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優多系1號

特優多系1號的米質特性是糙米率81.3%,精米率73.7%,整精米率61.1%,堊白率96%,粗蛋白質含量8.7%。適宜福建、廣西種植汕優63的地區種植。

基本信息

簡介

選育單位 福建省漳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龍特甫A×多系1號

省級審定情況:1998年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1999年廣西自治區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產量表現

該組合參加福建省晚稻雜優組區域試驗,1995年平均每公頃產量6694.5千克(平均每畝產量446.3千克),居參試組合的第二名;1996年平均每公頃產量6730.5千克(平均每畝產量448.7千克),名列第一。1996年參加南方稻區中稻雜優組區域試驗,平均每公頃產量8037千克(平均每畝產量535.8千克),居第三名。

特徵特性

該組合屬秈型三系雜交水稻,全生育期早稻:145天,中稻:140天,晚稻:125天。株高110厘米左右,株葉型態好,株型集散適中,主莖總葉片數16—17葉,分櫱力強,分櫱起步早,成穗率較高。葉層結構理想,葉片挺直,葉色濃綠,上部三片功能葉葉角小,劍葉短且直立,後期轉色好,秸青谷黃,有利提高光能利用率,穗、粒、重三者能協調發展。每畝有效穗17.5~20萬穗,每穗總粒數120~140粒,結實率85~91%,千粒重28~29.2克。整精米率61.1%、堊白率96%、堊白度18.2%、膠稠度60毫米、直鏈澱粉含量21.6%。抗稻瘟病,中抗白葉枯病。

栽培技術要點

1、適時播種,培育壯秧:在福建省漳州市,早稻2月下旬播種,秧齡45天,中稻4月下旬播種,秧齡25天,晚稻7月18日前播種,秧齡20天。採用濕潤稀播種;

2、合理密植:株行距20厘米×23厘米,每穴栽2粒穀苗;

3、科學施肥:重施基肥,以有機肥為主,早施分櫱肥,酌情補施穗肥;

4、加強中期田間管理:及時擱田,注意防治病、蟲、鼠害。

制種技術要點

制種播插期參照特優63,一般採用早、中季制種,葉齡差第一期父母本6片葉左右,第二期父母本葉差為5片葉左右。

審定意見

該品種屬秈型三系雜交水稻,全生育期與汕優63相當。株葉形態好,豐產性好,分櫱力偏弱,成穗率較高,穗大結實好,後期轉色好,抗倒性強,外觀米質較差。抗稻瘟病、中抗白葉枯病。制種時要特別注意不育系種子的純度。適宜在福建、廣西種植汕優63的地區種植。經審核,符合國家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

水稻品種(一)

水稻,禾本科,屬鬚根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高約1.2米,葉長而扁,圓錐花序由許多小穗組成。所結子實即稻穀,去殼後稱大米或米。不定根發達,穗為圓錐花序,自花授粉。稻的主要生產國是中國、印度、日本、孟加拉、印度尼西亞、泰國和緬甸。其他重要生產國有越南、巴西、韓國、菲律賓和美國。上個世紀晚期世界稻米年產量平均為4000億公斤左右,種植面積約1.45億公頃。世界上所產稻米的95%為人類所食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