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蜀中第一家:蓬溪黑柏溝張氏家族

清代蜀中第一家:蓬溪黑柏溝張氏家族

《清代蜀中第一家:蓬溪黑柏溝張氏家族》,胡傳淮編著,2012年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該書以張氏家族的源流世系、家族名人、誥敕御書、科第仕宦、著述藝文、文物古蹟為重點進行闡述,客觀地敘述了張氏家族對巴蜀文化所做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本書是第一部全面介紹張氏家族的專著。

基本信息

簡介

《清代蜀中第一家:蓬溪黑柏溝張氏家族》,25萬字,胡傳淮編著,2012年5月由中央文獻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胡傳淮編著《清代蜀中第一家》胡傳淮編著《清代蜀中第一家》
清代蜀中蓬溪黑柏溝張氏家族是一支興盛時間長達兩百年左右,在政治上和文學上都有重要影響的大家望族,人稱“清代蜀中第一家”。據《遂寧張氏族譜》(民國十三年刻本)記載:張鵬翮張問陶(船山)的祖先原籍湖北省麻城縣孝感鄉,明代洪武二年(1369),遷入四川遂寧縣黑柏溝(今屬蓬溪縣)。入川始祖為張萬,至張問陶,已歷十三世。從清初張鵬翮入仕,到清中葉張船山中進士,這期間張氏中進士者6人,中舉人者18人,成貢生者18人,為官者達80餘人,既有文官,亦有武將。一人入《中國通史》,二人入《辭海》,三人入《清史稿》列傳,四人入《中國文學家大辭典》。清代遂寧人入鄉賢祠者8人,而張氏一家就占了7人之多。張鵬翮是清代蜀人中官位最顯赫、名聲最響亮、政績最優異的人物;張問陶是清代乾嘉詩壇大家,不單是清代蜀中詩冠,也是清代第一流的詩人和著名詩學理論家,為性靈派後期的主將和代表人物。該書以張氏家族的源流世系、家族名人、誥敕御書、科第仕宦、著述藝文、文物古蹟為重點進行闡述,客觀地敘述了張氏家族對巴蜀文化所做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本書是第一部全面介紹張氏家族的專著。

序言

江慶柏

沒有人會懷疑,一個地方的歷史文化對一個地方的發展所起的巨大作用。但認識到這一點是一回事,能夠做到則又是另一回事。在這其中,人的作用是尤為關鍵的。一地文化要發揚光大,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需要有熱心地方文化、並且對地方文化精神實質有深入了解的人。
各地方都有這樣的人士,而蓬溪的胡傳淮先生是我所知的最有作為的人之一。

蓬溪地方文獻在不斷得到發掘,蓬溪文化的影響也越來越大。這裡面有著全體蓬溪人的貢獻,有著蓬溪社會的有力支持,而胡先生則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清代蜀中第一家:蓬溪黑柏溝張氏家族》《清代蜀中第一家:蓬溪黑柏溝張氏家族》
胡先生自1993年開始蓬溪地方文獻的整理研究,經過20個年頭的努力,先後出版了30餘部著作。人們正是從這些著作中,逐漸認識了蓬溪地方,認識了蓬溪眾多的歷史人物,也認識了璀璨的蓬溪地方文化。
20個年頭,這是一個不短的時間,胡先生把自己的黃金時代獻給了蓬溪。這些著作默默地告訴人們,多少年來胡先生是如何在蓬溪這塊地方文化的沃土中耕耘的。都說有多少付出就會有多少收入,都說有多少勤奮就會有多少回報,胡先生的成績生動地說明了這一點。當然胡先生絕對沒有要求地方回報的意思,我只是想說明一點,當一個人踏踏實實地、持久地專注於做一件事的時候,總會有美好的結果的。結果不可預期,但過程是可以由自己把握的。如果把30餘部著作按出版時間順序排開的話,可以讓我們直觀地看到這些年來胡先生辛勤探索、艱苦工作的歷程。
縱觀胡先生的研究,有一個非常鮮明的特點,這就是圍繞一個主題,始終不渝。而正是這種堅持,使得自己的研究領域越來越開闊,也越來越深入,而成果也越來越豐碩。
人們往往對地方文獻整理、地方文化研究有一種誤解,認為地方文獻、地方文化偏於一隅,不及其他研究課題之“大”。或者認為地方文化研究成就難以得到其他人的認同。其實這些說法都是很片面的。我們從胡先生的實踐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地域文化研究同樣大有可為,同樣可以得到學者的學術認同。這對有志於從事地方文獻整理、地方文化研究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昭示。
我們衷心希望各地的地方文獻資源能得到更多的發掘,地域文化的研究能取得更大的成績,我們也祝願胡傳淮先生能推出更多力作。在胡先生新著《清代蜀中第一家:蓬溪黑柏溝張氏家族》出版之際,聊撰數語,以示欽佩之意。
2012年春,南京
〔序者江慶柏,著名學者,南京師範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研究員、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作者

