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吉·思忠

獨吉·思忠:(生卒年待考),女真族,即多錦·思忠。著名金國平章政事。

獨吉·思忠:(生卒年待考),女真族,即多錦·思忠。著名金國平章政事。
金國末期,蒙古大軍壓境,年老的元帥獨吉·思忠出任平章政事,領兵抵抗蒙軍。其在職期間,爆發了著名的“野狐嶺大戰”,這一戰決定了蒙、金兩國的歷史,因為在這場戰爭中,八萬蒙古軍卻對三十萬金軍進行了大屠殺。
野狐嶺,位於張北縣城南十公里,扼中原和漠北,在冷兵器時代為兵家要地,現在叫狼窩溝。由於野狐嶺大戰是在中都西北地區進行的一系列戰鬥組成,所以它被史官賦予了很多名字,譬如:獾兒嘴大戰,這是以木華黎突擊的具體地段而命名;澮河堡之戰,這是蒙古軍最終追殲金國主力的戰場地點為名;之所以現在大部分口徑統一為野狐嶺大戰,是因為正是野狐嶺,決定了金國北方戰局的全盤崩潰。
金衛紹王完顏·永濟大安二年(公元1210年),成吉思汗正式斷絕對金國的歲貢。
金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農曆2月,成吉思汗在怯綠連河誓師,之後親率大軍南下,蒙金戰爭開始。近十萬人的行動必定有大量蛛絲馬跡,但金國對待此事的態度一直很鬆懈,甚至禁止百姓談論北方邊事,在得知這一訊息後,金衛紹王才開始倉促布置,他一面調集軍隊向北方布防,一面求和延緩時間。
金國的軍隊主力,也就是這時候開始調動的。金衛紹王以平章政事獨吉·思忠、還有完顏·承裕(完顏胡沙)行省事於西北路,率領金國主力向中都北的桓州、昌州、撫州(內蒙河北交界處)運動,並授予西京留守紇石烈·執中(胡沙虎)行樞密院事,西京也就是現在的山西省大同市,打算依託界壕邊堡在中都西北和西南跟蒙古人打防禦戰。
獨吉·思忠率領金軍主力抵達北部地區後,第一件事就是加固界壕修築邊塞,他認為已有的三百公里界壕雖然有城牆,但沒有女牆副壁,所以決定組織軍兵、調集民夫大修土木工程,打算用這種辦法來阻止蒙古軍南下,號稱“用工七十五萬”。
但是這種消極防禦方法,除了勞民勞兵降低戰鬥力和挫傷士氣外一無所獲,獨吉·思忠重新修繕長達三百公里的界壕邊塞費時費力,而實際上只要集中兵力突破一點,整條三百公里長的防線就會全落空。
成吉思汗觀察後,當即分兵三萬給三個兒子去打西京,以牽制紇石烈·執中,自己則集中八萬兵力,在一舉突破烏沙堡後,立即發揮蒙古騎兵機動作戰的優勢,繼續迅猛推進,又奪取了烏月營,徹底擊潰了金軍,並展開“不留喘氣者”的大屠殺。
就這樣,獨吉·思忠苦心構築的三百公里界壕泡了湯,而金國政權就此開始喪失了與蒙古對抗的實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