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開發區

火炬開發區

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火炬開發區”)位於中山市東部,距市城區中心12公里,又稱中山港街道,東臨橫門出海處,南至南朗鎮,西與石岐區及東區接壤,北隔橫門水道與民眾鎮相望。幅員面積90平方公里,轄7個社區;2013年常住人口24.05萬(戶籍人口7.03萬);2014年全年實現生產總值406.9億元。 火炬開發區內有國家健康科技產業基地、中國包裝印刷生產基地、中國電子(中山)基地、國家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加工基地、 中國技術市場科技成果產業化(中山)示範基地、國家火炬計畫中山(臨海)裝備製造產業基地、中國綠色食品產業基地等7個國家級基地。2013年,火炬開發區獲評為國家產學研合作創新示範基地、省技術創新專業鎮。

歷史沿革

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是在原張家邊區的基礎上發展建設起來的。張家邊在香山立縣前屬東莞縣地,立縣後分屬得能都、四大都。

清光緒初年(1875年)歸屬東鎮。

宣統二年(1910年)稱四區。

1949年10月稱第四區。

1952年7月,四區分為上、下四區,屬上四區。

1953年3月與下四區複合稱張家邊區(四區)。

1957年2月改稱為張家邊鄉、濠頭鄉和南朗鄉。

1958年9月,改稱張家邊公社,濠頭公社、東風公社。

1958年1月合稱張家邊大公社,分張家邊耕作區和南朗耕作區;轄下的神涌、東椏2個自然村劃歸五桂山農場管轄。

1959年4月分為張家邊公社和南朗公社。

1961年1月改稱張家邊區,管轄張家邊公社、濠頭公社、西椏公社、小引公社。

1962年後,張家邊區曾數易其名。

1963年2月稱張家邊公社。

1966年8月改稱紅旗公社。

1973年8月復稱張家邊公社。

1983年11月設定張家邊區公所。

1985年11月改稱張家邊鎮。

1986年12月建立張家邊區辦事處。

1993年1月,原張家邊區、中山港區和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合併,定名為中山港區管理委員會。

1995年1月,改稱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為中山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

2002年6月,將24個自然村整合為4個行政村(六和、聯富、城東、海濱)和1個社區(張家邊)。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84年張家邊區駐張家邊二村,下轄7個鄉:濠頭鄉 原濠聯、濠二大隊。張家邊鄉 原張家邊大隊。沙邊鄉 原沙邊、濠四、泗門大隊。大嶺鄉 原五星、大嶺、陵崗、侖山大隊。西椏鄉 原西椏、大環、宮花、江尾頭、神涌大隊。珊洲鄉 原珊洲、黎村、東利、茂生、馬鞍大隊。小引鄉 原小引、義學、海傍、二洲、灰爐大隊。

1986年,張家邊區辦事處駐大廟街,轄張家邊居委會和24個村委會,即大環、神涌、小引、義學、海傍、二洲、灰爐、茂生、馬鞍、黎村、珊洲、濠頭、沙邊、濠四、泗門、五星、大嶺、窈窕、西椏、陵崗、宮花、江尾頭、東利和張家邊。

1990年,轄張家邊居委會,另設張家邊、濠頭、濠四、沙邊、泗門、五星、陵崗、窈窕、神涌、大環、海傍、義學、小引、二洲、灰爐、黎村、東利、珊洲、茂生、馬鞍等24個管理區,同時設立 24個村委會。

1999年,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駐中山港,轄張家邊和中山港區2個居委會和24個村委會:張家邊、濠頭、濠四、五星、陵崗、窈窕、大嶺、宮花、江尾頭、西椏、泗門、沙邊、神涌、大環、海傍、義學、小引、二洲、灰爐、黎村、東利、珊洲、茂生、馬鞍。

2002年6月,全區24個自然村整合為4個行政村(設村委會):六和、聯富、城東、海濱等和1個張家邊社區(設居委會)。其中,六和村委會駐大嶺自然村,管轄五星、陵崗、大嶺、宮花、西椏、神涌等6個自然村。聯富行政村委會駐濠頭自然村,管轄濠頭、濠四、沙邊、泗門等4個自然村。城東行政村委會駐義學自然村,管轄大環、海傍、義學、小引、二洲、灰爐等6個自然村。海濱行政村委會駐東利自然村,管轄黎村、東利、珊洲、茂生、馬鞍等5個自然村。張家邊社區居委會駐江尾頭自然村,管轄張家邊、窈窕、江尾頭等3個自然村,同時管轄中山港中心小區。

區劃詳情

截至2015年,火炬開發區轄7個社區:張家邊社區、博凱社區、聯富社區、六和社區、城東社區、海濱社區、中山港社區。火炬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位於康樂大道31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遇

火炬開發區位於中山市東偏北部,東經113°30′,北緯22°50′,北臨珠江出海口之一的橫門水道,東至橫門出海處,南至南朗鎮,西至中山市東區,北隔橫門水道與民眾鎮相望。全區總面積92.83平方公里,是全國53個高新技術開發區之一,對外開放口岸中山港的所在地,著名僑鄉之一。

地形地貌

火炬開發區地貌為西南向東傾斜,南部為丘陵地帶,以平原為主的地區。根據地形地貌的成因,可分為山丘和平原兩大類。東北部面臨江海,地勢西南面略高,為丘陵地帶,東北面近海較低,為沖積平原,地勢平坦開闊,河網交織,土地較為肥沃。低山與丘陵集中分布在南部與中部,由多種岩石組成,山地坡度平緩,表層多被黃土復蓋。主要山體有:

馬鞍山:此山位於本區以東,東接飛鵝山,西北與大門河連線,因形似馬鞍而得名。山高60米,寬70米,長150米,面積0.11平方公里,為石質土。

橫門山:此山東臨珠江口南面,山高150米,寬250米,長1000米,面積0.25平方公里,屬土質,適合種植松樹。

大常山:此山位於本區東南面,原名天梯山。山高214米,東面長1500米,南北寬1000米,屬黃土層土質,南北是花崗岩石。西北面是大環村和小隱村,南面是南朗鎮。

煙管山:此山位於本區南面,因山高、直、頂峰形似煙管而得名。山高227米,東西長463米,南北寬138米,屬黃土層土質。東北面是黎村,南面是南朗鎮。

飛鵝山:此山東靠馬鞍山,瀕臨珠江口,南與橫門管理區相鄰,因形似天鵝起飛的模樣而得名。山高100米、長200米、寬120米,為黃土層土質,種有各種樹木。

大王頭山:此山位於本區中部,東面長340米,南北寬230米,面積0.08平方公里,海拔42米。因山頂有座大王廟,故得此名。抗日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先鋒隊在此一帶活動。1939年,日軍數次從東江水路進攻中山,均被抗日先鋒隊擊退,成為革命紀念地。現此山的西北面已闢為中山滌綸絲廠,山丘的三分之一已被削平。1986年,滌綸絲廠在山頂建了1座亭台,可瞭望四方。

