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邪偏盛證

熱邪偏盛證

熱邪偏盛證,中醫病證名。指感受熱邪,或臟腑陽氣亢盛,或陰虛陽亢,導致機體機能活動亢進所表現的具有溫、熱特點的證候。

病因病機

因外感火熱陽邪,或過服辛辣溫熱之品,或體內陽熱之氣過盛所致,病勢急驟,形體壯實者,多為實熱證;因內傷久病,陰液耗損而陽氣偏亢者,多為虛熱證。風熱之邪襲於表,多為表熱證;熱邪盛於臟腑,或因陰虛陽亢所致者,多為里熱證。

辨證要點

喜涼惡熱、口渴、面赤、四肢溫熱、大便乾結,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數或細數。

臨床表現

常見發熱,惡熱喜冷,口渴欲飲,面赤,煩躁不寧,痰、涕黃稠,小便短黃,大便乾結,舌紅,苔黃燥少津,脈數等。

治法

清熱解毒,或滋陰清熱。

方劑

白虎湯加減,或知柏地黃湯加減。

常用中藥

石膏、知母、甘草、粳米、黃柏、黃芩、梔子、桑枝、秦艽、忍冬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