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文

爨文

爨文是我國彝族曾經使用的一種表意的單音節文字。又稱“韙書”、“倮倮文”、“夷文”等,大約產生於秦漢時期。

名字來源

爨文爨文

“爨文”即彝文。據東晉常璩《華陽國志·南中志》記載,諸葛亮平南中(相當於今四川大渡河以南及雲南貴州兩省),“移南中勁卒、青羌萬餘家於蜀……分其羸弱配大姓焦、雍、晏、爨、孟、量、毛、李為部曲”。由此可知,“爨”原是當時的一種大姓。“爨”由姓氏變為族名,最早見於樊綽的《蠻書·名類篇》。書中說,西爨為白蠻,東爨為烏蠻,即今天的彝族。明清以來的漢文方誌中,多稱彝族文字為“爨”字。如《天啟滇志》卷三十《爨夷條》:“有夷經,皆爨字,狀類蝌蚪。”但是這只是對局部地區彝文的稱謂。

造字方法

爨文的造字方法和漢字略似,有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也有同音假借,獨體字多,合體字少,一個字形表示一個意義,其總字數多達萬餘。

傳世文獻

爨文傳世文獻甚豐,多為手抄本,內容涉及文、史、哲、醫、宗教等。石刻碑銘等爨文資料也不少。爨文的後繼者是現在通行於雲南、四川彝族地區的規範彝文。

書籍

《爨文叢刻》是中國古彝文經籍的彙編。編者丁文江。1936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編入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研究之十一,是公開出版的第一部彝文古籍巨著。全書收錄《千歲衢碑記》、《說文(宇宙源流)》、《帝王世紀(人類歷史)》、《獻酒經》、《解冤經》(上、下卷)、《天路指明》、《權神經》、《夷人做道場用經》、《玄通大書》、《武定羅婺夷占吉凶書》等11種彝文經典,內容涉及到彝族的歷史、宗教、天文、曆法等。採取彝文、漢文對照方式排列,一行原文,二行注字,三行直譯,四行意譯。由貴州大定縣彝族經師羅文筆翻譯,是研究彝族語言文字、社會歷史、原始宗教及民族文化的珍貴資料。

碑文

迄今為止,全國僅有雲南省武定縣“鳳詔碑”,貴州省大方縣“千歲衢碑”、“濟火功碑”、修文縣“蜈蚣橋碑”。筆者在收集少數民族文物時,曾收集到“蜈蚣橋碑”的拓片,拓片是125×55厘米(見圖)。“蜈蚣橋”是明洪武年間,彝族首領、女政治家奢香夫人為溝通西南與全國的聯繫,修建貴陽至畢節的九驛時,共建橋10座,而“蜈蚣橋”為10橋之冠。橋建成以後,奢香後人曾建此碑,碑銘譯意為:蜈蚣橋乃5月開始修建,為大道早日暢通,日以百匹馱馬運料趕造。碑銘雖然僅記建橋之事,然而它卻表明了奢香夫人為維護祖國統一大業而獻圖建驛道以達西南邊疆的偉大功績,同時展示了西南地區少數民族致力於經濟建設,加強各民族團結的雄才大略。“蜈蚣橋碑”已在“文革”中因破“四舊”被毀,毀之前的拓片已成孤品,字跡圓潤、古樸、蒼勁,閃耀著彝族文化的魅力,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民族文物藏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