百稔嶂山:此山位於本區南部,山上酷似百個稔,故得此名。山地總面積500畝,海拔277.9米,黃土層土質,多種松樹。神奇的黃牛仔洞就在此山中,有詩一首,以記奇事,“百巒嶂嶺翠峰連,石洞黃牛貫海天,閣老何須揮寶劍,黃巢誤認是桃源。”此山是本區山體的第一峰。

氣候特徵

火炬開發區地處低緯,在北回歸線以南,屬南亞熱帶氣候,太陽高變角大,陽光輻射量豐富,常年氣溫較高;瀕臨珠江口,夏季風、颱風帶來大量雨水汽,成為降水的主要來源。因此,形成光熱充足,雨量充沛,乾濕分明,災害較頻的氣候特徵。年平均氣溫較高,歷年平均為21.8C,月平均氣溫以1月最低,為13.3C;7月最高,達28.4C,極端最高氣溫達36.7C,極端最低氣溫-1.3C。氣溫的年際變化不大,年平均氣溫最高22.6C,最低為21.2C;年最大降雨量2784.2mm,最小降雨量1336.2mm(1989年),2004年8月29日降雨量高達 294.4毫米。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火炬開發區耕地面積有28786.2畝,其中東北部為沙田區;西南部屬民田區,土質一般疏鬆,宜種農作物,以水稻為主。至2005年, 全區耕地面積僅有8600畝。一般缺乏有機質及磷鉀成份,全區土地分為10種土。泥肉田占23%,泥骨田占11%,湖洋田占20%,沙泥田占10%,鐵鏽田占6%,反酸田占11%,黃泥田占8%,泥炭土田占4%,白鱔泥田占4%,旱田占3%。

礦產資源

火炬開發區原是珠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地質地層分布簡單,礦物產資源較少,只有小型礦床或礦點,大規模開採價值不大,主要礦物有:

石料:主要是花崗岩石,分布於區東南的低山谷地,已開發利用共18個石場。

耐火粘土:為第四紀沖積­層瀉堆積型粘土,已開發利用。

鎢鉬鉍礦:礦物以黑鎢礦為主,伴有黃鐵礦、鎢鉬礦等,均為小型礦點,儲量較少,開採價值不大。

泥炭土:主產于山間谷地小河溪的第四紀沉積層中,平均厚度約2米,含炭量一般在10%左右,泥炭土層中可見水松殘體,有一定的經濟價值。

鈾料:1985年廣東省地質礦產局派勘察隊進行探測,未開採。

水資源

火炬開發區的地形是西南向東傾斜,地處珠江三角洲的沖積平原,河網交織,區內河道起源於西部,均流入橫門水道注入伶仃洋。

橫門水道:橫門水道上接小欖、雞鴉、石岐水道,在港口鎮大南尾匯流而成。因此水道流向為橫向,出口處象橫開的口,故稱橫門。出口處的小島稱橫門島,水道稱橫門水道。水道向東流經民眾、火炬開發區、南朗等3個鎮區的邊界,至橫門島馬鞍則分南、北兩支分流入珠江口。由大南尾至馬鞍頭河段長12公里,馬鞍頭至爛山河段(北支)長3公里,馬鞍頭至橫門口河段(南支)長3公里,總長19.87公里。流經本區河面平均寬500米,低潮時水深3.5~6米,設一等航標,可航行1000~3000噸位輪駁船,是江門、廣州、梧州等地區通往中山和港澳地區的主要航道之一。中山港坐落在橫門水道兩岸,是區農田主要排灌河,排灌面積7800畝。汛期最大流量8220立方米/秒,在西北的石岐水道的東端河口,築有東河口水閘,淨寬160米,為中山市最大的排水灌溉、防洪防潮水閘。

地下水源:火炬開發區中部,原鵝盆墩地面,昔日是狗坎田有1眼溫泉,泉深1.2米,直徑0.5米,泉面不斷有氣泡冒出,水溫燙手,達70C度。

人口民族

人口

火炬開發區2010年常住人口22萬 其中:戶籍人口6.4萬 外來常住人口8.2萬。

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開發區總人口為109878人。包括常住本地,戶口在本地44032人;常住本地半年以上,戶口在外鄉鎮的59761人;居住本地不滿半年,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5821人;居住本地,戶口待定262人;原住本地,正在國外工作學習,暫無戶口2人。

民族

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全區內有15個民族。在冊常住人口47970人中有漢族47735人、少數民族235人,其中壯族121人,土家族30人,瑤族25人,滿族15人,朝鮮族14人,其他少數民族如黎族、回族、苗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畲族、侗族、土族、仫佬族等共30人。由於以漢族人口為主,少數民族無獨立的聚居地或成群集居者。

2005年,常住人口中有12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393人,其中壯族174人,土家族53人,瑤族34人,滿族28人,苗族27人,朝鮮族26人,蒙古族18人,回族15人,畲族、侗族、白族等共18人。

經濟概況

綜述

2013年,火炬開發區以第二產業為主,以第三產業產業為輔,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77.99億元,比2012年增長11%;固定資產投資145.8億元,比2012年增長18.4%。三次產業比例為0.1:80.5:19.4。

2014年全年實現生產總值406.9億元,比2013年增長8.8%;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690.4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13.5億元,比2013年增長9.6%;固定資產投資130.2億元,比2013年增長19.2%;國地兩稅收入79.1億元,比2013年增長16%;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1億元,比2013年增長11.8%;預計實現出口總值85.5億美元,比2013年增長4.1%。上述各項主要經濟指標的總量均位居中山市首位且基本實現2位數增長。同時,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壯大,占全區經濟總量達到86.1%。

第一產業

2013年,火炬開發區農業總產值6338萬元,比2012年下降11.71%,糧食種植面積5514畝。全年完成林相改造300畝,其中京珠高速公路生態景觀林帶80畝。建立農產品質量監控體系,建成檢測室12個、檢測點35個。

第二產業

2013年,火炬開發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6億元,比2012年增長7%。先進裝備製造業、新能源產業、高端新型電子信息產業、健康科技產業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工業總產值分別為376.45億元、180億元、621.63億元、163.41億元,生產值占全區經濟總量的84.48%,38家企業獲認定為市“新三百”企業;80家重點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218.71億元,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76.75%。火炬開發區納入市重點項目23項,其中年度建設項目15項,2013年計畫投資42.4億元,前期預備項目8項。至11月底,全區15個重點建設項目共完成投資45.7億元,占年度計畫108.63%;納入省重點建設重點項目4項,年度投資計畫19億元,完成投資24.5億元,為年度計畫128.95%。

第三產業

2013年,火炬開發區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73.32億元,比2012年增長8%。全年中山港貨物吞吐量612.5萬噸,貨櫃吞吐量80.18萬標準箱。房地產業投資38.34億元,比2012年下降3.55%;商品房銷售面積98.46萬平方米,比2012年增長35.28%,銷售額62.8億元,比2012年增長57.79%。全年限額以上住宿餐飲業營業額2.73億元,批發零售業營業額69.3億元。舊機動車交易中心交易汽車2.25萬輛,交易額6.74億元。

2013年,火炬開發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8億元,比2012年增長6.28%,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04.73億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19336元,居民人均年純收入2.17萬元。居民生活用電量22128千瓦時,汽車擁有量9163輛。2013年,咀香園共接待遊客19.7萬人次,銷售額675萬元。

