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綴

1,修補連綴。出處:《禮記.內則》:“衣裳綻裂,紉箴補綴。”2,輯集在一起。出處:《後漢書.朱穆傳》:“補綴漏目,羅取殘禍,以塞天意。”《顏氏家訓.文章》:“放逸者流宕而忘歸,穿鑿者補綴而不足。”

基本信息

基本解釋

1. [mend;patch;repair]∶縫補連綴

補綴衣服
2. [patch up]∶拼湊
補綴成文
3. [compile]∶輯錄
補綴漏逸

詳細解釋

1. 縫補衣服。
《禮記·內則》:“衣裳綻裂,紉箴請補綴。” 唐 孟郊 《戲贈無本二章》詩之二:“補綴雜霞衣,笑傲諸貴門。”《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三回:“秦王曰:‘狐非數千歲色不白。今之白裘,皆取狐腋下一片,補綴而成。此乃純白之皮,所以貴重,真無價之珍也。齊乃山東大國,故有此珍服耳。’ ”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黎氏》:“婦便操作,兼為兒女補綴,辛勤甚至。” 柳青 《題敘》:“他的舊棉襖也似乎補綴過了。”
2. 泛指修補。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陸押官》:“押官曰:‘此無難辨:公家盆破,有補綴處;此盆無也。’驗之始信。”
3. 補充輯集。
國 吳韋昭 《序》:“亦以所覺,增潤補綴。” 唐 劉知幾 《史通·古今正史》:“至齊著作郎沉約,更補綴所遺,製成新史。”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然博雅君子,或不以為紕繆,且有以新事續告者。因補綴舊聞,又成四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