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擬層孔

海南擬層孔擔子菌綱,多孔菌目,多孔菌科,屬木腐菌。

基本信息

海南擬層孔

拉丁綱名Basidiomycetes
中文綱名擔子菌綱
拉丁目名Polyporales
中文目名多孔菌目
拉丁科名Polyporaceae
中文科名多孔菌科
拉丁名Fomitopsis hainanensis
中文名海南擬層孔
定名人Zhao et X.Q. Zhang
參考文獻Polyporaceae

海南層孔菌屬經濟真菌

粉肉擬層孔( Fomitopsis cajander (Karst.) Kotlaba et Pouzar Fomes cajander Karst.Melanoporia cajander (Karst.) Kotlaba et Pouzar)
屬木腐菌,被侵害木質部形成褐色腐朽。

分類:非褶菌目 > 多孔菌科 > 擬層孔菌屬 >
分布:黑龍江 吉林 河北 河南 四川 江西 廣東 廣西 海南 雲南

紅頰擬層孔菌紅頰層孔 Fomitopsis cytisina (Berk.) Bond et Sing. Fomes cytisinus (Berk.) Gill.)
屬木腐菌,被侵害木質部形成白色腐朽。其子實體熱水提取物對小白鼠肉瘤180抑制率為44.2%,而熱水提取液為70%。

分類:非褶菌目 > 多孔菌科 > 擬層孔菌屬 >
分布:河北 北京 山東 山西 安微 江蘇 江西 浙江 湖南 廣東 廣西 海南 陝西

貝狀木層孔菌(針貝針孔菌 Phellinus conchatus (Pers. : Fr.) Quél. )
屬木腐菌。醫用活血、補五臟六腑,化積解毒。

分類:非褶菌目 > 多孔菌科 > 木層孔菌屬 >
分布:河北 陝西 甘肅 江蘇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湖南 廣東 廣西 河南 四川 貴州 雲南 海南

銹色木層孔菌( Phellinus ferruginosus (Fr.) Pat. )
屬木腐菌,引起木材白色腐朽。另外沙氏木層孔菌(P. shaferi),微黃木層孔菌(P. gilvoides),紅色木層孔菌(P. rufitinctus),全色木層孔菌(P. chrgseus),紫褐木層孔菌(P. purpureo-gilvus),斑狀木層孔菌(P. punctatiformis)均引起白色腐朽。

分類:非褶菌目 > 多孔菌科 > 木層孔菌屬 >
分布:河北 浙江 廣東 海南

淡黃木層孔菌(粗皮針層孔 Phillinus gilvus (Schw. : Fr.) Pat. Polyporus gilvus Schw. : Fr.)
屬木腐菌。被侵害枯立木、倒木和伐木樁木材產生白色腐朽。藥用有補脾、祛濕、健胃作用。對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90%,對艾氏癌的抑制率為60%。常在木耳段木上出現,被視為“雜菌” 。

分類:非褶菌目 > 多孔菌科 > 木層孔菌屬 >
分布:黑龍江 吉林 河北 河南 山西 陝西 安徽 四川 江蘇 浙江 江西 湖南 貴州 雲南 廣西 海南 福建 台灣 廣東

橡膠木層孔菌(橡膠針層孔 Phellinus lamensis (Murr.) Teng Phellinus willamii (Murr.) Pat.)
據試驗對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均為60%。另外屬木腐菌,導致樹木木質白色腐朽。

分類:非褶菌目 > 多孔菌科 > 木層孔菌屬 >
分布:雲南 廣西 海南地

裂蹄木層孔菌(裂蹄針層孔菌、針裂蹄、裂蹄木層孔 Phellinus linteus (Berk. et Cart.) Teng Phellinus yucatensis (Murr.) Imaz.)
此菌子實體熱水提取對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為96.7%。另外,屬木腐菌,對樹木有危害。劉波教授認為中藥桑黃主要指P.yucatensis,此兩種又是同物異名,其藥用價值相同或相似,被認為可以抗癌。

分類:非褶菌目 > 多孔菌科 > 木層孔菌屬 >
分布:河北 山西 吉林 黑龍江 安徽 浙江 廣東 河南 陝西 新疆 青海 雲南 海南

寬棱木層孔菌(寬棱針層孔 Phellinus torulosus (Pers.) Bourd. & Galz. )
屬木腐菌,引起木材白色腐朽。

分類:非褶菌目 > 多孔菌科 > 木層孔菌屬 >
分布:黑龍江 吉林 河北 浙江 江西 雲南 廣西 廣東 海南 台灣 福建

盤點多孔菌科的生物(二)

多孔菌目的1科。本科真菌子實體多種形狀,平伏、帶菌蓋,有柄或無柄,一年生或多年生,肉質、革質、木栓質或木質。菌肉通常無色或褐色。菌絲體有一體型、二體型和三體型。子實層生於菌管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