外經外貿

2013年,火炬開發區在“3·28”中山招商經貿洽談會暨招才引智合作交流會引進項目17個,投資總額5.97億美元。全年利用區外境內資金22.12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93億元,契約外資3.69億美元。出口總值87.21億美元,比2012年增長11.6%;進口總值49.27億美元,比2012年增長6.9%。

財稅金融

2013年,火炬開發區稅收總額68.24億元,比2012年增長10.62%。其中,國稅收入45.13億元,地稅收入23.1億元(含農業兩稅)。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7.71億元,比2012年增長13.21%;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8.46億元。至年底,全區有銀行、保險公司、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典當、基金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83家,其中銀行9家,銀行各項存款餘額243.75億元,貸款餘額146.05億元。

社會事業

教育

2013年,火炬開發區有公辦學校13所,包括高等職業技術學院1所、普通中學2所、職業中學1所、國小8所、幼稚園1所;民辦學校6所、民辦幼稚園32所。全區教職員工2869人,其中專任教師1686人,在校學生4.3萬人。9所幼稚園通過省級規範化幼稚園的驗收,2所創建市一級幼稚園。濠頭中學獲批為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火炬職院創建國家骨幹院校,推動高職教育發展。

科學技術

2013年,火炬開發區獲中國產學研促進會評為國家產學研合作創新示範基地,並獲省技術創新專業鎮稱號,健康產業基地被科技部定為國家現代服務業數字醫療產業化基地,留學人員創業園升級為部(人社部)省(省政府)共建中國中山留學人員創業園。完善創新環境,新制定和修訂科技創新政策10項,全年全區新申報科技項目265項,獲立項80項,其中國家級項目10項,獲資助6037萬元;獲省、市科技進步獎項目14個;企業專利申請2790件,其中發明專利1023件,申請量占全市的50%。新引進的美味鮮山東大學微生物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山實驗中心通過市級認定;新增高新技術企業8家、省級工程中心10家、市級工程中心7家,省級工程與技術中心增至33家,市級工程與技術中心增至90家。中智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和廣新海事股份有限公司獲準成立博士後工作站;康方、聯合光電、漢唐量子3個創新團隊獲評為市創新科研團隊;盧林發博士入選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畫(即“萬人計畫”)。博凱社區獲評為國家科普示範社區。

文化

樹人圖書館樹人圖書館

2013年,火炬開發區完成特級社區文化室高水準全復蓋7個社區;圖書漂流站點實現資源共享、通借通還;全市首批數字圖書館落戶區內,區圖書館通過文化部組織的全國公共圖書館第五次評估定級驗收,成為全市鎮區唯一的國家縣一級公共圖書館。落實文體惠民工程,舉辦“才藝之星”電視大獎賽、“愛國歌曲大家唱”民眾廣場歌詠大賽等活動300場次,廣場電影進廠企、進小區150場,舉辦講座、培訓120堂。開發區宣傳文體服務中心創作出《QQ小木龍》《東鄉戀》《再現木龍》《東鄉民歌》《少年英雄中國夢》等優秀劇目。區文體隊伍獲市級以上特等獎、金獎或一等獎等獎項32個,其中《少年英雄中國夢》獲全國經典讀物情景劇大賽金獎、黨員電教片《碟變》獲中山市第21屆遠程教育教學課件觀摩評比一等獎和最佳編導獎。

醫療衛生

2013年,火炬開發區醫院共有病床480張,衛生技術人員698人,年診療127萬人次,手術9000台次。區內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11個和門診部5個。全年新建電子健康檔案5.21萬份,累計建檔16.6萬份。開展50歲以上居民健康管理9727人、老年人體檢9000人次。建立中醫“治未病”中心,在張家邊和凱茵社區衛生服務站設定健康評估、調養諮詢、中醫康復理療和健康教育4個診療區域。全年預防接種13.16萬人次,其中免費為適齡兒童接種9.25萬人次。落實國家重大公共衛生項目,孕婦免費唐氏篩查、地貧篩查92人;孕婦(新生兒)免費愛滋、梅毒、B肝篩查人數4625人,干預治療164人;免費發放葉酸1461人;免費產後訪視3168人。

體育

2013年,火炬開發區有全民健身廣場(占地135畝)、明珠文化健身長廊及運動健身器材長廊。全區7個社區下轄的24個小區全部設有燈光球場1個、桌球台2張、運動健身器材20件以上,均達到省級民眾體育建設要求。舉辦第七屆火炬開發區運動會,共設13類39個項目的比賽;舉辦迎春長跑、籃球聯賽、羽毛球賽、桌球賽、橋牌賽、武術邀請賽、“粵港澳”龍獅爭霸賽及趣味運動會等近40項體育比賽,共1.8萬人次參賽。推進體教結合工作,訓練項目由11個增至17個。細化文體服務網路,全區有社會文體活動指導員450人,文化體育項目協會18個,會員6000人,打造特區特色活動品牌,基本實現區內“天天有活動、周周有演出、月月有比賽”。

民政服務

2013年,火炬開發區為低保戶140戶342人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00萬元,對低保戶695人次發放基本醫療救助金3.46萬元。臨時困難救濟305人次共10.37萬元。供養五保戶20人,其中集中供養15人、分散供養5人,年人均供養標準9600元。全年向年齡為80周歲以上的1474名老人發放高齡老人政府津貼199萬元。陽光社工服務站開展家訪及諮詢服務385人次,探訪服務676人次。

社會保障

2013年,火炬開發區城鎮新增就業2549人,城鄉失業人員再就業451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50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01人,全區平均就業率82.71%。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1670人,家政培訓367人,創業培訓232人。全年向2618人次發放各種創業就業獎勵及補貼共1112.5萬元。組織企業參加招聘會,達成就業意向1634人。2013年全區參加基本醫療保險22.1萬人,補充醫療保險4.75萬人,基本門診醫療保險7.2萬人,基本養老保險19.48萬人。辦理在職死亡及出境退保164人,退保金額424.74萬元;一次性生活補助1999人,發放金額354.22萬元;生育醫療費用待遇報銷1363人,發放金額431.42萬元;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登記638人,登記金額20.7萬元;農轉城退休老人撫恤金喪葬費181人;審批農轉城退休436人;一次性繳納基本醫療保險117人;開具參保繳費憑證8651份;開具個人參保證明1.07萬份、單位964份;換髮社會保障卡2.74萬張。

交通

公路

火炬開發區位於交通發達的珠江口,廣珠高速公路、京珠高速、沿海高速、江中高速公路建設中的廣珠輕軌、中山至香港的海運交通相互交匯,距離深圳機場僅需1個小時,距珠海機場約半小時,形成了現代發達的交通體系;規劃中的港珠澳大橋,論證中的深中大橋近在咫尺。如此交通樞紐為火炬開發區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最基礎的保障。

