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蓋褶孔菌

灰蓋褶孔菌

灰蓋褶孔菌,真菌界、擔子菌門、多孔菌目,子實體較大。厚0.4--1.8cm,半圓形或腎形,蛋殼色或淡青灰色,漸變為淺棕灰色,深棕灰色至鼠灰色,菌肉白色,厚1--2mm。菌褶寬2.5--10mm,間距0.8--1.2mm,深蛋殼色,有時分叉,偶有相互交織。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灰蓋褶孔菌灰蓋褶孔菌
子實體較大。厚0.4--1.8cm,半圓形或腎形,蛋殼色或淡青灰色,漸變為淺棕灰色,深棕灰色至鼠灰色,革質或木栓質,具細絨毛後變光滑,有明顯或不明顯的環紋,往往靠近基部具小疣,蓋邊緣薄,銳,波浪狀或瓣裂狀開裂,往往具棱紋。菌肉白色,厚1--2mm。菌褶寬2.5--10mm,間距0.8--1.2mm,深蛋殼色,有時分叉,偶有相互交織,褶緣薄,銳,完整或波浪狀,後期鋸齒狀並呈淺煙色。菌絲無色,壁厚。

生境

樺、椴、楊、蒙古櫟等枯立木、伐木樁或枕木等樹木及木材上常呈覆瓦狀著生,一年生。

分布

分布廣泛。屬木腐菌。

盤點多孔菌科的生物(二)

多孔菌目的1科。本科真菌子實體多種形狀,平伏、帶菌蓋,有柄或無柄,一年生或多年生,肉質、革質、木栓質或木質。菌肉通常無色或褐色。菌絲體有一體型、二體型和三體型。子實層生於菌管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