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耕水耨

火耕水耨

火耕水耨,古代一種原始耕種方式。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平淮書》:“江南火耕水耨,令饑民得流就食江淮間,欲留,留處。”

基本信息

詳解

火耕水耨火耕水耨

火耕水耨,用火燒開一片空地後播種,然後為了除去空地的雜草再引水入田的耕作方式。具體方式或為在播種前,放火燒去田裡的野草與蓬蒿,再下種,謂之火耕。待禾苗長出七八寸後,及時將伴生的雜草去除,再將水灌入田中淹沒並悶死雜草,使之腐爛成為肥料以助稻秧生長。這種稻作技術需要良好的人工灌溉條件,同時將除草與匯肥有機結合起來,顯然已非原始的稻作農業所能擁有的技術,而是隨著春秋戰國時期淮南水利事業的發展,稻作技術到達一定水平的表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