胡傳淮,四川省蓬溪縣人,生於1964年8月。畢業於四川教育學院中文系本科,獲文學學士學位。系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學會理事、中國散曲研究會會員、四川省楹聯學會理事、四川省詩詞學會會員、張船山研究會學術顧問、四川省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員,蓬溪縣政協常委、文史學習委員會主任,蓬溪縣家譜收藏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致力於清詩、巴蜀文化、四川方誌族譜及鄉邦文獻之研究,對清代蜀中第一家——宰相張鵬翮、大詩人張問陶家族研究用力尤勤。出版專著五十餘部、發表論文三百餘篇。
胡傳淮在蘇州胡傳淮在蘇州
專著主要有《張問陶年譜》(2000年巴蜀書社出版、2005年修訂再版);《張問陶研究文集》(主編,2009年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張鵬翮研究》(主編,2011年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船山詩草全注》(180萬字,第一副主編,2010年巴蜀書社出版);《燼餘錄注》(編注,2010年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清代蜀中第一家:蓬溪黑柏溝張氏家族》(編著,2012年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王灼集校輯》(與劉安遇合著,1996年巴蜀書社出版);《大英風物誌》(與劉安遇合著,1999年巴蜀書社出版);《張鵬翮詩選》(編選,2006年香港銀河出版社出版);《張問安詩選》(選注,2002年四川省蓬溪縣政協印行);《胡氏族譜》(纂修,2000年四川省蓬溪縣胡氏族譜編委會印行);《蓬溪文史資料精選》(主編,2011年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蓬溪詩存》(編選,2005年四川省蓬溪縣政協印行);《芝溪集》(專著,2003年四川省遂寧市歷史文化研究會印行);《張船山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執行主編,2002年中國三峽出版社出版);《川北名勝高峰山》(主編,2004年四川省蓬溪縣統戰部印行);《蓬溪縣詩詞志》(總編,2007年四川省蓬溪縣蓬山詩詞學會印行);《千年逸響:蓬溪詩詞史略》(主編,2008年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笑問君從何處來:蓬溪姓氏備征》(主編,2008年四川省蓬溪縣家譜收藏研究中心印行);《蓬溪家譜序跋集》(主編,2010年四川省蓬溪縣家譜收藏研究中心印行);《蓬溪縣誌》(1986—2005,副總編,2012年方誌出版社出版);《張問陶家族詩歌選析》(主編,2012年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明代蜀中望族:蓬溪席家》(編著,2013年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蜀中西子赤城湖》等。 發表論文主要有《清代詩人張問安行年簡譜》(《川北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4期);《洗百年奇冤,還高鶚清白——高鶚非“漢軍高氏”鐵證之發現》(《紅樓夢學刊》2001年第三輯);《張船山世系》(《川北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2期);《明代遂寧黃氏家族詩人初探》(《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1期);《“詩書畫三絕”奇才呂潛初探》》(《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3期);《簡論張問陶在在清詩史上的地位》(《聊城大學學報》2006年04期);《清代遂寧張氏家族詩人初探》(《西華大學學報》2007年01期);《民國本〈遂寧張氏族譜〉初探》(《譜牒論叢》2007年02輯);《張船山書畫年譜》(《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1期;入選《四川省第三屆書法理論研討會論文集》,2012年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出版);《清代女詩人楊繼端考略》(《內江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09期);《張門三才子探析》(《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4期);《宋代高僧雲門宗大師重顯考略》(《空林佛教》2009年03期);《唐代詩僧船子德誠事略》(《空林佛教》2009年08期);《王灼著述中的遂寧地名考釋》(《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1期);《清末蜀中客家詩人兼學者鍾瑞廷考述》(《四川客家通訊》2010年01期、《客家研究輯刊》2011年第2期);《張鵬翮簡譜》(《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2期);《清代著名詩人張問陶研究綜述》(《廈門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1期);《蓬溪寶梵寺及其明代壁畫》(《大慈》2011年01期);《宋代臨濟宗高僧痴絕道沖禪師事略》(《空林佛教》2011年02期);《李調元<雨村詩話>不錄張問陶原因初探》(《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2期);《明末清初蜀中名僧寂光印豁禪師》(《空林佛教》2011年06期);《船子和尚與<撥棹歌>》(《大慈》2011年04期);《清代蜀中第一家——遂寧張氏家族興衰探原》(《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6期);《清代蜀中第一家遂寧黑柏溝張氏家族簡論》(《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02期);《明代遂寧席氏家族詩人初探》(《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05期);《明代禮部尚書加武英殿大學士席書世系》(《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06期);《民國版<蓬溪河西鍾氏族譜>解讀》(《客家研究輯刊》2012年第2期);《近代蜀中客家學者鍾瑞廷探析》(《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02期),等等。 專著《張問陶年譜》,《光明日報》評其為“一部學術品格很高的好書”,被《清史》《中國文學編年史》《中國詩歌通史》《近三百年人物年譜知見錄》《清詩考證》《巴蜀文學史》《遂寧市志》《蓬溪縣誌》等文獻引證或著錄;論文《洗百年奇冤,還高鶚清白——高鶚非“漢軍高氏”鐵證之發現》,解決了紅學中的一大懸案,已載入《紅學通史》。參加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四川省社科規劃項目3項,十餘次獲得省、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