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稻10號

新稻10號

2002年阿克蘇地區和農一師水稻聯合區域試驗中平均產量713.5kg/畝,比對照紫香糯35-90增產14.5%。2003年自治區水稻特用組區域試驗中平均產量為570.5kg,比對照新稻9號增產2.4%。大田種植一般畝產700公斤左右,其抗稻瘟病能力強,屬抗病品種。

基本信息

品種介紹

新稻10號新稻10號

審定編號:國審稻2005039

品種名稱:新稻10號

選育單位:河南省新鄉市農科所

品種來源:豫粳6號/新稻89402

省級審定情況:2004年河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徵特性

該品種屬粳型常規水稻。在地區種植全生育期177.8天,比對照中作93晚熟2.4天。株高102.5厘米,穗長16.6厘米,每穗總粒數135.7粒,結實率83.2%,千粒重23.6克。抗性:苗瘟7級,葉瘟3級,穗頸瘟5級。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67.4%,堊白粒率38%,堊白度3.8%,膠稠度84毫米,直鏈澱粉含量18.7%。

產量表現

2003年參加北方稻區中作93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94.6公斤,比對照中作93增產9%(極顯著);2004年續試,平均畝產641.4公斤,比對照中作93增產5.8%(極顯著);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18公斤,比對照中作93增產7.3%。200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56.1公斤,比對照中作93增產11.1%。

栽培技術要點

1、育秧:適時播種,每畝秧田播量30公斤左右。

2、移栽:以行距27厘米、株距13厘米、每穴3~4粒穀苗、畝基本苗6~7萬苗為宜。

3、肥水管理:每畝施二銨15公斤左右作底肥;每畝追肥純氮17公斤左右,移栽後15天內施入總氮量的80%左右;中後期注意施好攻穗肥保花增粒肥。前期淺水促苗,中期見濕見乾,夠苗適當晾田打苞孕穗期小水勤灌,灌漿成熟期勤灌跑馬水。

4、病蟲防治: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蟲害。

審定意見

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國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熟期適中,產量高,米質較優,中感稻瘟病。適宜在北京天津河北省(冀東、中北部)一季春稻稻瘟病輕發地區種植。全生育期149天。株高94cm左右,株型緊湊,莖桿粗壯,葉片寬挺,分櫱力強,成穗率高,葉舌及莖桿髓部呈紫色,苗期紫色,葉片中有綠色。穗粒性狀:長散穗型,平均穗長19cm,平均穗實粒數65粒左右,結實率85%左右。該品種耐鹽鹼、耐寒、耐旱、抗倒,適應性強。糙米紫黑色,穀粒長橢圓型,土黃色或淡紫色,無芒,千粒重34g左右。香味:植株及米粒有爆米花香味。經濟性狀:米質優良,糯性好,糙米率83.1%,直鏈澱粉1.36%,糊化溫度5級,膠稠度96mm,蛋白質9.28%,脂肪3.35%,賴氨酸0.34%,維生素B1(mg/kg)6.85,維生素B2(mg/kg)6.31,鐵(mg/kg)11.6,錳(mg/kg)23.8,鈣(mg/kg)112.2,鋅(mg/kg)21.8。該品種集色,香,糯,營養於一身,米質優良,糯性好。

民眾對該品種的反映是:米粒大、糙米紫黑色,香味濃,糯性好,產量高,抗逆性強,苗壯分櫱強,抗倒伏,容易管理。

品質分析

經農業部稻米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杭州)品質分析:糙米率84.1%,精米率75.3%,整精米率73.6%,粒長5.1mm,長寬比1.8,透明度1級,鹼消值7.0級,膠稠度81mm,蛋白質含量8.9%,這九項指標均達NY20-1986優質米一級標準;堊白度2.0%,直鏈澱粉含量18.4%,達二級標準。

抗性鑑定

2003年江蘇省農科院植保所接種鑑定:對稻瘟病菌ZB5、ZC5生理小種感病(5級),對其他4個生理小種表現高抗病(0級);對穗頸瘟表現高抗(0級);對白葉枯病菌KS-6-6感病(5級),對其他白葉枯病菌表現為抗病(1級);對紋枯病表現中抗(MR)。

水稻品種(一)

水稻,禾本科,屬鬚根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高約1.2米,葉長而扁,圓錐花序由許多小穗組成。所結子實即稻穀,去殼後稱大米或米。不定根發達,穗為圓錐花序,自花授粉。稻的主要生產國是中國、印度、日本、孟加拉、印度尼西亞、泰國和緬甸。其他重要生產國有越南、巴西、韓國、菲律賓和美國。上個世紀晚期世界稻米年產量平均為4000億公斤左右,種植面積約1.45億公頃。世界上所產稻米的95%為人類所食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