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利福尼亞半島

加利福尼亞半島

加利福尼亞半島位於墨西哥西北部,科爾特斯海(加利福尼亞灣)與太平洋之間,北鄰美國。又稱下加利福尼亞半島。

基本信息

正文

概況

自西北向東南延伸1223千米,寬50~250千米,平均寬度75千米,面積143396平方千米,形似北美大陸的“瘦臂”,是世界上最狹長的大半島。因北美海岸山脈縱貫,由於大斷層,靠海灣一側急遽抬升而地勢陡峭;臨太平洋一側平緩下傾。西北-東南走向的山嶺縱貫其間。大部為海拔500~1500米。地勢北高南低,最高點為北部的恩坎塔達峰,海拔3078米;中部多火山,海拔1995米的特雷斯-比赫內斯火山知名,熔岩西流形成副半島;拉巴斯(La Paz)附近為低窄地峽,拉巴斯和奧霍德列夫雷(Ojo de Liebre)潟湖之間的太平洋沿岸為廣闊平原。拉巴斯以南,海拔降至250米。山地東坡陡峭,沿海平原狹窄;西坡平緩,平原較寬。海岸曲折,海岸線長3280千米,多小島,有深水避風港。為亞熱帶氣候,年降水量低於250毫米,東岸甚至不足100毫米,是全國最乾熱地區之一。河流稀少,北部 、南部有大型灌溉農業區,種植棉花、小麥、蔬菜。有銅、錳、鈉等礦藏。工業以食品加工、採礦、冶金為主。交通動脈為提華納-聖盧卡斯角公路,有海港、機場。以北緯28℃為界,北部設為下加利福尼亞州,首府墨西卡利,有鐵路通首都墨西哥城和美國洛杉磯;南部設南下加利福尼亞州,首府拉巴斯。

歷史

殖民時代以前,半島北部是印第安人科奇米爾部落,南部是佩里古爾和瓜伊古拉部落。西班牙殖民者征服墨西哥後,曾於1532年試圖征服半島,但是沒有成功。因此,他們認為加利福尼亞半島是加利福尼亞女神“加拉菲拉”居住的極樂世界,而一直對半島心存疑慮。直到1697年,也就是征服墨西哥的170多年後,才有耶穌派教士到達半島上。經過80年的傳播福音,以後又有弗朗西斯科派和多明尼各派教士前往半島繼續從事福音傳播,直到1834年,西班牙殖民者終於完全控制了半島,取得了武器沒有取得的征服。這是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最後的擴張行動。
1847年美墨戰爭以後,美國曾企圖把加利福尼亞半島連同整個加利福尼亞一起兼併。但是,墨西哥政府沒有同意。1848年,美國和墨西哥簽訂的瓜達盧佩—伊達爾戈條約規定,美國永遠占有上加利福尼亞,即現在的美國加州。雖然這個“陽光地帶”已經成為美國最繁榮的地方,但是,舊金山(聖弗朗西斯科)、洛杉磯、聖迭戈等加州的主要地方都沿用了西班牙殖民時代及獨立後墨西哥管轄時的名稱。墨西哥在加利福尼亞半島中部、以北緯28度劃線,分為北下加州(首府墨西卡利)和南下加州(首府拉巴斯)。

歷史與現狀

在一般墨西哥人的眼裡,半島是另外一個墨西哥;原始而又荒涼。半島上的綠洲屈指可數。1973年,全長1645公里的聯邦1號公路從北部邊境直到南端,貫穿了整個加利福尼亞半島。1974年,南下加利福尼亞州正式成立。是墨西哥最晚成立的聯邦州。國土面積73948平方公里,占墨西哥全國面積的3.6%,但是,直到2000年,全州人口只有423516人,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6人。為了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當地政府想了許多辦法,因地制宜地發展旅遊業和出口加工業。用“充足的陽光和海水”來吸引各國遊客。這裡平均日照360天,一到冬季,美國和加拿大的遊客像灰鯨一樣紛紛南下。80年代末,這裡剛開始發展旅遊業時,還並不很出名。最時髦的旅遊項目算是運動釣魚,已有幾十年的歷史。旅店也不很多。南下加州的經濟收入主要還是靠漁業。現在,在洛斯卡沃斯就已經擁有26座五星賓館,6個國際標準的高爾夫球場,6474間酒店客房。1999年,吸引了52萬旅遊者,其中85%是外國遊客。人均消費1450美元,旅遊總收入達到8.28億美元,占南下加州國內生產總值第一位,成為主要的經濟支柱。漁業已經下降到第三位。他們的經驗表明,僅僅擁有旅遊資源是不夠的,還需要讓人們了解它,並且創造開發這些資源的機會和條件,滿足不同種類、不同層次的旅遊選擇。