《中山市公共運輸發展戰略》提出了中山市“一橫、一環”為主線、“二交叉、三橫、四縱、五輔”為支線的主城區快速公交骨幹網路。2015年1月,中山市交通局出台快速公交二期“環線“工程的初步方案,並在2015年1月31日至2015年2月13日對工程的三個比選方案進行公示,徵求市民意見,其中經過翠景道、博愛路、長江路+起灣道、康華路的第三種方案支持率占58.8%,為三種方案中最高。2015年4月30日,中山市交通局召開《中山市快速公交二期“環線”工程可行性研究》專家評審會,會上評審會專家意見都認為,快速公交二期環線經過翠景道、博愛路、長江路+起灣道、康華路最符合中山交通現狀。

在第三種方案中,我司長江北項目主入口附近設定了公交站點,對拉動消費者人群有重大幫助。另外,中山以後會借鑑重慶經驗,建設“跨座式單軌列車”,構建中山捷運系統。

火炬開發區火炬開發區

2014年年初,市住建局發布了東區長江路改造工程一期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第二次公告。公告內容顯示,改造工程將新建4座下沉式隧道,沿線的交通信號燈將取消,建成後將由城市主幹路升級為城市快速路。未來,改造後的長江路將與北外環、沙古公路形成一條途經火炬區、東區、港口、西區、沙溪、橫欄

、古鎮的“中山北部快線“。其中,長江路—北環路—國道G105—博愛路路段將被定位為“中山一環”。

據介紹,目前長江路的設計速度60公里/小時,沿線與南外環、博愛路、中山路、孫文路、康華路、東祥路等多條城市主幹道相交。而本次改造工程一期建設項目起點位於南外環,終點位於長江路與東河大橋橋頭引道相接,改造範圍總長7.527公里。其中,新建4座下沉式隧道是工程項目的最大亮點。當中包括孫中隧道、康華隧道、起灣沙隧道為主線下穿,東祥隧道為支線下穿。孫中隧道貫穿中山路口和孫文東路口兩個路口。環評公告顯示,改造後長江路主路為雙向8車道,設計車速為80公里/小時。

在2014年12月份富逸實業火炬區長江北商住項目的動工儀式上,富逸實業董事長周揚波向媒體透露,項目門前的長江北路與孫文東路擬建下穿隧道將參考目前中山三路利和廣場的設計。其中,早前政府已經批覆了關於長江北下穿隧道連線富逸商業體地下車庫的規劃申請,因此未來項目將直接享受市政路網升級帶來的實質性利好。記者了解到,上述的富逸商住綜合體項目位處主幹道長江路與孫文路交匯處,貫穿東西、南北的兩條主幹道,是聯通火炬開發區與市中心的咽喉要道,交通四通八達。西接東區繁華地段,東鄰開發區,北連規劃興建的五馬峰森林郊野公園,南面是城東商住區。富逸長江北商住綜合項目占地超過200畝,總建築面積達到了68萬平方米。

水路

從中山港乘雙體飛翼船抵香港只需70分鐘,位居全國貨櫃吐量十強之列的中山港吞吐量400萬噸和80多萬隻貨櫃。火炬開發區緊鄰珠江入海口,北鄰廣州南沙,與深圳、香港隔海相望。中山港客運: 每天24班對開飛翼船往來香港,單程只需75分鐘。

航空

火炬開發區100公里範圍內有6個飛機場。

輕軌

珠三角城際快速軌道和廣珠鐵路在火炬開發區設有站點,乘輕軌到廣州中心只需27分鐘。

名勝古蹟

大環華陀廟宮花遺址

大環華陀廟宮花遺址,位於宮花村,屬沙丘遺址。其遺物散布範圍約1000平方米。該遺址所採集的文化遺物有石器和陶器兩類。石器有石錛、石網墜、石祖等。陶器類有夾砂陶和泥質陶兩種,器形有高頸敞口、敞口折沿罐等,陶器花紋有繩紋、曲折紋、素麵、米字紋、小方格紋等。屬於新石器晚期、戰國時期至漢代的文化遺址。

沙邊遺址

沙邊遺址,位於沙邊村,屬沙丘遺址,面積約500平方米,文化層已亂。所採集遺物有夾砂陶,紋飾以繩紋、小方格紋為主,另發現水波粗橫斷紋與圈紋組合的紋飾。器形有侈口、高領罐,胎壁較薄。屬新石器晚期的文化遺址。現大部分遺址已闢為工業用地。

小隱遺址

小隱遺址,位於小隱村,屬沙丘遺址。其遺物散布範圍約450平方米,文化層已亂。所採集遺物有夾砂陶和泥質陶片。夾砂陶紋飾有繩紋、籃紋、曲折紋,泥質陶有軟陶和硬陶兩種,紋飾有弦紋,器形有提筒、罐、盆,有石網墜,屬新石器晚期、漢代文化遺址。現大部分遺址已作居住用地。

鄭藻如墓

鄭藻如墓,位於小隱村仙人掌山的山腰上,建於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該墓坐西北向東南,封土堆前呈環行構築。墓碑刻有“御賜大學士鄭公玉軒之墓”。位於大環村華陀廟山的山腰上,建於清代,坐東北向西南,面積94平方米。1990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濠頭青雲橋

濠頭青雲橋,位於濠頭村,建於清代宣統元年(1909年)。

浦江世澤坊

浦江世澤坊,位於濠頭村,建於明代。

水洲山炮台

水洲山炮台,位於沙邊村的水洲山上,建於清代鹹豐四年(1854年)。水洲山高24.71米,全山面積約8000平方米。炮台占地面積660平方米,平面呈八角圓形,正中設有3間室做駐兵用,四周共有13個炮位,原有鐵炮5支(已失)。炮台用夯土牆修築,土牆高4米,厚0.9米。1990年,被列為市文物保護單位。

三仙娘山炮台

三仙娘山炮台,位於張家邊村三仙娘山的南坡上,建於清代鹹豐四年(1854年),占地面積約120平方米。炮台平面呈半圓形,南面入口處有五間室做駐兵用,北面有12個炮位,原有鐵炮3支(已失),炮台用本土牆修築,牆高4米,厚1.15米。現基本保存完好。

下岐山炮台

下岐山炮台,位於下岐村下岐山的山坡上,建於清代鹹豐五年(1855年)。炮台占地面積約80平方米,夯土牆修築,牆存80厘米。平面呈半圓形,向北面有7個炮位,原有鐵拋1支(已失)。現炮台保存完好。

五峰書塾石匾

五峰書塾石匾,安放於濠頭村國小後院內(原五峰書塾),石匾長3.5米,高0.75米,陽刻。“五峰書塾”四個大字均為47×42厘米。刻石年代不詳。五峰書塾後改為五峰書院。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改五峰兩等國小。1921年改為濠頭國小。

濠頭村石獅子

濠頭村石獅子,原放於鄭氏宗祠內,後因鄭氏宗祠改學校,將獅子移放於村口,現存放於濠頭村委門前。獅子雕於明代,以黑花崗石塑造。獅子共兩隻,一雄一雌,體積高大,氣勢雄偉,獅子呈蹲伏狀,前高1.01米,尾高70厘米,身長88厘米,寬43厘米,墊座四周附有花紋圖案浮雕,正面為向日葵,兩側為富貴花。

