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飛行器

無人駕駛飛行器

無人駕駛飛行器簡稱“無人機”,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式控制裝置操縱的不載人飛機。機上無駕駛艙,但安裝有自動駕駛儀、程式控制裝置等設備。地面、艦艇上或母機遙控站人員通過雷達等設備,對其進行跟蹤、定位、遙控、遙測和數字傳輸。可在無線電遙控下像普通飛機一樣起飛或用助推火箭發射升空,也可由母機帶到空中投放飛行。回收時,可用與普通飛機著陸過程一樣的方式自動著陸,也可通過遙控用降落傘或攔網回收。可反覆使用多次。廣泛用於空中偵察、監視、通信、反潛、電子干擾等。

無人駕駛飛行器無人駕駛飛行器 拓荒者

無人駕駛飛行器又稱無人機。由遙控設備或自備程式控制系統操縱的不載人飛機。與有人駕駛飛機相比,結構簡單、重量輕、尺寸小、造價低廉,能完成有人駕駛飛機不宜執行的某些任務,在軍事上已得到廣泛套用。

簡介

無人駕駛飛行器簡稱“無人機”,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式控制裝置操縱的不載人飛機。機上無駕駛艙,但安裝有自動駕駛儀程式控制裝置等設備。地面、艦艇上或母機遙控站人員通過雷達等設備,對其進行跟蹤定位遙控遙測數字傳輸。可在無線電遙控下像普通飛機一樣起飛或用助推火箭發射升空,也可由母機帶到空中投放飛行。回收時,可用與普通飛機著陸過程一樣的方式自動著陸,也可通過遙控用降落傘攔網回收。可反覆使用多次。廣泛用於空中偵察、監視、通信、反潛、電子干擾等。
自動化在飛機駕駛中的套用是在人飛上藍天后,又一個重大的科技進步。無人駕駛飛機是一種以無線電遙控或由自身程式控制為主的不載人飛機。由於他是高科技技術的集中載體,其主要套用於現代戰爭。它的研製成功和戰場運用,揭開了以遠距離攻擊型智慧型化武器信息化武器為主導的“非接觸性戰爭”的新篇章。
載人飛機相比,它具有體積小、造價低、使用方便、對作戰環境要求低、戰場生存能力較強等優點,備受世界各國軍隊的青睞。無人駕駛飛機以其準確、高效和靈便的偵察、干擾、欺騙、搜尋、校射及在非正規條件下作戰等多種作戰能力,發揮著顯著的作用,並引發了層出不窮的軍事學術、裝備技術等相關問題的研究。它將與孕育中的武庫艦、無人駕駛坦克、機器人士兵、計算機病毒武器、天基武器、雷射武器等一道,成為21世紀陸戰、海戰、空戰、天戰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對未來的軍事鬥爭造成較為深遠的影響。一些專家預言:“未來的空戰,將是具有隱身特性的無人駕駛飛行器與防空武器之間的作戰。”但是,由於無人駕駛飛機還是軍事研究領域的新生事物,實戰經驗少,各項技術不夠完善,使其作戰套用還只局限於高空電子照相偵察等有限技術,並未完全發揮出應有的巨大戰場影響力和戰鬥力。