洛斯卡沃斯

地處加利福尼亞半島最南端的洛斯卡沃斯(Los Cabos)是南下加利福尼亞州主要的旅遊城市之一。洛斯卡沃斯以其迷人的海灘,豐富的海洋生物和熱情好客吸引著眾多的國內外遊客。據統計,洛斯卡沃斯每年接待數以百萬計遊客,其中大部分是美國人。2002年10月,墨西哥南下加利福尼亞州的“洛斯卡沃斯”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組成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PEC)的21個經濟體領導人齊集此地,舉行第10次領導人會議;21個經濟體的外交、經濟部長會議以及企業界高峰會議。
夏季,可能會看到各類的鯊魚在這裡出沒;冬季(12月到來年3月),這裡是世界珍稀動物阿拉斯加灰鯨的避寒勝地。每年12月初,灰鯨從遙遠的白令海和楚科奇海游至這個溫暖的海灣,進行交配和繁衍後代,翌年2月回遊,年復一年,成群的灰鯨暢遊1萬公里,從阿拉斯加來到南下加州溫暖的海洋里交配或生產幼鯨。而灰鯨的懷孕期長達13個月。開春以後,一些體重達40噸的巨鯨,帶著一群新生的幼鯨,浩浩蕩蕩地返回阿拉斯加。因此,這裡的“灰鯨聖殿(保護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為“人類自然財富”。灰鯨的光臨使洛斯卡沃斯成為獨具特色的旅遊景點和世界鯨類的自然保護區,如果在這個季節去那裡旅遊,人們可以觀賞到灰鯨歡度“蜜月”的奇妙情景。洛斯卡沃斯交通便捷,與首都墨西哥城每天都有幾個航班往返,從美國洛杉磯或休斯敦乘飛機,兩個多小時即可抵達洛斯卡沃斯。此外,洛斯卡沃斯的陸上交通也非常便利。南下加利福尼亞州州府拉巴斯是陸上通往洛斯卡沃斯的必經之地。

太平洋之門—聖盧卡斯角石拱

“地之角”的盡頭是聖盧卡斯角的標誌性景點:聖盧卡斯角石拱。這個巨大的拱形岩石是從大陸伸向大海的山體長年受海浪沖刷而形成的。遠遠望去,只見一座從陸地伸向大海的石山,由於受海水長年沖刷,已經被分割成幾塊獨立的巨石,其中最大的那塊巨石的前段被海水沖刷出一個渾圓通透的大洞,這就是聖盧卡斯角石拱。透過這扇“拱門”便可以望到遼闊的太平洋,湛藍的海水被風掀起沖向石拱,太平洋水和科爾特斯海水通過石拱相匯,形成巨大的白色浪花和迷濛的水霧,發出隆隆巨響,甚為壯觀,“太平洋之門”由此得名。當地人說,這是一扇通往永恆的門,每當夕陽西沉,潮汐退去,便會有戀人乘船來到“拱門”下的沙灘,凝視著太平洋上的落日,彼此傾訴對愛情的忠貞。

大海接吻—聖盧卡斯角愛情灘

聖盧卡斯角愛情灘也是聖盧卡斯角一個著名景點,它坐落於聖盧卡斯角石拱和它後面的山嶺之間。這個海灘也是人們享受純正日光浴的絕佳地方。海灘面積不很大,南北兩側是峭壁,東邊是科爾特斯海,西邊是太平洋,南北最長的地方也就千餘米,東西寬大約500多米。據說,過去這裡就是從大陸伸進海里的山,根本沒有灘,由於海水長年沖刷,硬是把山劈開一大塊,形成今天的海灘。這裡風大的時候,太平洋的海浪和科爾特斯海的海浪就衝過這片沙灘相互融為一體,就像一對熱戀中的情侶親密接吻,所以,人們就給這片沙灘起了“愛情灘”這個名字。

配圖

加利福尼亞半島加利福尼亞半島

相關連線

墨西哥

北美洲

美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