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600/602~664)

玄奘(600/602~664)

正文

唐初佛教高僧,傑出的翻譯家和旅行家。俗姓陳,名禕。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南緱氏鎮)人。十三歲出家於洛陽淨土寺,法名玄奘。武德元年 (618)至成都從道基、寶暹等受學,嶄露頭角。後又遊歷荊州(今湖北江陵)、吳會(今蘇南、浙東地區)、相州(今河南安陽)等地,講學、問難,頗有心得。武德末到長安大莊嚴寺掛褡(遊方僧人於所至寺院歇住居留)。他遊歷各處,接觸各派理論,深感其中疑難問題甚多,疑原有譯經訛謬,遂發願親至印度,廣求異本,以為參驗。恰逢印度僧人波頗密多羅到長安,向他介紹了那爛陀寺(在今印度比哈爾邦巴特那縣巴臘貢村與舊王舍村之間)戒賢法師的講學規模和他所講授的《瑜伽師地論》,更堅定了玄奘赴印度求法的決心。

玄奘(600/602~664)玄奘(600/602~664)
貞觀元年(627,另有貞觀二年、三年說),他從長安出發,經涼州(今甘肅武威),違反當時出關禁令,偷越玉門關,孤身穿越沙磧,歷盡艱辛,到達高昌,而後取道焉耆龜茲,越凌山,經粟特昭武九姓)諸國境,過鐵門(今蘇聯烏茲別克南部布茲嘎拉山口),入吐火羅(今阿富汗北部)國境,而後沿今巴基斯坦北部,過克什米爾,入北印度。他在印度各處遊歷,到過尼泊爾南部,轉而巡禮佛教的六大聖地。貞觀四年到達那爛陀寺,拜戒賢為師,學習五年。又向附近的杖林山勝軍論師學習。他遍訪五印度,沿恆河東經孟加拉,至迦摩縷波(今印度阿薩姆邦的西部),循印度東海岸南行到達達羅毗荼(今印度馬德拉斯西南),和僧伽羅(今斯里蘭卡)隔海相望。折向西北經摩訶剌陀,瞻仰阿旃陀石窟(在今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奧蘭加巴德西北,瓦哥拉河曲)。最西經歷狼揭羅(今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東南一帶)。他曾進入印度半島的腹地(今昌巴爾河流域東南地區),又西行沿印度河北上至缽伐多(今克什米爾南部查謨;一說巴基斯坦旁遮普哈拉巴)。貞觀十四年重又回到那爛陀寺。戒賢法師命他在寺講學,他撰述《會宗論》三千頌(今佚),調和分歧,闡明“空”“有”兩宗異途同歸,聲名傳播五天竺(古印度的別稱,今南亞次大陸)。迦摩縷波國童子王和羯若鞠闍國戒日王(即中國史籍中常見的摩揭陀國王屍羅逸多)在曲女城舉行佛學辯證大會,邀請玄奘參加。玄奘在會上為論主,提出《制惡見論》一千八百頌,博得極高榮譽,被稱為“大乘天”。次年春,他攜帶蒐集到的佛經六百五十七部以及佛像、花果種子等返國,自今巴基斯坦北上,經阿富汗東北,折向東,穿越帕米爾高原南側的瓦罕山谷,取道天山南路,經于闐、且末,於貞觀十九年正月二十四回到長安。玄奘取經之行,歷時十數年,行程五萬里,是中古史上一次艱險而偉大的旅行。由玄奘口授、弟子辯機筆錄的《大唐西域記》是玄奘親見親聞的旅行記錄,有極高的史料價值。此書記載正確,故為近代學者在中亞、印度等地進行考古發掘的指導書,因此有人將其作用比擬為鮑桑尼烏斯 (Pausanias)書之於指導雅典考古上的作用。

玄奘(600/602~664)玄奘(600/602~664)
玄奘(600/602~664)玄奘(600/602~664)
唐太宗非常重視玄奘的勝利歸來,命令宰相率領朝臣遠出迎接,並在洛陽接見玄奘。隨後命宰相房玄齡選取、調集碩學高僧,組成規模宏大的譯場,協助他翻譯佛經。這是中國佛教史上著名的一次譯經活動。他與後秦鳩摩羅什、陳朝的真諦和唐中葉的不空齊名,成為四大翻譯家之一。譯經工作組織嚴密,有“譯主”,就梵本用華語進行翻譯。有“筆授”,將譯主翻譯之義用文字記錄下來,又稱“綴文”。有“潤文”,對所錄文字進行潤色。有“證梵本”,以譯出之文,核對梵本。有“證義”,推敲已譯出之經文是否合於佛義。有“校勘”,核對文字。有“正字”,檢查書寫的文字是否合於規範。玄奘自為譯主,筆授、證義者都是名僧。以直譯為主而適當採取意譯,不損原意而又便於理解。共譯出佛經七十四部(一作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通過這次譯經活動,玄奘培養了一批弟子,著名的如圓測(新羅人)、窺基、慧立、玄應等。
玄奘在佛教理論上屬於法相宗(見唯識宗),主張“唯識論”,認為“識”(人們內心存在的真理種子)是一切自然事物和心理現象的起源。他是一個主觀唯心論者。經過他的宣傳,法相宗在初唐成為最顯赫的宗派,但為時不久即告衰落,唯在日本、朝鮮等地有所發展,日本的法相宗一直存在到今天。玄奘又介紹了印度的因明學,即邏輯推理的方法。因明學在印度本非佛教徒所創,但後來佛教徒也精研這種邏輯理論,特別是法相宗的大師陳那(印度人)深有成就。玄奘譯因明二論,即是介紹陳那之學。它在中國學者中立即引起廣泛興趣,唐初人呂才曾作《因明註解立破義圖》,與玄奘進行討論。
玄奘死於唐高宗麟德元年(664,《舊唐書》本傳作顯慶六年,661),葬於長安興教寺(在今西安市南郊)。生平事跡見慧立、彥悰撰《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由於他的取經活動受人欽佩,使他後來逐漸變為神話中的人物。唐中葉就有關於他的傳說,宋代出現《大唐三藏取經詩話》,明代又有《西遊記》,使唐僧在中國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參考書目
 慧立、彥悰著,孫毓棠、謝方校點:《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華書局,北京,1983。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