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灌腸

燒灌腸

燒灌腸,是一道地地道道的中國料理,口味美好,又有營養,老少皆宜。 是將豬血加入大腸中製作的河南安陽的特色小吃。

燒灌腸


內黃灌腸俗名“煎血”,又名“血腸”。 河南安陽市內黃縣楚旺鎮特色小吃。乍看其貌不揚,卻膾炙人口。深受老少食客歡迎。內黃灌腸,相傳始創於清鹹豐年間,最早由內黃縣城南關街邱秀山的曾祖父創製經營,距今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已傳承二十二代,號稱“邱氏灌腸”。因含有大量的脂肪、蛋白、酶類及鐵、鈣等微量元素,具有補血健脾、強筋壯骨、助氣等功能,又經濟實惠、故老少皆宜。灌腸血以豬血為主料,將豬血、麵粉、香油、五香粉調和,制注灌入豬腸蒸熟、晾涼,吃灌腸有兩種方法:第一種吃法是灌腸切成片煎著吃,這叫煎灌腸。吃灌腸的第二種方法叫筲灌腸,筲是用竹子或木頭製成的水桶,擔著沿街去賣,由於灌腸是煮好放在筲里的,所以就叫做筲灌腸了。

內黃灌腸是該縣特有的地方風味小吃。清鹹豐年間,由縣城邱姓屠戶發明,流傳至今。灌腸以豬血、豬腸、麵粉、香油、五香料為主要原料精製而成,可以涼調,叫筲灌腸;可以煎食,叫煎灌腸。味美可口,風味獨特,且有補血、健脾、壯筋骨、消滯之功效,很受民眾歡迎。一年四季,無論早晚,均有上市。有民謠《內黃灌腸》曰:“腸子豬血白面灌,小刀一拉下煎盤,小鏟兒一翻撮一碗,肚裡不飢能解讒。”

製作方法

將豬血兌少量蕎麥麵灌入大腸中,兩頭紮緊,放進鍋里煮;大火滾開後關小火,將灌腸悶熟。一定要是悶熟的。然後撈出切片,澆蒜汁、麻油、辣椒油;這樣的是燒灌腸。多兌蕎麥麵,煮半熟後撈出,切片後用炭火慢慢煎至焦黃,吃時蘸蒜汁、辣椒的是煎灌腸

歷史典故

傳說程咬金與老娘艱難渡日,鄉人可憐他們常把殺豬剩下的豬血、大腸施捨給他們,咬金靠賣這些換得飯菜。一日鄰人給多了,咬金無器皿可用順手將血灌入腸子中存放,誰知這一灌眾人再吃血時感覺特別美味,於是就有了這流傳下來的安陽市內黃縣特色小吃燒灌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