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龍黼黻

火龍黼黻

火龍黼黻,成語,原指火形和龍形的文彩,後用以比喻作文只知雕章琢句,猶如補綴百家之衣。出自左丘明《左傳・桓公二年》:火龍黼黻,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鍚鸞和鈴,昭其聲也;三辰旂旗,昭其明也。

基本信息

解釋

黼黻:指衣服上美麗的花紋

原指火形和龍形的文彩,後用以比喻作文只知雕章琢句,猶如補綴百家之衣。

出處

左傳·桓公二年》:“火龍黼黻,昭其文也。”

示例

宋陸游《次韻和楊伯子主簿見贈》:“文章最忌百家衣,火龍黼黻世不知。”

陸游楊夢錫序》:“夢錫之意,非為集句設也,本以成其詩耳。不然,火龍黼黻手,豈補綴百家衣者耶!”

詩文典籍

臧哀伯諫納郜鼎

火龍黼黻火龍黼黻

作者:左丘明

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鑿,昭其儉也;袞冕黻珽,帶裳幅舄,衡紞紘綖,昭其度也;藻率鞞鞛,鞶厲游纓,昭其數也。

火龍黼黻,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鍚鸞和鈴,昭其聲也;三辰旂旗,昭其明也。

東京賦

作者:張衡

肅肅之儀盡,穆穆之禮殫。然後以獻精誠,奉禋祀,曰:‘允矣,天子者也。’乃整法服,正冕帶。珩紞紘綖,玉笄綦會。火龍黼黻,藻繂鞶厲。

成語套用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作文等

成語結構:偏正式

產生年代:古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