特點

準確的攻擊能力:無人機和戰鬥機的結合,構成了一種全新的武器系統——無人駕駛戰鬥機。近年來,隨著中遠程巡航飛彈彈道飛彈的發展日新月異,地空飛彈、空空飛彈的制導技術日臻成熟,可重複使用的無人駕駛飛機的控制水平也日益提高,有人將反輻射飛彈的技術移植到無人機上,研製出了反輻射無人機,成為一種對地面雷達極具威脅的新式武器。這種航空武器的出現,可以說是向無人戰鬥攻擊機的發展目標又邁進了一步,但它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無人駕駛戰鬥機。它採取“自殺”的方式,與敵方雷達同歸於盡,充其量僅僅是巡航飛彈的翻版。而真正的無人駕駛戰鬥機應是“可以重複使用的巡航飛彈”。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項目局在1999年1月進行了一系列翼展60厘米、重200克的小型無人機試驗,並獲得了成功。目前,該局在其空中飛行器計畫中又推出了12種大小只有152毫米的袖珍型無人飛行器的預研方案,其中4種的研製工作已正式啟動。這4種袖珍型無人機有兩種固定翼型、一種直升機型、一種摺疊翼(活動翼)型。由維倫蒙特公司研製的固定翼樣機,其翼展為15厘米,時速48公里,裝備有5克重微型GPS裝置,試飛22分鐘獲得成功。另一種固定翼樣機的翼展也是15厘米,裝有軍用攝像機,航程5到10公里,由洛克希德·桑德斯公司研製。直升機型重300克,攜帶紅外成像設備,樣機有三軸穩定器,採用GPS導航,持續飛行時間可達2小時。摺疊翼型袖珍無人駕駛飛機正由美國加州工學院進行研製,其主要戰鬥諸元仍處於尖端武器的機密領域。另外,據軍事科學家們透露,一種僅有一美元紙鈔大小的遙控戰鬥機已經研製出來。機上裝有超敏銳感應器,可“聞”出柴油發動機排出的廢氣,一旦被它盯上,就會緊追不放,且可以拍攝夜間紅外照片,將敵動態和坐標傳到200公里外的基地,引導飛彈精確命中目標。它執行任務時不用擔心敵方雷達系統,適合全天候全時程作戰。
雙重性的駕駛機理:為了提高作戰效益和執行各種任務的需要,一種有人和無人兩用型戰鬥機,也將隨著無人駕駛飛機技術的日益成熟而在未來的空戰中出場。它具有兩個可以相互獨立工作的飛機操作平台,既可以和普通飛機一樣由飛行員操縱飛行,也可以由基地指揮中心直接遙控飛行或預置飛行程式自身控制飛行。兩用型戰鬥機的優點是在執行某項任務中,當飛行員傷亡或出於其它原因對飛機操作失靈或是需要暫時脫離飛行操作工作以完成其它任務時,飛機的遙控指揮系統只要未被破壞,仍可以順利完成任務,安全返回。

可見,在未來戰爭中,品類眾多、功能各異的無人駕駛飛機,必將成為廣袤空域中的百變幽靈而無處不在,無所不能。隨著航空工藝、材料和技術的不斷進步,無人駕駛飛機在未來的20年間將會真正崛起,成為自動化技術舞台上一顆耀眼的“明星”。

發展與運用

無人機的飛速發展和廣泛運用是在海灣戰爭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充分認識到無人機在戰爭中的作用,競相把高新技術套用到無人機的研製與發展上。
新翼型和輕型材料大大增加了無人機的續航時間;採用先進的信號處理與通信技術提高了無人機的圖像傳遞速度和數位化傳輸速度。
先進的自動駕駛儀使無人機不再需要陸基電視螢幕領航,而是按程式飛往盤鏇點,改變高度和飛往下一個目標。
新一代的無人機能從多種平台上發射和回收,例如從地面車輛、艦船、航空器、亞軌道飛行器衛星進行發射和回收。
地面操縱員可以通過計算機檢驗它的程式並根據需要改變無人機的航向。而其他一些更先進的技術裝備、如高級竊聽裝置、穿透樹葉的雷達、提供化學能力的微型分光計設備等,也將被安裝到無人機上。
越南戰爭,海灣戰爭乃至北約空襲南斯拉夫的過程中,無人機都被頻繁地用於執行軍事任務。無人機雖然不是戰場上空執行空中任務的主力,但也成為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於無人機是無人駕駛,因而可以把它送到危險的環境執行任務而無須擔心人員傷亡,所以世界上各主要軍事國家對無人機在軍事上的用途十分青睞。

新一代無人機的發展從低空,短航時向高空,長航時發展。老式的無人機滯空時間短,飛行高度低,偵察監視面積小,不能連續獲取信息,甚至會造成情報“盲區”,不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

無人駕駛飛行器無人駕駛飛行器 “蒂爾”II
為此,美國陸軍研製了“蒂爾”II超高空,長航時無人機。

向隱形無人機方向發展,為了對付日益增強的地面防空火力的威脅,許多先進的隱形技術被套用到無人機的研製上。一是採用複合材料、雷達吸波材料低噪聲發動機

如美軍“蒂爾”II無人機除了主梁外,幾乎全部採用了石墨合成材料,並且對發動機出氣口衛星通信天線作了特殊設計,飛行高度在300米以上時,人恥聽不見;

