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樹

火炬樹

火炬樹,(學名:Rhus Typhina)。科名漆樹科,為漆樹科鹽膚木屬落葉小喬木。奇數羽狀複葉互生,長圓形至披針形。直立圓錐花序頂生,果穗鮮紅色。果扁球形,有紅色刺毛,緊密聚生成火炬狀。果實9月成熟後經久不落,而且秋後樹葉會變紅,十分壯觀。原產歐美,常在開闊的沙土或礫質土上生長。中國1959年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引種,1974年以來向全國各省區推廣。以黃河流域以北各省(區 )栽培較多,主要用於荒山綠化兼作鹽鹼荒地風景林樹種。火炬樹繁殖速度之快,直到2012年許多綠化樹種都無法相比的,它具有獨特的優良特性和嚴重的潛在危害。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火炬樹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10m。分枝少,小枝粗壯並密褐色茸毛,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小葉9-27片,長圓形至披針形,長5-15cm;先端長,漸尖,基部圓形或廣楔形,緣有整齊鋸齒;葉表面綠色,背麵粉白,均被密柔毛。

雌雄異株,頂生直立圓錐花序,雌花序及果穗鮮紅色,形同火炬。花期5-7月,果期9-11月。

生長習性

火炬樹成熟期早,一般4年生即可開花結實,可持續30年左右,陽性樹種,適應性極度強。

喜生於河谷灘、堤岩及沼澤地邊緣,也能耐乾旱貧脊,可在石礫山坡荒地上生長。

喜溫耐寒,耐酸鹼。其生長速度極快,可一年成林。

套用價值

保持水土

火炬樹火炬樹
火炬樹根系分布較淺,一般多分布在10~50厘米土層中,水平根分布較長,1年生根可達2.0米左右,且根櫱 萌發能力極強,根上密生不定芽,能尋找空隙萌生根櫱苗,生長快、鬱閉早,3年生火炬樹,其樹冠截留降雨量為11.3%~25.5%,地表徑流量比對照減少85.7%,土壤沖刷量減少91.8%。其栽種方法簡單,成活率高,是荒山造林 、河岸護坡、固堤及封灘、固沙等困難立地的先鋒樹種,也是中西部乾旱、半乾旱地區綠化 首選樹種。

觀賞價值

由於火炬樹外形美觀,其果穗類似火炬,因而得名。尤其是在深秋季節,其葉色金紅,遠望景色十分壯觀,無葉無花也動人,因而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火炬樹可作為城市公路兩側、工廠、居民區、學校、水庫、旅遊地等綠化的風景樹種,是美化環境、綠化荒山的優良樹種之一。

其它用途

火炬樹單寧含量較高,是生產栲膠的優良原料,而且這種栲膠屬混合類栲膠,套用領域十分廣闊。其根、葉、花、樹皮、種子、木材均有十分廣泛的用途。

火炬樹生長快,是優良的薪材樹種之一,對其進行灌木狀經營,可獲較高的薪材量。

危害

1、火炬樹樹根的孽生能力極強,頭年種下一棵火炬樹,第二年就發展為10多棵,5年後就會覆蓋半徑5米至8米的所有土地。

2、火炬樹在北京幾乎沒有“天敵”。因為繁殖速度極快,火炬樹已經對本地其它樹種的生長造成了潛在威脅,有大片火炬樹的地方,其它樹基本都長不了。

3、火炬樹的葉片上有密密的絨毛,果實上有尖刺,沒有昆蟲願意吃它,所以病蟲害極少發生。如果任憑它肆意生長,很容易泛濫成災。

4、在部分地區,火炬樹因為繁殖過密,出現了“禿尾”的現象,即只在樹冠上長有一層樹葉,樹冠以下部分因為日照不足,枝條幹枯,葉片脫落嚴重。火炬樹產生的分泌物,還會讓一些敏感人群產生不良反應。

繁殖方法

播種

火炬樹火炬樹

火炬樹種子較小,種皮堅硬,其外部被紅色針刺毛。播前用鹼水揉搓,去其種皮外紅色絨毛和種皮上的蠟質。然後用85℃熱水浸燙5分鐘,撈出後混濕沙埋藏,置於20℃室內催芽,視水分蒸髮狀況適量灑水。20天露芽時即可播種。每畝播種量7至10斤,行距35厘米。將種子撒入溝深2厘米的溝內,再覆細土,做成小埂,以利保墒。要適當噴水,保持土壤濕潤。20天后基本出齊。當年苗高80厘米,地徑1至1.5厘米。

根插

火炬樹側根多,且水平延伸。每年苗木出圃時,選擇粗度在1厘米以上的側根,剪成20厘米長的根段,按根的極性,頂部向上,莖部向下,40×30厘米的株距,直插在整好的圃地上。插後根段頂部覆2至4厘米薄土,經常噴水保持濕潤。一般是先發不定芽,破土長出新枝,然後生根成活。當年苗高1米以上。

根櫱繁植二年生以上的火炬樹周圍,常萌發許多根櫱苗,可按行距選留,注意修除根櫱及過多的側枝,培育成樹形良好的壯苗。當年苗高可達1.5至2米。 

繁殖後第二年3月中旬即可移栽。定植株行距50×40厘米,做好澆水、鬆土、除草工作,5至6月間各追肥一次,7月底前停止水肥。火炬樹一般不發生病害。播種苗及根插苗3年、根櫱苗2年胸徑可達3至5厘米,可供造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