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囊耙齒菌

白囊耙齒菌

是我國藥用菌種的一種,具有很高的醫學價值,治療尿少,浮腫,腰痛,血壓升高等症,具抗炎活性。具有調節免疫作用,如增強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功能;增強細胞免疫功能;促進細胞因子產生;增強體液免疫反應等。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擔子果一年生,平展至反卷,有時平伏,近革質。菌蓋8-15×9-20mm,厚1.5-3mm,常左右相連,有時覆瓦狀,表面白色,有細長毛或絨毛,無環紋或有不明顯的環紋;邊緣薄而銳。菌肉白色,厚0.5-1.5mm。菌管長1-2mm。孔面白色或淡黃白色;管口每毫米約2個,常裂為齒狀。
菌絲系統二體型;生殖菌絲透明,薄壁、少分枝,具簡單隔膜,直徑3-4μm;骨架菌絲無色,厚壁到實心,直徑3-5μm。
囊狀體顯著,厚壁,通常棍棒狀,被結晶,30-50×6-8μm。
擔孢子長橢圓形到圓柱形,透明,平滑,4.5-6×2.5-3μm。

生境

生於闊葉樹上,如柳、楊、槭、椴、樺、櫟、李、桔及洋槐等。偶爾生於針葉樹上。木材白色腐朽。

中國分布

北京百花山,16169,33862。福建邵武,45497。湖北襄樊隆中,40587,神農架,47477。廣西龍津,34062。雲南昆明西山,34595。陝西太白山,33265。

世界分布

中國、美國。還有其他國家。

特點

明顯的齒狀子實層體,顯著的被結晶囊狀體以及生殖菌絲具簡單隔膜是本種的三個重要鑑別特性。MaasGeesteranus(1979)總結Irpex屬只包括I.lacteus一個種,為單種屬。置於Irpex的其他種類,或是同物異名或應轉入其他屬。作者認為必須經過培養系統研究後才能決定本屬的範圍。

盤點多孔菌科的生物(二)

多孔菌目的1科。本科真菌子實體多種形狀,平伏、帶菌蓋,有柄或無柄,一年生或多年生,肉質、革質、木栓質或木質。菌肉通常無色或褐色。菌絲體有一體型、二體型和三體型。子實層生於菌管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