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鯨科

灰鯨科

灰鯨科屬於哺乳綱動物,主要分布於北太平洋海域,有長距離遷徙的習性,從北部海遇南遷至我國黃海、南海一帶或加利福尼亞、墨西哥一帶越冬。

基本信息

簡介

灰鯨科灰鯨科
灰鯨科Eschrichtiidae僅灰鯨Eschrichtius robustus一種。 灰鯨科Eschrichtiidae僅灰鯨Eschrichtius robustus一種,主要分布於北太平洋海域,有長距離遷徙的習性,從北部海遇南遷至我國黃海南海一帶或加利福尼亞墨西哥一帶越冬。灰鯨為中等體型的鬚鯨,身長約15米,游泳速度較慢,曾經被廣泛捕捉,很早以前就成為了瀕危物種,後受到保護,在北美洲現在是觀的重點。

體態

鯨目灰鯨科的一個單型屬單型種。體長10~15米,鰭肢寬厚,長約2米,尾鰭寬約3米,成體重24~37噸;噴氣孔位於吻部最高處的後方 ,兩噴氣孔距離7厘米 ;體灰色或石板青色,有白色斑點,有時有白色藤壺寄生於體外,出現疤痕,似癩皮狀;背後方有8~10個低隆突 ;須板黃白色 ,每側由130~180片鯨鬚組成,最長34~45厘米;頭部毛較多 ;7塊頸椎均不癒合 。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 。現生的灰鯨有2個種群:一個亞洲種群,另一北美洲種群。由於濫捕,1830年即已瀕危。1938年開始國際保護,數量回升。在墨西哥灣為觀賞動物。鯨鬚為貴重工藝品原料

分布

主要分布於北太平洋海域,有長距離遷徙的習性,從北部海遇南遷至我國黃海南海一帶或加利福尼亞墨西哥一帶越冬。灰鯨為中等體型的鬚鯨,身長約15米,游泳速度較慢,曾經被廣泛捕捉,很早以前就成為了瀕危物種,後受到保護,在北美洲現在是觀的重點。

來源:DK自然珍藏圖鑑《鯨與海豚》

鯨魚有關的那些屬

鯨類是一種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動物,鯨魚雖然有魚字,其實它並不是魚類,而是哺乳類動物,本任務是盤點一些鯨魚的屬。

鯨目


鯨目(Cetacea),包括海豚,是所有哺乳動物中最適應水棲生活的一支,外形和魚相似,已經完全不能在陸地上生活,其中包括一些地球上最大的動物,而多數則是中等體型。
海豚
齒鯨亞目(Odontoceti) ,口中或多或少均具有牙齒,頭骨左右不對稱,只有一個鼻孔。齒鯨亞目種類比較多,多數成員體型比較小,也有少量種類體型很大。大體可以分成海豚、喙鯨和抹香鯨三個差異比較大的類群,每個類群下分一至多科。
海豚科|
喙鯨科 |
抹香鯨科
灰鯨
鬚鯨亞目(Mysticeti), 出現比較晚,起源於早期有齒的鯨類,由於適應以數量巨大的浮游生物為食而失去了牙齒。鬚鯨亞目成員多體型較大,包括現存體型最大的動物,經濟價值高,曾被廣泛捕捉,現生種類多分布較廣,但是由於捕鯨業的原因,數量比較少。鬚鯨亞目現存有三個科。
露脊鯨科 |灰鯨科| 鬚鯨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