光緒鐵鐘

光緒鐵鐘,鑄於清代光緒十年(1884年)。鍾高65厘米,上圓周118厘米,下圓周160厘米,鐘口直徑55厘米。該鐘陽刻有銘文和雲龍圖案。銘文:“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沐恩弟子梁英昭敬送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光緒十年歲次仲夏吉日立隆盛爐灶。”現放於下岐村黎村古廟內,保存完好。

張惠長故居

張惠長故居,位於大環村口,建於民國初年,故居坐北向南,建築面積約220平方米,主樓為仿西式磚木兩層建築,左邊為三層碉樓式築構。故居已嚴重破壞,現為村委會駐所。

江尾頭村碉樓

江尾頭村碉樓,坐東南向西北,於1926年落成,樓高15米,磚、木、石、鋼筋水泥結構,分四層,仿歐洲古堡式設計。該碉樓為旅秘魯華僑李可寬產業。

地方特產

茂生香蕉

茂生香蕉始種於1940年,是小隱村陳容由東莞引進的品種,當時試種40畝。茂生香蕉蕉身長且肥碩、色澤鮮艷、食之柔滑香甜……1990年,全區種植面積逾萬畝,畝產一般在1300公斤至2300公斤,成為當時張家邊區農業經濟收入之冠。品種除本地習慣種植的低把蕉如躉地雷等,還逐漸引進了台灣種,威廉斯和新會試管苗等。

禾蟲

本區為沖積平原,河網交織,適合禾蟲在此濕潤的水田泥土中生長。每年至中秋八月十五或九月初一,夜間水漲時,禾蟲浮游於水面,當潮水下落時,順著流水湧出,是捕撈所得。禾蟲的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蛋白質,也有藥用功效,又是人們的佳肴,不少華僑,港澳同胞回來省親時,都點名品賞或買作送禮。

龍舟地西瓜

此西瓜種植歷史悠久,清甜可口,肉質帶“砂”,賞瓜者贊。70年代廣種,馳名中外。當時香港一些水果店銷售西瓜時,招牌寫著“龍舟地西瓜”,銷量頗大。如今龍舟地已是工廠林立了。

黎村苦瓜

黎村苦瓜歷史悠久,早在建國前就有種植。高峰時種植面積達200多畝,畝產一般達1000斤左右,是農民的一項重要經濟來源。苦瓜產地主要在山坑園地里疏鬆的沙質地。由於近溪水,灌溉方便,泥土溫度適中,加上獨特的土質關係,種出的苦瓜大而飽滿,最大的近一市斤,色澤鮮明,外皮圓滿,平滑肉厚,口感微甘,苦味甚少。如今,黎村苦瓜,歷久不衰,源源上市。

風鱔

風鱔是我區較名貴特產,在東河口至橫門水道較多,由上游下,故橫門一帶盛產風鱔。其肉質嫩滑,肥而不膩,以前多由政府外貿部門收購出口港澳地區。由於河水的污染,風鱔比以前大大減小了。

民俗文化

東鄉民歌

在中山城區東面東鄉(今火炬區)一帶的濠頭、陂頭、白廟、元山、起灣、土巷、鰲溪、大嶺、陵崗、張家邊等鄉村,流行著一種古老的民謠——東鄉民謠。它一般是村民在田間勞動、男女傾訴感情、女子出嫁、陪嫁和村民表達生活感受時傳唱的歌謠。它的主要內容是反映東鄉一帶農民的生活狀態和生活感受,歌詞與東鄉的地理環境、人物風景、風情習俗和生活際遇等息息相關。民謠歌詞飽含了豐富的生活內容,具有濃厚的嶺南民間文學色彩。

東鄉民歌是百姓在長期的勞動和生活中創作的一種民間歌謠,是當地百姓抒發真情實感、表達對美好生活嚮往的一種民間文學。它的歷史悠久、流傳廣泛,因而深得百姓的喜愛。

東鄉民歌用地道的石岐話或東鄉話傳唱,有敘事歌、嘆情歌、風俗歌、送別歌、陪嫁歌、哭喪歌等多種類型。其中敘事歌有《拆蔗寮》、《水仙花》、《傻佬嘆五更》等;嘆情歌有《望夫歸》、《三爺盡孝》等;風俗歌有《一個花碗打開十三邊》、《插秧歌》等;陪嫁歌有《送嫁歌》、《啼夫歌》等;送別歌有《送軍歌》等。哭喪歌有《百歲燈》、《女作哭》、《買水歌》等。在不同的場合和環境,東鄉村民都用自己的民歌表達心中的情感。

東鄉民歌是屬於小調式的歌曲,鏇律線由高向低走向,曲式以“征”調為主,以“5”為骨幹音,以中音“2”和低音“3”為附屬音,屬於小2度音程關係,曲式比較憂怨,是當地百姓發自內心的哼唱。

東鄉民歌根植於深厚的嶺南文化土壤,有廣泛的民間基礎,並經一代代民間藝人創作、傳唱而流傳至今,東鄉一群民間老藝人更是為東鄉民歌做了大量記錄、整理和錄音工作,對東鄉民歌的傳承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但是,隨著老一代民間藝人日漸年事已高或逐漸離世,年輕一代缺乏繼承的熱情,東鄉民歌目前已經處於瀕危狀態。

濠頭金龍

濠頭舞龍有著悠久的歷史。由民國初期已流傳至今。73歲的鄭乾秋老人驕傲地說:“有濠頭就有舞龍”。濠頭人將舞龍稱做“耍龍”。濠頭“耍龍”的特點就是大,屬於“重龍”,僅龍頭就重35公斤,全長41米,龍分四大部分,龍珠、龍頭、龍身、龍尾,而在龍身的周邊布有龍爪。耍龍珠的人必須由學過的專業人士操控,並有固定的招式,固定的套路。而拽龍尾的人也相當重要,當金龍耍起的時候衝擊力是相當大的,所以拽龍尾的人力量必須足夠大,才能起到固定耍金龍的節奏。因此耍金龍至少要70多個人才能“耍”得起來。

按習俗,濠頭金龍是在每年的佛旦節,即農曆四月初八晚上進行,首先為金龍塵垢,點睛。金龍在舞動時,是由龍珠帶動引起龍頭左右擺動。金龍在進柵門時,先向左點三下頭,然後向右點三下頭,最後向中間點三下頭,然後便開始做出各種陣式。

在每一次的藝術展演中,都會由70多個濠頭的小伙子同時舞動巨龍。它們的重頭戲“雙龍爪珠”,每每給廣大觀眾送上一個又一個的驚奇。這是濠頭民間藝術隊的一個重要標緻——濠頭金龍。

