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智法師

滿智是四川省嘉定縣人,出生年代及早年生活不詳。青年時期在四川樂山烏尤寺出家。民國十一年(一九二二年),太虛大師於武昌創智辦「武昌佛學院」,滿智由四川負笈湖北,考入武院第一期。是時武院創辦伊始,號召力頗強,太虛大師任院長,大覺法師任學監,教師有空也法師、善因法師、史一如、杜漢三、陳濟博等人。這一期的學生,出家緇眾有法尊、法舫、漱芳、能守、默庵、會覺、觀空、嚴定、量源、滿智等;後來有繼續入學者,學生最多時達到百人。滿智在院,戒行精嚴、課業成績優良,深受太虛大師重視。

基本信息

人物姓名

滿智法師

簡介

四川重慶郊區的北碚縞雲寺,為「漢藏教理院」的院址。這是近代佛教改革派領袖太虛大師、在民國20年(1931年)所創辦的僧侶學府之一。事緣民國19年(1930年),太虛大師應四川佛教會之請,入川弘法,因受四川省主席劉湘邀宴,到劉氏見面。劉湘談到欲選派漢僧入藏留學,以溝通漢藏文化。太虛大師告以,不如在四川設立一所僧侶學校,集合漢藏僧青年加以培育,作為促進漢藏民族團結的橋樑。《太虛大師年譜》記載此事曰∶
(10月)某日,劉甫澄(湘)於楊柳街招待所,歡宴大師。談次,劉擬選派漢僧入藏留學,以通漢藏之文化友誼。大師因告以世苑之組織,不如先就川省設學校,集漢藏僧青年而訓教之為便。潘仲三、何北衡、壬旭東、王曉西等題其議∶何北衡建議,以衰廢不堪縞雲寺為院址。漢藏教理院,即緣此發起。
太虛大師回到上海,於民國21年(1932年)元月,命他身邊的學生、四川籍的滿智到重慶去負責籌備事宜。所以漢院之開辦,滿智法師的貢獻實多。
滿智是四川省嘉定縣人,出生年代及早年生活不詳。青年時期在四川樂山烏尤寺出家。民國11年(1922年),太虛大師於武昌創智辦「武昌佛學院」,滿智由四川負笈湖北,考入武院第一期。是時武院創辦伊始,號召力頗強,太虛大師任院長,大覺法師任學監,教師有空也法師、善因法師、史一如、杜漢三、陳濟博等人。這一期的學生,出家緇眾有法尊、法舫、漱芳、能守、默庵、會覺、觀空、嚴定、量源、滿智等;在家白衣有程聖功、陳善勝(後來出家法名淨嚴)、張宗載、寧達蘊等。王又農、陳維東等亦住院旁聽。後來有繼續入學者,學生最多時達到百人。滿智在院,戒行精嚴、課業成績優良,深受太虛大師重視。
武院學制原定3年畢業,唯以學生程度參差不齊,施教困難,太虛大師決定將這一期學生提前畢業,即是把第2、3年的課程,濃縮在第2學年中1年授完,第1屆學生在民國13年(1924年)7月畢業。在畢業之前,在日本學東密的大勇法師回國,到武漢開壇傳法,掀起了一陣學密的熱潮,武院學生也趨之若鶩。後來大勇到了北京,在北京的慈恩寺成立「藏文學院」,打算到西藏學法。武院的畢業生中觀空、嚴定、法舫、法尊等10多人都到北京入學。而滿智不附和眾人行動,他單獨順江東下,到南京考入歐陽竟無大師主持的「支那內學院」,學法相唯識之學。這時是支那內學院全盛時期,名師如呂秋逸、湯用彤、邱希明、王恩洋等均在院任教,滿智學習唯識,晝以繼夜,於佛學奠下深厚的基礎。
民國14年(1925年)冬,日本召開「東亞佛教大會」,中國佛教界組團參加,團員20餘人,包括太虛、道階、 虛、持松、曼殊揭諦、佛智、弘傘、開權諸法師,及王一亭、韓清淨、胡瑞霖、楊鶴慶、劉鳳鳴、韓哲武、張景南、張宗載諸居士,太虛大師為團長,召滿智隨行,擔任大師記錄員。滿智也隨行參加了這次東亞佛教大會。
民國16年(1927年),太虛大師受請出任廈門南普陀寺住持,兼閩南佛學院院長。大師到廈門晉山視事後,召滿智到閩南佛學院任教。閩院開課後,以副院長常惺法師遠赴雲南,院務由蕙庭、會覺、滿智共同維持。是年冬,閩院發生學潮,一時之間未能解決,致院務陷於停頓。會覺先離院去了南山寺,過了春節,蕙庭與學生代表傳戒(即後來的巨贊法師),赴杭州向太虛大師報告經過,迎大師赴閩。院務由滿智一人維持。後來太虛大師派大醒、芝峰2人到院,處理學潮,閩院恢復正常,滿師仍在院任教。
民國20年(1931年)初,滿智又應太虛大師之召,赴上海接編《海潮音》雜。事緣民國17年(1928年),大師將赴歐美弘化,無暇兼顧《海》刊,擬暫時停刊,得泰州錢誠善、王誠普二居士發心,願負編輯任務,及負擔全部經費,因之《海》刊在泰州發行3年。至是《海》刊遷至上海佛學書局,由滿智繼任編輯。在早期的《海潮音》雜的編輯中,以大醒、芝峰、滿智3人,所編輯的刊物最具特色,對於佛教的影響啟發也最大。
及至民國21年(1932年),漢藏教理院在重慶設定籌備處,大師以滿智為四川籍,人地相宜,命滿智由上海入川,到重慶負責籌備。滿智於半年之間,把一座破落不堪的縞雲寺,整理成一所教學的學府。太虛大師乃命滿智為漢院教務主任,負責院務;由超一為事務主任,以柚盧、慧松等為教師。是年璁假招生,於8月20日舉行開學典禮,太虛大師親臨主持,以「澹寧明敏」4字為校訓。
漢院初創,百廢待舉,滿智主持院務2年,以辛勞過度,患了喀血病(應為肺結核症),因而辭職。太虛大師乃命遍能主持院務。後來法尊由西藏歸來,繼任教務主任,代理院務,維持到民國38年(1949年)。
滿智法師離開漢藏教理院後,以後的事跡因文獻欠缺,就無從查考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