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蜂窩菌

毛蜂窩菌

毛蜂窩菌,屬多孔菌科一種,是木棲腐生的中小型菇類。該菇類生長於如台灣等地之低中海拔林區,生長期間約是在春夏兩季之間。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毛蜂窩菌 毛蜂窩菌

子實體無柄,菌蓋腎形,半圓形,扁平,2.5-13 cm×4-22cm,厚0.4-0.7cm,韌木栓質,基部暗灰色,向邊緣呈銹褐色,有不明顯環紋和輻射狀皺紋,有分枝、深色而易脫落的粗毛,邊緣薄而銳。菌肉棕褐色,厚0.1-0.2cm。管口大呈蜂窩狀,近基部處每厘米3-4個,近邊緣處每厘米5-6個,深3-6(10)mm,與菌肉色相同,孔內往往灰白色。菌絲柱錐形,頂端近無色,突逾子實層110-170μm,基部褐色,粗22-56μm。孢子無色,光滑,橢圓形,17.6-22μm×7.2-8.8μm。

生態習性

生於荔枝等闊葉樹的樹幹上。

經濟用途

微苦帶澀。溫、平、無毒、宜腸、健胃、止酸、治胃氣痛。常用量乾品12-15g,煎湯溫服。本菌系熱帶區域的種類,對龍眼、荔枝等樹木侵害,引起木材白色腐朽。

盤點多孔菌科的生物(二)

多孔菌目的1科。本科真菌子實體多種形狀,平伏、帶菌蓋,有柄或無柄,一年生或多年生,肉質、革質、木栓質或木質。菌肉通常無色或褐色。菌絲體有一體型、二體型和三體型。子實層生於菌管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