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樞密院

 中書省有行中書省,御史台有行御史台,樞密院也有行樞密院,簡稱“行院”。行樞密院是樞密院的派出機構,有極強的軍事性,它們或配合行省作戰,或在樞密院指揮下單獨進行軍事活動。

  《元史·百官志二》:“國初有征伐之事,則置行樞密院。大征伐,則止曰行院。為一方一事而設,則稱某處行樞密院”。意謂“行院”與“行樞密院”是兩種不同設定:為大征伐而設者,稱“行院”;為一方一事而設者,稱“行樞密院”。查看《世祖紀》,則知其誤。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元大舉伐宋時,曾置荊湖、淮西二行院,記載中也稱為行樞密院。可知行樞密院以外無行院,行院之外無行樞密院。《元史·世祖紀二》載,中統四年(公元1263年)七月“以成都經略司隸西川行院”。而《百官志三》則云:“西川行樞密院,中統四年始置”,可見“行院”與“行樞密院”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說法。

元代的行樞密院

元代在各地設有下列行樞密院:

西川行樞密院,中統四年始置,設官2員,管西川軍民課稅交鈔,打捕鷹房人匠,及各投下應管公事,節制官吏諸色人等以及軍官遷授征進等事。置治於成都。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又於重慶別置東川行樞密院,設官1員。十三年(公元1276年),並為一院。不久,再分東川行院。十六年(公元1279年),罷兩川行院。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再立四川行院於成都。
江南行樞密院,《百官志》中有此一條,但在敘述中卻未提及這個行院。在其條下所舉的行院是荊湖行院,淮西分院,揚州行院,岳州行院,均不全在江南。當時元朝為了攻取江南而設,故稱江南行樞密院。
甘肅行樞密院,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在甘州設治所,設官四員,提調西路軍馬。後以甘肅行省丞相提調,遂罷行院。
河南行樞密院,致和元年(公元1328年)分置,專管調遣之事。天曆元年(公元1329年)廢除。
嶺北行樞密院,天曆二年置。掌邊庭軍務,凡大小事宜,悉從裁決。
順帝至元三年(公元1337年),設定四川、湖廣、江西、江浙四行院,次年即廢。此後所設立的行院,皆是為了鎮撫內亂而臨時設定的。 

金朝後期的行樞密院

金後期為戍守疆土、鎮壓紅襖軍及同南宋蒙古作戰,設定有多處行樞密院。行樞密院是樞密院的派出機構,有極強的軍事性,它們或配合行省作戰,或在樞密院指揮下單獨進行軍事活動。宣宗以前行樞密院設定很少,貞祐南遷後,設定逐漸增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