濠頭飄色

作為濱海明珠的火炬開發區,濠頭飄色作為其民間藝術的代表之一,源於何時,曾有多種說法,沒有一個準確的定代。從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來分析,自有人類開始,就產生了原始的民風民俗和原始的文化藝術。就現有的史籍和地方文獻來判斷,濠頭飄色最早在宋朝就已經出現,與其他民間藝術並存和沿襲。濠頭由於元明時期大量南海、番禺、順德、新會等地氏族遷徙而至,人口不斷地增多,其民間藝術也相互影響而形成自己的特色。過去的飄色有“信子”、“出會景”等稱謂。這與中原跑旱船社火活動有聯繫。宋朝有史籍記載:將童男童女裝扮成故事人物,固定於車轎之上,稱為“信子”,是民眾在喜慶日子裡,大眾娛樂的形式之一。這種娛樂形式由來已久。相傳初期在木箱上,用小童裝扮古代民間故事人物,用人抬著行走巡遊,後改為用板車推著巡遊。但早期的飄色活動少有文獻記載,據現有地方史料佐證,濠頭飄色巡遊活動沿襲至清朝晚期是最鼎盛的。以往的飄色巡遊,多在春秋祭祠時,以及重大的神誕日而搞的社火活動中出現,到清朝光緒年間(1875年至1908年),每隔三年舉辦一次盛大的飄色巡遊活動。

作為火炬開發區傳統的濠頭飄色,和開發區其他的民間藝術一樣,是世代流傳,也同樣是“多災多難”的。有史以來,任何民間藝術的發展和沿襲,都與社會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繫。作為濠頭飄色這一民間藝術,因歷史的原因,如戰爭、天災等,不可能順其自然而延續,尤其是在文革期間,民俗文化作為“四舊”而遭排斥,特別是飄色的內容多以民間傳說、典故、才子佳人、古裝扮相為主。因此,被認為是封建迷信糟粕而被禁。然而,作為民俗文化的藝術,其源自民間,也發展於民間,不管如何,在適當的時候,這些醞釀於民眾土壤之中的種子,必然有極強的生命力。正所謂“國逢盛世萬事興”,自1994年開始,火炬開發區的整體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經濟發展了,廣大民眾對文化藝術的需求也更加強烈了,自娛自樂的文化生活也日益豐富了,這就為傳統的濠頭飄色復甦帶來了盎盎生機。

濠頭飄色,主要由色櫃(或稱色板、色箱)、色芯、色腳、色梗、色槓等組成。傳統的飄色色櫃,多用人抬著行進。以色彩艷麗、色芯嬌俏、講究力學、色梗幼細、造型大方、裝置奇妙、內容含蓄、形態典雅、玲瓏飄逸而名揚海內外。

江尾頭村龍母廟彩炮

江尾頭村農曆五月初八放彩炮,是江尾頭村民間文化傳統。在數百年前,因為村民的農田水稻受蝗蟲、水災侵害。當時國家落後,無藥可救。龍母娘娘來到江尾頭村託夢給一位村民:找幾個童男抬起龍母娘娘神像,游田間一圈,第二天早上,便發現蝗蟲全部死掉。又有一年,江尾頭村村內發生一場瘟疫,村民多數人得病,當時醫療條件落後,龍母娘娘又託夢:找幾個童男,抬起龍母娘娘神像,由村頭至村尾行一圈,第二天村民就不需要服藥了,得病的村民一個一個好轉了。當時村民覺得很神奇,村民十分高興,得知龍母娘娘顯靈,於是,周圍的善男信女都來拜龍母。

不久之後,有一位經商的村民,生意失敗了,來到江尾頭村龍母廟求拜,回家之後生意果然好轉,得知龍母娘娘神通廣大,這位村民樂助資金酬謝神恩。

後來,村里老年者為紀念龍母娘娘五月初八誕辰,組織村內善男信女購買禮品(如金戒指、家私、布匹等物件)酬謝神恩,燃放彩炮。凡幸運拿到炮膽的村民,一年內樣樣順利,心想事成。幾百年來,江尾頭村五月初八龍母誕燃放彩炮的傳統節日流傳至今。

濠頭木龍

關於濠頭木龍的由來,其中有一段故事,相傳在南宋期間蚝溪村(濠頭村之前身)一鄭姓漁民出海打魚時,突然覺得手中漁網猛然一沉,就拚命拉網上船,除一截三、四尺長的樹頭纏繞網中外並無他物。此後漁夫數次撒網均被撈上樹頭,筋疲力盡之際隱約發現網中樹頭越來越像龍頭。漁夫頓吃一驚後禱告,如能天天滿載而歸,日後定把龍體供奉在廟堂之上,世代供奉。之後拋出漁網,拉上時只見滿網魚蝦紛紛躍入船艙中,此後漁夫天天漁獲滿艙。於是他履行諾言,請工匠從海中撈起的樹頭雕成龍狀,供奉在村中廟宇神壇之上,日夜燒香點燭奉之為“柴龍”。後人為重現蛟龍翻江倒海之勢,於是每年四月初七將供奉在廟堂之上的“柴龍”舞弄一番,捋龍鬚,拋龍頭,擺龍尾,勢高絕天,也順便討一個豐收的好彩,這便為“濠頭木龍”之鼻祖。

靜心觀其外形,濠頭木龍別具一格,龍分三截,有雄雌之分,體格之大為眾木龍之首,木龍全身金黃,鰭翠綠,鼻前兩條長須上掛彩球,唇下朱紅鬍子一尺來長。

濠頭木龍在供奉時和舞動時講究頗為繁雜,要在龍角上插上金箔或用金紙刻成花葉狀的裝飾物。龍角的製作上也是多種多樣,除開叉角、鹿角外,還有與龍頭連在一起鏤空製作的。

在彩繪上,主要以朱赤為重彩,黑色作點睛。濠頭舞龍主要以捋龍鬚,拋龍頭,擺龍尾,踢腿為主,多以並排遊動而行,沒有音樂伴奏,多隨金龍、醒獅一起舞動,隨鑼鼓聲而行。

按照習俗,濠頭木龍舞是在每年四月初七晚上11點左右進行,之前要為木龍洗去塵垢、點睛,這樣才能為村裡帶來大豐收。舞龍地點就在北極殿前的坪子上進行。每年四月初七晚上,無疑是全村最熱鬧的時候,濠頭村全村人都會聚集在北極殿前的坪子上翹首期待木龍的出現,將坪子圍個水泄不通。晚來的村民只得在人牆之外聽聽鑼鼓聲。濠頭木龍曾作為重頭戲出現在2002年的慈善萬人行中,還角逐過“山花獎”等民間藝術獎項,可謂風光無限。

開發區民間藝術團

精彩活動精彩活動

開發區民間藝術團由威風鑼鼓隊、民間武術隊、8支龍獅隊、金龍隊、木龍隊、太極功夫隊、東鄉民歌隊、曲藝隊、器樂隊、幼兒體操隊、健身舞隊、等多個隊伍聯合組成,擁有近700人的強大陣容。

民間文藝團內的各隊伍平時訓練刻苦,藝術造詣不斷提升,成績有目共睹,經常受邀參加市、區及其他地區各類大小型活動,受到各界的讚賞。如民間武術隊、龍獅隊參加海內外的比賽、表演活動;太極功夫隊參加市萬人行活動;威風鑼鼓隊參加電展會開幕式迎賓表演等。

