俄羅斯TU-95MS轟炸機美國YF-23中國安-72運輸戰鬥機諾斯羅普—格魯曼F-14“雄貓”重型艦載戰鬥機法國陣風戰機俄羅斯蘇-27中國殲-7輕型超音速戰鬥機中國蘇-30戰鬥機美國A-10”雷電”(THUNDERBLOT)攻擊機美國F-14”雄貓”(TOMCAT)戰鬥機法國“幻影”4000戰鬥機英法-“美洲虎”(JAGUAR)攻擊機瑞典SAAB--37"雷"(VIGGEN)式戰鬥機中國IDF戰鬥機中國殲-9戰鬥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