在900米以上時,肉眼看不見。二是採用限制紅外光反射技術,在機身表面塗上能夠吸收紅外光的特製油漆並在發動機燃料中注入防紅外輻射的化學製劑。

三是減小機身表面縫隙,減少雷達反射面。四是採用充電表面塗層還具有變色的特性:從地面向上看,無人機具有與天空一樣的顏色;從空中往下看,無人機呈現與大地一樣的顏色。

從實時戰術偵察空中預警方向發展,美軍認為,21世紀的空中偵察系統主要由無人機組成。美軍計畫用預警無人機取代E-3E-8有人駕駛預警機,使喚其成為21世紀航空偵察的主力。

向空中格鬥方向發展,攻擊無人機是無人機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由於無人機能預先靠前部署,可以在距離所防衛目標較遠的距離上摧毀來襲的飛彈,

無人機能夠有效地克服“愛國者”C-300等反導飛彈反應時間長、攔截距離近、攔截成功後的殘骸對防衛目標仍有損害的缺點

無人駕駛飛行器“達爾”攻擊型無人機
如德國的“達爾”攻擊型無人機,能夠有效地對付多種地空飛彈,為己方攻擊機開闢空中通道。

美國研製和發展無人機的主要國家之一。美軍認為無人機適合冷戰後的“地區防務戰略”和監視地區衝突的需要。為了提高戰場實時偵察能力,美軍研製和裝備了無人機。

中國在無人機和電子機上也擁有很多先進技術,相信無人飛機將會取得更大的發展。

美軍無人駕駛飛行器

美軍的目標是將無人駕駛和遠程控制技術裝備到部隊,到2010財年,美軍三分之一的縱深打擊作戰飛機將是無人駕駛飛行器……。——摘自《200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

無人駕駛飛行器美國早期無人機Q-2A,也是“火蜂”的前身
美國《200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指明了美國防部在無人駕駛航空能力一體化方面的近期目標。有趣的是,《國防授權法案》同樣指出,到2015年美國武裝部隊地面戰鬥作戰車輛的三分之一也將是無人駕駛車輛。毋庸置疑,在過去的10年裡美國的機器人技術日漸成熟,其發展以指數冪的速度向前邁進。《200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無疑為美國防部指明了方向,也就是說,美國會希望美國防部利用現有的、快速發展的機器人技術,並願意加大對無人駕駛飛行器的投資。
美國防部將機器人技術運用於作戰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了,但是要將美國武裝部隊結構轉型,實現三分之一的無人駕駛縱深打擊作戰這樣的目標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歷史

美國防部利用無人駕駛飛行器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早在越南戰爭時代,美國防部就使用了無人駕駛飛機(如:BQM-34A“火蜂”)和遙控飛行器從事作戰偵察活動。

無人駕駛飛行器“火蜂”無人機
自從越南戰爭以來,不同類型、形狀、型號和能力的無人駕駛飛行器一直服役於美國武裝部隊,主要用來從事情報蒐集,監視、偵察,以及目標探測活動。

自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美國防部投資於無人駕駛飛行器方面的資金超過60億美元。儘管投入了如此多的資金,美國武裝部隊當時卻仍沒有一支強大的無人駕駛飛行器部隊,也沒有一整套使用無人駕駛飛行器的最佳操作規程戰術策略。由於技術問題和缺乏作戰能力,大部分無人駕駛飛行器計畫被擱置。早期的無人駕駛飛機除了具備讓飛行員免受傷害的優勢之外,幾乎沒有展現出比有人駕駛飛機更多的優勢。但美國會《200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的出台和批准將可能改變這一形勢,因為美軍計畫在未來的幾年內投資50億美元,加大對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究與發展。