著名人物

歷史人物

呂文成

呂文成 (1898-1981)廣東音樂演奏家、作曲家。生於張家邊大環村。早年旅居上海,頗受江南一帶民間音樂及西方音樂文化的影響。二十年代末期回到廣東,後遷居香港。據不完全統計,所撰樂曲達百首以上。灌制了大量廣東音樂唱片。其中不少樂曲如《平湖秋月》(中國M—383甲)、《漁歌晚唱》(中國3—5768甲)、《歧山鳳》(中國3—0914甲)、《銀河會》(中國36089甲)、《步步高》(中國36078乙)等,廣泛流行。演奏方面,吹拉彈唱件件皆能,特擅高胡(即粵胡)。首創把二胡的絲弦改用鋼弦,並採取以兩膝適當部位夾住琴筒的拉奏方法。這種改革後的二胡,現稱粵胡或高胡,音色富有特點,現已成為廣東音樂中最主要的特性樂器之一。擅長於演唱粵曲的“子喉”(即“青衣”),所唱的《瀟湘琴怨》、《燕子樓》、《小青弔影》等曲,飲譽藝壇。

李凡夫

李凡夫(1906—1990年),原名鄭錫祥,濠頭村人。出生於窮苦華僑工人家庭。1926年—1929年在廣州中山大學附中讀書時,接受進步思想。1929年到日本留學,研讀馬列主義書籍。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毅然棄學回國,後轉到上海暨南大學讀書。1934年參加中國共產黨,曾任“上海社聯”黨委委員、黨團委書記。“七. 七”事變後,到延安擔任《解放周刊》編輯,任紅軍大學、抗日軍政大學、陝北公學等校教員,被公認為名教授之一。1943年—1949年,先後任華北聯合大學副教育長、教育學院副院長、中共中央軍委辦公室主任、中共中央軍委幹部隊第二大隊長、中共遼寧省委和吉林省委宣傳部部長等職。

全國解放後,先後任中共華南分局和中南局宣傳部副部長、中央第五中級黨校校長兼黨委第一書記、中央安微省省委委員兼調研室主任。1959年,曾因如實向上級反映當時浮誇風對農村所造成的危害、被撤銷領導職務。1962年得到平反後,任中共安微省委常委兼宣傳部長。1964年任安微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曾被選為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文化大革命”期間,由於反對林彪的“頂峰”等謬論,遭到打擊迫害,身心受到摧殘,粉碎“四人幫”後才得到平反。1978年曾被選為安微省第四屆政協副主席。1979年當選為安微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李凡夫著作甚多,代表作有《中國與日本》、《抗戰八年來的八路軍和新四軍》、《革命的世界觀與道德觀》等。1990年病逝於北京。

孫 康

孫康(又名孫一藝、孫映雪、孫藝文),生於1906年,火炬開發區沙邊村人,1986年離休,1996年病逝於廣州,享年89歲,是副省級幹部。

1923年至1926年他在中山縣立中學讀書時,接受進步思想教育並加入了共青團組織,1927年參加共產黨。大革命失敗後,中山黨組織遭受到很大破壞,但他冒著生命危險,奔走革命。當時他在沙邊以教師、校長身份作掩護,向教師、學生、民眾宣傳革命道理,宣傳進步思想和新文化,在教員、村民、農民的先進份子中培育發展黨員。

在三十年初和中期,中山黨組織、受到敵偽勢力,反動的國民黨很大的破壞、黨的組織活動和革命工作開展處於低潮。此時,孫康為了恢復和建立健全黨的組織開展革命工作,孫康多方奔走、既要找上級取得密切聯繫、又要慎重恢復建立黨的組織,經過艱苦努力,於一九三七年初在石岐成立中共中山工作委員會,孫康被任命為書記。

抗日戰爭爆發前,一九三七年時孫康在縣立七小(西椏國小)當校長時,以七小為抗日戰時基地開展抗日宣傳,組織抗日救國運動。培訓抗日軍政武裝骨幹,組織成立中山抗日先鋒隊。此時孫康仍是中共中山縣委書記又是中山先鋒隊副總隊長(總隊長是縣長張惠長兼任),領導中山軍民在四、五區一帶,特別是在1939年橫門抗擊日寇入侵中山時與日軍多次短兵相接,領導中山軍民給予日兵重大打擊,使日軍無法攻陷橫門、粉碎了日軍急速占領中山之妄想。孫康在中山初期抗日戰事中,在統一戰線工作上,組織發動民眾和中山各地的武裝力量,成立中山抗日先鋒隊與日軍周鏇,打擊日寇進犯中山氣焰,起到了核心領導作用。

1939年冬,孫康遭受莫須有之罪,被國民黨反動勢力通緝逮捕、幸而得戰友及時秘密通知出走,才幸免於難。1940年夏華南分局調派孫康到印度支那從事僑黨工作,並在東南亞諸國如越南、緬甸、高棉等國家籌辦中國小,以學校為陣地辦報紙、雜誌等,在僑胞、青年學生中進行宣傳抗日主張、愛國教育,培養骨幹等,大大地推動當地抗日運動。在東南亞期間,孫康培養了一大批愛國青年學生。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很多青年學生回來祖國參加新民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工作。1948年初,孫康在東南亞從事革命活動,被法國當局下令驅逐出境(當時越南是受法國統治)。後回到香港參加了華南分局舉辦的高級幹部訓練班,研究迎接全國解放的工作問題。雲南解放後,孫康在雲南省委任過副秘書長,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雲南高級法院院長和民政廳黨組書記等職務。

蔡北華

蔡北華(1913—1996年),中山市張家邊村人。1935年參加革命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廣州市立一中和中山大學讀書時期接受進步思想,立志投身革命。“九一八”事變後,他積極參加各種抗日活動,加入黨的外國地下組織,宣傳團結抗日。於1936年赴日本東京大學讀書,參加左聯、社聯等進步社團活動,參與反帝同盟及留日學生會工作,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堅決鬥爭。

1937年8月,從日本回國後,不顧國民黨反動派的控制,在廣州參加抗日救亡運動,組織留日學生成立抗日救亡團,對難民和傷兵進行抗日宣傳教育,並爭取愛國人大參加統一戰線工作。

1939年5月受黨指派,前往廣西省地方幹部訓東學校擔任政治指導員,為培養地方幹部,發展抗日進步力量做了大量工作。

1941年5月到香港從事日本問題和交通研究工作。在複雜尖銳的環境鬥爭中、他不顧日本憲兵的搜捕,蒐集日偽在香港的活動情況,為黨開展對敵鬥爭提供了有價值的情報資料。

1946年5月先後在重慶南方局和上海中共辦事處機關開展工商界統一戰線工作,研究財政經濟問題。同年的11月任中共香港工委、經商委員會委員、香港經濟導報主編、建中工商專科學校校長等職務。

1949年6月,先後任上海市工商局黨組織副書記、書記、副局長等職務,積極貫徹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做好了許多工作。為上海市發展生產,恢復經濟,作出積極貢獻。

1955年先後擔任中共上海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人民政府八辦副主任、上海冶金礦山機械廠副廠長、上海市工商局黨書記、局長等職務。

