樺褶孔菌原變種

樺褶孔菌原變種

擔子果一年生,無柄,革質或較硬,菌蓋半圓形,近扇形或貝殼狀,單生或左右相連,有時覆瓦狀,生於多種闊葉樹上,特別喜生於樺樹上。在林中以及使用的木材上普遍發生。稀生雲杉、冷杉上。木材白色腐朽。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擔子果一年生,無柄,革質或較硬,菌蓋半圓形,近扇形貝殼狀,單生或左右相連,有時覆瓦狀,0.5-5×5-10cm,厚達8mm,表面污白色,灰白色,乾后土黃色,淡褐色或黃褐色,有絨毛或粗硬毛,並有狹密的環紋;邊緣稍銳或稍厚,完整。菌肉白色或近白色,乾後淺土黃色至土黃色,厚約1mm。菌褶白色,乾后土黃色,寬3-11mm,間距1-1.5mm,大多不分叉,有時部分分叉或部分相互交織呈孔狀,褶緣薄、銳或鈍,完整至波浪狀,後期稍呈鋸齒狀。
菌絲系統三體型;生殖菌絲透明,薄壁、具鎖狀聯合,直徑2.5-5.5μm;骨架菌絲無色,厚壁到實心,直徑4-5μm;纏繞菌絲無色,厚壁,形成頂端尖銳的劍狀菌絲,直徑1.5-2μm。
擔孢子圓柱形,稍彎曲,透明,薄壁,平滑,4.7-6.3×1.6-2.5μm。

生境

生於多種闊葉樹上,特別喜生於樺樹上。在林中以及使用的木材上普遍發生。稀生雲杉、冷杉上。木材白色腐朽。

中國分布

河北涿鹿,16303。北京百花山,21686。山西,1954V,劉波采,10480。內蒙古,1917IX,桑志華采29099。遼寧開原,40590。吉林,1954VII,趙繼鼎采,10491。
黑龍江伊春,24142。江蘇南京,7830。浙江天目山,7838。福建順昌,18406;崇安,29816。河南寶豐,47917。湖北神農架,47305,47049。湖南龍山,26202。廣西東蘭,20761。四川峨眉山,7842。貴州冊亨,26201。雲南保山高黎貢山,26206。西藏米林,39664。陝西眉縣太白山二里關,26207。甘肅,1945IX,鄧叔群采,09576;天水,27183。青海民和混山寺,27181。

世界分布

歐、亞,非、大洋洲,南北美五大洲都有分布。主要分布北溫帶,而熱帶稀少。

本種特點

本種由於菌蓋具長硬毛和絨毛,有環帶以及褶狀子實層體等特性,易識別。它在樺樹林中發生非常普遍,在樺木斷面上者多小型,而在枯枝上者多較大。腐朽木軟化,容易用手指剝離。木材裂縫中有白色菌絲體存在。木材腐朽力比較緩慢。

盤點多孔菌科的生物(二)

多孔菌目的1科。本科真菌子實體多種形狀,平伏、帶菌蓋,有柄或無柄,一年生或多年生,肉質、革質、木栓質或木質。菌肉通常無色或褐色。菌絲體有一體型、二體型和三體型。子實層生於菌管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