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業振興規劃

物流業振興規劃

2009年2月27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劉鐵男今天在國新辦“十大產業調整和振興”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國家制定調整和振興規劃的十大產業對拉動經濟和就業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十大產業能夠穩定,財政、稅收、就業、“三農”問題就基本能夠穩定。劉鐵男表示,這次國際金融危機,對很多行業都產生了影響,國家制定振興規劃的這十大產業,有的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有的是重要戰略性產業或民生產業,對經濟拉動和就業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第十個產業最終選擇物流業。最主要是物流業跟其它九大產業密切相關。既是九個產業行業之間聯繫的重要紐帶,也是這些產業跟國內外市場相連的重要載體。


背景及現狀

2008年中國社會物流總額可達88.82萬億元,同比增長18.1%,增幅同比下降8.1%;物流業增加值完成約1.94萬億元,同比增長14.6%,增幅同比下降5.7%;社會物流總費用約為5.21萬億元,同比增長14.7%,增幅同比下降3.5%。
在第17次中國物流專家論壇上,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常務副會長何黎明表示,金融危機對物流業的影響正在進一步加深,2009年有可能是中國物流業發展30年來最為困難的一年。中國物流業將進入增長趨緩、結構調整階段。客戶要求高、運營成本高,市場波動大、經營風險大,服務價格低、企業利潤低,將成為總的基調。
分析物流發展要從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來看,外部主要是市場和影響市場的環境,內部是物流的整合和運作。在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前中國物流業發展的非常迅速,但主要是在中國製造業環境下,這也從近幾年的外貿量和貨運量規模直線增長可以看出,這種增長方式主要被認為是一種規模的快速擴張。
事實上物流發展是基於第三利潤源泉,第一是擴大銷售,第二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第三利潤實際上是挖潛、擴大再生產的模式,物流的本質屬於成本範疇,規律是占GDP比值呈下降趨勢。它的發展並不總表現為規模擴張,而表現於挖掘第三源泉的能力,如管理、效率和商業模式的創新,這也是根本的發展道路。振興規劃也有擴大內需的意圖,但基本物流業的發展應該是挖掘第三利潤源泉。

原因

主要有二個原因,一是前九個規劃主要是製造業,其發展越來越依賴於發展及物流的發展,這些產業的發展需要現代物流的支撐,才能成為完整的體系,生產型服務業,也能落實規劃的思想,調整產業結構,提高價值鏈的價值,製造業的發展思路要把產前產後帶起來;二是物流業本身而言,國家的巨觀布局也有很多的自身發展機會。國家力圖通過財政投資去彌補外需的減少,同時第二產業的振興也表現為集約化、產品創新,都為轉變物流業方式帶來市場。即使沒有物流產業的振興的規劃,前九個也帶來了物流的機會,這與物流客戶的自身發展密切相關。大量投資會增加物流的基礎設施,如道路橋樑港口等,因此物流業既是服務業,也是基礎產業。

主要內容

全國共劃分七大物流區,分別是以北京天津為中心的華北物流區、以瀋陽大連為中心的東北區、以青島為中心的山東半島區,長三角區,珠三角區,以廈門為中心的東南沿海區和以武漢鄭州為中心的中部物流區。
物流業將重點發展九大工程,分別是多式聯運與轉運設施工程、物流園區工程、城市配送工程、大宗商品和農村物流工程、製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工程、物流標準和技術推廣工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工程、物流科技攻關工程和應急物流工程

意義

該振興規劃由全國現代物流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牽頭,由國家發改委、商務部、交通運輸部等十三個部委,以及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在《全國現代物流業“十一五”規劃》的基礎上進行調整而提出的。
趕上了末班車的物流運輸業,與之前公布的九大振興規劃所涉及的行業相比,規模要小得多。但是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崔忠付認為,國家決定出台物流運輸業振興規劃的主要原因,在於物流業的發展對製造業所提供的巨大拉動作用。
據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在全國物流總額中,工業品運輸的金額達到了總額的88.8%。而在崔忠付看來,製造企業自身的物流管理的水平與專業的物流公司相比,普遍比較落後,而存在物流流程不科學、管理不專業的問題。依託專業服務的公司,則可使得製造企業的成本降低,市場反應速度加快,提高產品競爭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