文化大革命期間,他遭到打擊迫害,在長達十多年的文化大革命運動中,他堅持三個“堅信”,粉碎“四人幫”後,得到撥亂反正。於1977年重返工作崗位,任上海市工商局革委會副主任和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1981年10月,任上海市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八屆人大委員會常委在副秘書長、市人大財政貿易委員會副主任,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1990年9月離職休養,繼續主動地參加社會義務勞動,關心上海的兩個文明建設。於1996年2月病逝於上海,享年83歲。

——執筆人林少華根據碑石內容轉載

張惠長

張惠長,火炬區大環村人,字錦成,1889年生。1980年病逝於台灣,享年91歲。

1915年赴美國,1917年考入紐約航空學校學習飛行枝術,是首屆畢業生,次年返國回廣州,參加廣東空軍的組建工作,後任孫中山大無帥待衛官。曾參加北伐戰爭。

1927年張惠長升為航空處長,親自駕駛廣州號飛機飛行全國,是中國航空史的首創,掀起全國航空報國的熱潮。張惠長任過空軍總司令、航空署署長,1935年曾出任過中國駐古巴使節,任期滿後回國。

1937年任中山縣長,在任期間,正是日軍侵略中國之時,中山縣境同樣受到日本侵略者的瘋狂侵犯和蹂躪。此時正值是國難當頭,他與共產黨團結合作共同抗日,張惠長既擔任中山縣守備隊長,又是中山抗日先鋒隊總隊長。

1938年至1939年期間,日軍幾次侵犯橫門,張惠長率領守備隊到達橫門前線,與中共中山縣委書記,抗日先鋒隊副總隊長,並肩指揮作戰,擊退日軍多次的進犯,取得很大勝利。

1945年,張惠長再次就任中山縣縣長,直到1946年11月被選為國大代表。出席過國民黨的國民代表大會。在南京參與總統競選。

1949年以後,國民黨的軍隊在各個戰場遭受人民解放軍重大打擊、節節敗退,張見大勢已去,前往台灣,曾任立法委員,國大代表等。

歐陽可亮

歐陽可亮,祖籍火炬開發區大嶺村,1918年5月23日出生於北京,1992年5月1日去世於東京,享年74歲。日本東吳大學畢業。曾任日本同文書院、日本外務省研修所、愛知大學、一橋大學、國際基督教大學、拓殖大學教授。他是甲骨文學者,日本學界稱他為“甲骨文最權威者”。其書法筆名用過:歐陽如水、歐陽堯山、歐陽明。1972年和日本國田中角榮總理大臣共同合作推動恢復了中日兩國的邦交。他從事教學41年,他的學生中出了三位日本國的總理大臣:田中角榮總理、中曾根康泓總理、大平正芳總理。由1972年的中日邦交正常化到1992年為止。北京、上海、廣州的日本大使和領事都是他在日本外務省研修所教出來的學生。

陳茂垣

陳茂垣,火炬區蓢尾村人,1898年生,病故於1987年。1920年起兩度赴美國檀香山謀生,1947年回國,解放後,曾任石岐鎮副鎮長,中山縣政協副主席、市僑聯主席、名譽主席,佛山地區僑聯會副主席、廣東省和中國僑聯委員、省市人民代表、省工商聯委員、致公黨廣東省委員,還曾市華僑中學董事長民國期間,他在美國率先捐資並與陳述堯等僑胞創辦了蓢尾國小。中山於1938年淪陷,外匯中斷,蓢尾辦學極端困難,他又與鄉僑陳述堯多方奔走,籌集經費,使家鄉莘莘學子繼續得以入學讀書。1948年因學生多,教室不足,他再次與陳述堯發動蓢尾僑居美洲、澳洲的鄉親捐資重建學校,共籌得美金折港幣10多萬元。解放後,他致力於教育和僑務工作,享有很高信譽。

先進人物

高衛國

高衛國,男,中山市浪網人,生於1947年6月,中共黨員。

——引自開發區武裝部存檔資料,執筆人馬乾成整理

鍾丘

鍾丘,男,江西省人,生於1957年9月,中共黨員。火炬區醫院五官科副主任。

——引自《東鎮僑刊》第53期,執筆人馬乾成整理

梁森

梁森,男,張家邊人,生於1950年3月,原任張家邊醫療站站長,後任火炬開發區鎮村醫療一體化辦公室副主任,中共黨員。

——引自《香山報》(2000年4月10日),執筆人馬乾成整理

陳倩梅

陳倩梅,女,張家邊人,中國工商銀行中山分行張家邊支行行長,中共黨員。

——引自《東鎮僑刊》第53期,執筆人馬乾成整理

朱燦標

我區水稻專業朱燦標同志,1989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光榮地赴京參加表彰大會。

——引自《張家邊區1989年宣傳工作總結》

李俊駒、鄧新、謝碩文、李文彬、李三元

李俊駒、鄧新、謝碩文、李文彬、李三元等5名旅港澳鄉親對中山市的建設作出較大貢獻,光榮成為中山市榮譽市民。

——引自《中山年鑑(1991-1997年)》第288頁

李練江

1990年8月8日,國家科學技術部在北京召開了“火炬計畫十周年經驗交流會”,中山市委常委、區委書記李練江獲“火炬先進個人”稱號。

——引自《中山年鑑(1999年)》第246頁

左忠文

中山廣盛運動器材有限公司員工左忠文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引自《中山年鑑(1999年)》第248頁

詹道可

工業開發總公司招商辦主任詹道可被評為2000年度中山市“十傑市民”。

——引自2001年1月18日《中山日報》

海外知名人士

孫仲明

孫仲明(1945-),祖籍中山火炬開發區沙邊村。於20世紀30年代(青年時期)僑居南美洲特立尼下和多巴哥(俗稱千里達)。曾任千里達財政部長兼旅遊部長。

歐陽金海

歐陽金海,1956年出生於火炬區大嶺村,18歲時在美國服兵役。曾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第二次世界結束後返回美國,服務於屋倫國際機場達十年之久,後自營酒莊多年。他曾數度被選為德善堂主席,亦曾擔任過屋倫獅子會會長(慈善機構)、屋倫亞洲文化中心董事華生服務社董事,亦是亞洲獅子會基金會創辦人之一、屋倫華埠商會董事以及亞洲反罪惡委員會成員等。他於1948年被選為該年度傑出華裔移民,獲得美國四任總統和夫人親筆簽署的贈像和獎狀的祝賀。也曾榮獲美國國會上議院和下議院簽署的獎狀,還有加洲上議院、東灣國際機場和屋倫市的嘉獎狀以及老布希任職典禮的邀請信等。

歐陽金海非常關心家鄉公益事業,經常慷慨捐款、捐物。八十年代初,他曾帶頭捐獻款項,及向僑親勸捐共8萬多美元重建大嶺國小。此外,他與夫人孫意珍捐贈給大嶺僑聯會會所一間。對大嶺獎教獎學基金會、老人福利舍會等,均都解囊相助。

劉百安

劉百安,中山火炬開發區小引村人。二十世紀50年代出生於美國舊金山,曾在舊金山華裔警察局工作,從警員到警官、大隊長,1990年擔任警察局副局長,後升任警察局局長要職。劉百安於1998年10月隨美國舊金山長布朗率領的訪華團訪問中國。其間,他與布朗市長一行曾到小引村尋根問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