無人駕駛飛行器“捕食者”無人機

儘管美國防部無人駕駛飛行器研究計畫已經有50多年的歷史,但是無人駕駛飛行器真正價值的開發也只是在最近10多年才展示出來。在美國對伊拉克的“沙漠風暴行動”當中,伊拉克士兵因為一架盤鏇在他們上空的“拓荒者”無人駕駛飛行器而向美軍投降;在美國對波士尼亞的戰爭中,“捕食者”無人駕駛飛行器發揮了它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科索沃戰爭中,“捕食者”向美軍司令官提供了實時情報信息,為美軍作戰成功奠定了基礎;“探尋者”無人駕駛偵察機在對科索沃的戰爭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美國的盟國也將自己的無人駕駛飛行器投入到了上述作戰行動當中,這些都證明了無人駕駛飛行器在國際範圍內已經得到了認可。美國最新型無人駕駛飛行器“全球鷹”有很強的續航能力,能夠從美國的加利福尼亞一直飛到澳大利亞。在美國對阿富汗進行的“持久自由”行動中,“捕食者”和“全球鷹”這兩種無人駕駛飛機都投入到了戰爭當中,而且“捕食者”還成功地向地面目標發射了“地獄火”飛彈。

種類

無人駕駛飛行器類型多種多樣,最初美國防部把無人駕駛飛行器劃分為近程、短程、中程、持久等四種類型。事實上,關於無人駕駛飛行器的劃分沒有正式的鑑別標準和定義。目前流行的劃分是無人駕駛航空公司根據無人駕駛飛行器的設計特色、性能、任務來劃分的,其劃分類型如下:

無人駕駛飛行器美國BQM-145A中程無人機
持久型無人駕駛飛行器:它的特點是飛行高度高、航程遠。它從形體上看類似於專用民航的單一引擎飛機,如“塞納”、“風笛手”等;它的起飛重量可達3萬磅(約14噸),如此龐大的平台使它能夠裝載更多的燃油,因此它能夠有持久的耐力,在許多種情況下,它能夠連續飛行24小時。持久無人駕駛飛行器利用衛星鏈路進行飛行器控制,並通過衛星傳輸收集到的情報。

戰術無人駕駛飛行器:它的特點是飛行高度較低,對這種飛行器的控制是在地面控制站的視距範圍內進行的。戰術無人駕駛飛行器的起飛重量從幾百磅到幾千磅不等,能夠執行幾個小時的飛行任務,利用視距鏈路進行飛行器控制和感測器下行傳輸

無人駕駛飛行器美國“鷹眼”無人機
小型無人駕駛飛行器:它的特點是體積小,重量輕,甚至可隨身攜帶;控制站利用視距鏈路可對十多公里外的小型無人駕駛飛行器進行控制。它的任務飛行時間可以是幾分鐘,也可以是幾個小時。許多小型無人駕駛飛行器利用可選擇動力能源(如電池等)以減少油料補給的需求。

袖珍無人駕駛飛行器:它是由美國防高級研究計畫局建議研製的一種微型無人駕駛飛行器,用於執行特殊的監視任務。它的翼展和機長都不到15厘米,可在大型建築物內實施偵察,例如收集生化製品,或依附在一些結構和設備上起到竊聽器錄像機的作用,這些能力都是大型平台飛行器所不具備的。

能力

迄今為止,無人駕駛飛行器能力主要是由各種類型的飛行器有效荷載能力決定的。無人駕駛飛行器的大小和性能從設計上又決定了飛行器的有效荷載,因此也就決定了飛行器的任務執行能力。傳統的無人駕駛飛行器的有效荷載主要用來執行監視和偵察,這裡所提到的有效荷載主要包括電子/光學感測器紅外感測器、合成孔徑感測器通訊中繼設備等。隨著諸如“全球鷹”這樣的超乎尋常的高能力無人駕駛飛行器平台的出現,由於其有效荷載和作戰能力的增強,無人駕駛飛行器的有效荷載將最終取決於任務的需求。

無人駕駛飛行器“全球鷹”
其它正在研製的有效荷載將增強無人駕駛飛行器的情報收集、監視、偵察和目標探測等性能,這些有效荷載包括信號情報(指對無線電信號監聽、截獲和破譯獲得的情報)感測器超光譜感測器、識別標記感測器等。

影響無人駕駛飛行器能力的一個關鍵因素是對無人駕駛飛行器的控制。對無人駕駛飛行器的控制一般有三種基本的方式:一是人工控制操作員地面控制站通過控制裝置了解飛行器的飛行路徑、飛行速度和飛行高度,並根據需要通過感測器向無人駕駛飛行器發出指令第二種是預定程式控制方式。操作員預先制定好飛行器的任務計畫、操作員可在任務執行之前或執行過程當中通過程式載入新的任務計畫或者改變任務要求,人工控制隨時都可干預任務執行。第三是全自動控制方式。在飛行之前,所有的從起飛到著陸期間的任務計畫和感測器裝置操作都已經輸入到飛行系統中,只有在緊急情況下可以通過人工控制來干預任務的執行。

