灘簧

灘簧

灘簧,清代以來流行於江蘇、浙江一帶的代言體坐唱曲藝。民國初年經過化妝演出,逐漸發展為當地的戲曲聲腔。灘簧的曲調豐富,曲體結構可長可短,能伸能縮。

灘簧

正文

清代以來流行於江蘇浙江一帶的代言體坐唱曲藝。民國初年經過化妝演出,逐漸發展為當地的戲曲聲腔。
灘簧興起於清乾隆年間。乾隆六十年(1795)成書的《霓裳續譜》已有“南詞彈黃調”、“灘黃調”之稱。錢泳《履園叢話》等書又稱做“灘王”。乾隆年間沈起鳳的傳奇《文星榜》第 4出道士云:“唱灘王是我起首”,又雲:“《賣橄欖》粗話直噴,《打齋飯》嚼蛆一泡。”這兩齣都是灘簧中出名的以諢笑取勝的曲目。嘉慶九年(1804)成書的《白雪遺音》收有《占花魁》的《醉歸》、《獨占》兩段。乾隆、嘉慶之際是灘簧的早期階段,在當時坐唱曲藝風行南北的影響下,它是由南詞說唱衍變而成的一種代言體的坐唱形式。道光以後,崑曲由盛轉衰,灘簧繼起,以坐唱形式移植演唱《綴白裘》(新集)中收錄的崑曲折子戲。每折分為四、五回書。沿用崑曲聲腔,如〔點絳唇〕、〔醉花陰〕、〔滿江紅〕、〔風入松〕、〔山坡羊〕等,或取上半,或抽中段,或截下部,唱腔有繁有簡,有時按不同角色變化曲調唱腔。引吭高歌如大鼓,抑揚婉轉如彈詞,拖腔又如崑曲,是一種將崑曲通俗化的唱法。這一類移植崑曲的曲目,稱為前灘。另有以民歌小調演唱,取材於民間花鼓小戲的、以滑稽風趣見長的曲目,稱為後灘。江南各地的灘簧,由於多用當地方言演唱,詞句、曲調各自有所變化,特別是後灘的曲調多吸收當地小曲,民間音樂色彩更濃。所以在總的形式及風格方面雖相類似,而具體曲調、伴奏、過門、唱法等都各有不同。因此各地灘簧多加以地方稱謂,如蘇州灘簧、杭州灘簧、湖州灘簧金華灘簧、寧波灘簧、紹興灘簧餘姚灘簧蘭溪灘簧浦東灘簧。另外,紹興平胡調台州詞調溫州彈詞等曲種雖不稱灘簧,但其演唱形式和曲目、曲調也和灘簧大同小異,受灘簧影響較大。至清末民初,小型戲曲蓬勃發展,各地的灘簧也相繼仿效戲曲形式,改為化妝登台演出。隨著角色的增多,表演的需要,曲調、音樂逐步演變,形成各種灘簧聲腔的劇種,如蘇劇甬劇、姚劇、湖劇、錫劇滬劇等。其中,杭州灘簧流傳時間較長,直到20世紀60年代仍以坐唱曲藝形式演出。
灘簧的曲調豐富,曲體結構可長可短,能伸能縮。唱腔舒展與繁促相間。演唱風格柔婉,音韻中和,接近口語,通俗易懂,鄉土氣息濃郁。演出以在喜慶堂會場所為主,演唱者少至 3人,多至9~11人,通常是5人或7人,腳色分生、旦、淨、醜4個行當。生又分小生、老生;旦又分小旦、老旦、彩旦。演唱者自操樂器,以鼓板擊節,絲竹樂器有二胡、琵琶、三弦、箏、笙、簫、雙清、揚琴,間或用笛;也有加小鑼、小鼓的。唱正書前,有先奏音樂的,有先唱開篇或節詩的。加鑼鼓的灘簧,以鬧台為前奏曲。在應堂會演出時,一般先唱 4個前灘曲目,飯後再唱 4個後灘曲目。前灘曲目如《西廂記》中的《游殿》、《寄柬》、《拷紅》,《爛柯山》中的《逼休》、《潑水》,《白兔記》中的《送子》、《出獵》,《白蛇傳》中的《斷橋》、《合缽》等,相傳有 300多折。後灘曲目有《賣草囤》、《賣橄欖》、《盪湖船》、《馬浪蕩》、《打窗樓》、《雙落髮》等18折。
早期的灘簧開篇《宮怨》,曾在清代影響到四川清音廣西文場湖南絲弦等曲種,一直傳唱到現在,稱為灘簧調或灘簧腔,但多以當地方言演唱,音樂曲調也有了一定的變化。 

配圖

灘簧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