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心草沼澤

燈心草沼澤

燈心草沼澤,是一種植物的名字,多年生早本植物,生於濕地或沼澤邊。

燈心草沼澤燈心草
【英文名】MEDULLAJUNCI
【別名】秧草、水燈心、野席草、龍鬚草、燈草、水蔥
【類別】:莖藤類
【異名】虎鬚草(崔豹《古今注》),赤須(《雷公炮炙論》),燈心(《聖濟總錄》),燈草(《珍珠囊》),碧玉草(《綱目》),水燈心(《分類草藥性》),鐵燈心(《天寶本草》),豬矢草、洋牌洞(《閩東本草》),燈芯草、虎酒草,曲屎草(《福建中草藥》),老虎鬚(《北方常用中草藥手冊》),秧草(《長白山植物藥志》)。

來源

為燈心草科植物燈心草JuncuseffususL.的莖髓。

考證

出自《開寶本草》:燈心草,生江南澤地。叢生,莖圓細而長直,人將為席。
1.《本草衍義》:燈心草,陝西亦有。蒸熟,乾則拆取中心穰燃燈者,是謂之熟草。又有不蒸,但生乾剝取者為生草。入藥宜用生草。
2.《品匯精要》:燈心草,蒔田澤中,圓細而長直,有簳無葉。南人夏秋間采之,剝皮以為蓑衣。其心能燃燈,故名燈心草。由其性味淡滲,故有利水之功。而《本經》乃言為席,非也。其席草亦產江南,形比燈心草細而短,自是一種,實非此類也。
3.《綱目》:燈心草即龍鬚之類。但龍鬚緊小而瓤實,此草稍粗而瓤虛白。吳人栽蒔之,取瓤為燈炷,以草織席及蓑,他處野生者不多。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根莖橫走,密生鬚根。莖簇生,高40~100cm,直徑1.5~4mm。低出葉鞘狀,紅褐色或淡黃色,長達15cm,葉片退化呈刺芒狀。花序假側生,聚傘狀,多花,密集或疏散;總苞片似莖的延伸,直立,長5~20cm;花長2~2.5mm,花被片6,條狀披針形,邊緣膜質;雄蕊3,極少為6,長約為花被的2/3。蒴果矩圓狀,3室,頂端鈍或微凹,長約與花被等長或稍垂。種子褐色。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態環境與分布

生於濕地或沼澤邊。主產江蘇、四川、雲南;浙江、福建、貴州亦產。四川所產燈心草,剝去外皮的稱為"燈心",未去皮的稱為"燈草"。

繁殖方法

以分株繁殖為主。
1.選地與整地:選擇容易排灌的水田,先把田犁翻耙漚、耙平,施足人畜糞肥作底肥。
2.種植:一般是春種。挖取老蔸分成8-10根一窩,像栽水稻—樣,按行株距各30-45厘米栽在田裡。

沼澤(wetland,mire)

是指地表過濕或有薄層常年或季節性積水,土壤水分幾達飽和,生長有喜濕性和喜水性沼生植物的地段。由於水多,致使沼澤地土壤缺氧,在厭氧條件下,有機物分解緩慢,只呈半分解狀態,故多有泥炭的形成和積累。又由於泥炭吸水性強,致使土壤更加缺氧,物質分解過程更緩慢,養分也更少。因此,許多沼澤植物的地下部分都不發達,其根系常露出地表,以適應缺氧環境。沼生植物有發達的通氣組織,有不定根和特殊的繁殖能力。沼澤植被主要由莎草科、禾本科及蘚類和少數木本植物組成。沼澤地是纖維植物、藥用植物、蜜源植物的天然寶庫,是珍貴鳥類魚類棲息、繁殖育肥的良好場所。沼澤具有濕潤氣候、淨化環境的功能。

相關資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51429.html

http://baike.baidu.com/view/18405.htm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