計畫

美國空軍
全球鷹”(RQ-4):“全球鷹”屬於高空持久無人駕駛飛行器。目前“全球鷹”的採購計畫正在制定當中。

無人駕駛飛行器“捕食者-2”
捕食者”(RQ-1):“捕食者”屬於中高空持久無人駕駛飛行器。自1996年以來,“捕食者”已經投入作戰,基本能夠滿足戰區情報、監視和偵察的需求。截止目前,RQ-1的飛行時數已經達2.2萬小時。

捕食者B”:“捕食者B”屬於中、高空持久無人駕駛飛行器,利用渦輪螺鏇槳發動機以擴展原來的“捕食者”任務性能和能力。它在“捕食者”機身、航空電子設備、機械系統、數據連結飛行控制技術的基礎上,增加了50%的有效荷載能力,具備有24小時續航能力,能夠在45,000英尺(約13700米)的高空以220節(407公里/小時)的空速飛行。
美國陸軍:

探尋者”:“探尋者”用於近程偵察、監視和目標搜尋,屬於戰術無人駕駛飛行器,於1990年9月首次試飛。在對科索沃戰爭中,美軍曾用它來執行應急任務。美陸軍計畫將用它來裝備第18空降軍。

無人駕駛飛行器“影子”無人機
影子”:“影子”屬於戰術無人駕駛飛行器,專門用來為地面機動部隊提供直接的偵察、監視、目標搜尋支援,該計畫正在完成初期作戰測試事故評估,並將於今年開始裝備級部隊。

美國海軍/海軍陸戰隊

拓荒者”(RQ-2):“拓荒者”在美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已經有一段比較長的歷史,屬於近、中程戰術無人駕駛飛行器。1985年首次試飛,1986年6月開始裝備美海軍,1987年開始裝備美海軍陸戰隊。RQ-2主要用於為大型水面艦隻和艦載作戰飛機進行實時校正攻擊目標、同時負責探測和搜尋海上目標。

無人駕駛飛行器“龍”式無人機
”式無人駕駛飛機:“龍”式無人駕駛飛機是在80年代“艾克斯德龍”計畫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小型無人駕駛機,主要用來滿足美海軍陸戰隊遙感工作的需求。
火力偵察兵”:“火力偵察兵”是基於垂直起降戰術無人駕駛飛行器改造而成的飛行器,以替代年代已久的“拓荒者”戰術無人駕駛飛行器,主要用來協助美海軍陸戰隊從事海岸作戰和水面作戰。

龍眼”:“龍眼”是一種小型、攜帶型無人駕駛飛行器,主要用來滿足海軍陸戰隊在山區從事偵察、監視和目標搜尋的需求。

軟體系統

戰術控制系統是由美各軍種聯合批准研製的共用無人駕駛飛行器控制與蒐集情報分配軟體,用來向各軍種無人駕駛飛行器系統提供作戰協作能力。它具備有全面控制陸軍“影子”和海軍/海軍陸戰隊“火力偵察兵”戰術無人駕駛飛行器的能力;具備向“捕食者”提供飛行路徑感測器控制的能力;具備從“全球鷹”接收數據能力。戰術控制系統計畫由美海軍負責,由雷聲系統公司生產。

此外戰術控制系統還出售給多個北約成員國,而且美國越來越多的盟國正在考慮採購這種系統。戰術控制系統標準目前已經是北約無人駕駛飛行器控制系統的基礎。

挑戰

根據美國會的《2001年國防授權法案》,美國航空部隊要在2010財年之前實現其三分之一的縱深打擊能力由無人駕駛飛行器來完成的目標,目前來看這個目標面臨著眾多的挑戰,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解決眾多的文化和作戰課題,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第一整合無人和有人駕駛航空技術。整合就意味著協調,要實現無人駕駛與有人駕駛航空技術之間的協調就需要用創新的戰術實現合理的技術平衡

