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幻象

清水幻象

《清水幻象》(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是一部上下卷的長篇小說,是革非的代表作之一。 從作者的後記得知,這部小說雖已抵達了八十多萬字“一百章本”的規模,但仍然“遠遠沒有寫完”。儘管作者自己說,作品留下了一些“很遺憾的地方”,可從總體上說,小說的思路及藝術創造意向,是值得稱道的。至少可以說,作者經過多年的摸索,不僅尋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藝術感覺,或那種由歷史而產生的聯想,而且非常切合實際地發現了一個中國作家應該進入的位置。

基本信息

評價

這十幾年來,中國的小說創作雖然獲得了當代史上最輝煌的進展,但無法迴避的事實是:它仍然處在相當盲目的漂流狀態之中。特別是國門打開後,西方(乃至東方近鄰)的文學思潮的衝擊或誘惑,時常弄得作家們無所適從而惱猿意馬。對於這種漂流的風景,待我們進入了二十一世紀或置身於一個全新時代的時候,也許才可能看清楚。不管作者的自覺性達到了何種程度,《清水幻象》的重要價值之一,便在於作為中國作家的革非終於意識到了:自己是中國人;中國人只能寫中國人的生存過程,只能寫中國人的小說。

敘述形態

《清水幻象》的敘述形態是很傳統的,一是它的語言方式,一是作品的結構所體現的意象性。顯然,這裡所說的傳統蘊藉著中國文學特有的美學精神。我想,要抵達相應的境界,也不是每個以方塊字創作的小說家都能如願的。在中國小說界,類似於《清水幻象》的作品並不多見。實事求是地說,當今的作家更多地汲取的是西方小說的傳統,而中國古典小說的“現代觀”,往往不夠重視。就此而言,《清水幻象》所體現的“中國味”,是值得小說界細細揣摩並從中獲得某些啟示的。

背景

1998年第二版 1998年第二版

這部小說以清末民初為背景,舒捲有序地講述了一個大家庭走向沒落的故事,很出色地展現了那個時代的“乾坤逆轉、世道驟變”之相。它是一部歷史,一部望族興衰的歷史,一部陰陽失調而人性沉淪的歷史,也是一部整個社會陷入絕境的歷史。小說所刻畫的最重要的人物,當然是那個作為一族之長的望守拙,而小說所描寫的最重要的內容,則是“望府”中的相互傾軋、爾虞我詐,其中也包括了家族紛爭中常見的閨房心機、怨婦競寵。但這種留下了鮮明的中國式烙印的家族命運(或人的命運),其意義絕不止於小說所設計的“商河”,當然也不止於“望家寨”的“望府”。“望府”不是與世隔絕的孤島,而望守拙的所作所為,也不僅僅局限於“一族之長”的可能性。《清水幻象》的閱讀印象足可以說明,從望守拙到“望府”,以及這個家族中的各式各樣的人際關係,很生動地傳述出了一個時代的縮影,或一種不可救藥的社會生存狀態。走投無路是這個社會的最主要的特徵,而人們所可能等待到的結局,不是沉淪便是覆滅,真可謂:“鳳兮鳳兮,何如德之衰也。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誰也救不了;而且滅亡得越快越好:有死才能有生。

落筆處

在《清水幻象》的落筆處,我們看到瞭望守拙的“大夢已覺,塵緣了斷”。主人公的魂歸西天,確為望族的衰敗畫上了一個無奈的句號。然而,我們已經從小說的故事中見識了這一衰敗過程,或已經領悟到了某些注定要覆滅的緣由。這個家庭中的人,自然是最富表現力的——那種赤裸裸的罪惡,那種登峰造極的虛偽,那種已經成為血液循環的奴性,那種從原始欲望開始的及時行樂,那種無知的絞盡腦汁的“窩裡鬥”,瀰漫於“望府”的生存空間。這樣的人世舞台遲早是要坍塌的。但可以想像,這個舞台的坍塌並不意味著坍塌的舞台與坍塌的原因同歸於盡。在百年之後的今天,我們可以看得更清楚了。“望府”的氣數還會頑強地沿襲下去,只是可能變異了方式或形態。

敘述

這部小說的敘述看似很傳統,而且很自覺地接受了中國明清小說的影響,但因了其中的意象性(“清水窪,幻唐象”),小說便有了思情構造方面的現代意味——故事背後的潛藏,那種對於昨天與今天的發現,才是小說的意義。“清水”之景的泱泱風範,本是陰氣十足的“幻象”或彌留之狀,可行將死亡的人們還在自欺欺人。這種精密堂皇的醜劇何時才能謝幕?好在作者說過,小說的故事還“遠遠沒有寫完”。的確,怎么會完呢。

清末民初,乾坤逆轉,世道驟變。曾如日中天的齊魯商河縣閥閱望族,縱有一代鴻儒把握天下大勢,無奈豪邸內爾虞我詐,相互傾軋,怨婦爭風,閨房隱慝,終於演繹出一幕百年世家的幻滅悲劇。小說熔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人文景觀、歷史背景、豪門怨仇於一爐、內涵深厚無比,實為一部弘揚東方文化的曠世奇書。

原型

小說中的“望府”、“李家集”在歷史中的確有原型存在,即曾經輝煌數百年的“魯北相府”。

魯北相府,舊址位於濟南市商河縣北端趙魁元鄉(現屬殷巷鎮)王家寨村,原是山東豪門望族王氏家族所在地,由於家中分為五大支系,且與當時魯北地區最大的商貿集市李家集相鄰,本家人士多自稱“五大院”,外人多稱其“李家集”,反而魯北相府的名字逐漸少為人知。

魯北相府宅院的營造自明初王氏家族發家開始,直至當地土地改革開始才終止,先後六百年未經中斷。起初的相府嚴格按照各種規制進行建造,但隨著六百餘年的時間推移,王氏家族子弟在朝中擔任高官者越來越多,家族勢力不斷壯大,許多建築的規格已經超過了士大夫階層所能享有的規格,甚至還有許多御賜按照宮中規格所營造的建築,由於不少族人進入了北京的權力中樞,甚至拜為帝師,便有了“魯北相府”之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