第二、自動程度。無人駕駛飛行器的自動程度決定著無人駕駛作戰如何與有人駕駛航空作戰的整合。

第三、擴大無人駕駛飛行器的優勢。要使無人駕駛飛行器受到普遍歡迎,就需要繼續提高它的性能,並從成本和風險方面取得優勢。

第四、充分利用無人駕駛飛行器資源。目前,無人駕駛飛行器基本上都是一對一的控制,即:一架飛行器需要有一個地面站和一個操作員。為了獲得未來戰場上的作戰優勢,必須開發出一種技術,用較少的地面站和操作員控制更多的飛行器。

第五、挖掘情報、監視、偵察之外的功能。要使無人駕駛飛行器具備有縱深打擊能力,首先就要求擴展無人駕駛飛行器的功能,使其具備有攻擊能力,而不是被動防禦。

第六、增強無人駕駛飛行器之間的協調能力。利用共用的地面站增強無人駕駛飛行器之間的協調能力,從而使無人駕駛飛行器的利用更加有效。

第七操作員資格、訓練和技術熟練程度。到目前為止,各軍種還沒有統一的飛行器感測器操作員資格標準。美空軍是用飛行員來控制“捕食者”和“全球鷹”;美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則用情報蒐集人員來控制無人飛行器。

無人駕駛飛行器“黑星”無人機
無人駕駛飛行器新型X-45A無人機


英國研製新型無人駕駛飛行器 外型頗似UFO(圖)

國外媒體報導,幾十年以來,外形碟狀的不明飛行物一直是科學家心中的難解之謎。目前,英國研究

無人駕駛飛行器“GFS”飛碟
人員最新研製一種無人駕駛飛行器,其外形酷似UFO不明飛行物。
這種最新設計的碟狀飛行器可在任意表面垂直起飛,著陸在任意地域,如果它偶然碰撞在建築物的邊緣時,它並不會引爆成為一團火球。但對於直升機來說,在這樣的狀況下則意味著是一場無法挽救的災難。據稱,飛行器的飛碟形狀有利於飛行在城市戰爭區域,在災難現場進行營救和搜尋,檢查農作物和管道,並拍攝航空照片。

GFS”意思是傑弗的飛碟,該飛行器是由英國工程師傑弗.霍頓設計的。類似於“GFS”飛碟這樣的設計還有許多,但是那些設計均存在一些缺陷,它們無法攀升飛越山坡或建築物,同時更難實現無人駕駛操控。

“GFS”飛碟非常像一個倒置的碗,由頂部安置著一個推進器。當推進器鏇轉時,飛行器將氣體向外排出,這將在飛行器頂部形成低氣壓、在底部形成高壓,有利於飛行器升空飛行。英國劍橋大學空氣動力學副教授霍爾格.巴賓斯基稱,這種UFO造型設計的飛行器很容易消減重力中心的載荷,雖然這一點直升飛機也可以實現,但是直升機的機翼在一些複雜地形時務必小心,很容易出現危險。

該飛行器邊緣的風門片避免它鏇轉起來像陀螺,並允許控制器能有效操控。英國彼得伯勒市GFS項目主管大衛.斯蒂爾指出,由於它比直升機的可移動部件更少,因此它的性能更加穩定,更容易安全起飛。它很容易建造和維護。然而它的燃料補給卻是一個問題,這是它的致命弱點。另一個缺陷設計是,飛行器風扇片很小,其所處空間很狹小,很難引入大量的空氣。

巴賓斯基指出,由於飛行器功率較低大量的動力轉化為推進力,因此飛行器的電池持續時間不會很長。今年初,美國國防部十分關注此項設計,經過“GFS”飛碟盤鏇飛行和操控示範,美國國防部已簽訂了定製契約。事實上,這種新型飛行器還可在風中飛行,速度可達到10英里/每小時。

今年9月,英國國防部大臣挑選“GFS”飛碟作為6個代表組中的一支小組出賽2008年7月舉行的“無人駕駛裝置精彩挑戰項目”,該飛行器將裝配照相機紅外技術設備,在指定的任務中發現隱藏的危險目標 。

相關詞條


特殊飛行器

飛行器通常指在大氣層內或大氣層外空間飛行的器械,依據發明人的不同需求,特殊飛行器往往具有不同的功能與特點。

行星際飛行器 超級飛行器 氣墊飛行器 地效飛行器
無人駕駛飛行器 遙控飛行器 Samarai飛行器 超人飛行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